“平時都是外公外婆照顧我們,外公外婆身體不好,一直舍不得休息,我真的很想謝謝他們。”說到外公外婆,男孩小鳴的眼里滿是淚水。自從爸爸離開后,媽媽要養家糊口不能陪在身邊,是外公外婆幾年如一日不辭辛勞把小鳴養大。可看著外婆肉眼可見地一天比一天蒼老,甚至現在已經不能正常走路,這讓小鳴心里很難過。他不明白為什么有的人那么容易就放棄他,而有的人卻拼了命地來守護他。圖為小鳴。
小鳴今年11歲,生活在云南的一個農村家庭,他還有一個哥哥。在小銘5歲那年,他的爸爸媽媽就因為感情破裂分開了。爸爸并沒有選擇他和哥哥其中任何一個人,而是獨自離開了這個家,從那以后,小銘就和哥哥被媽媽帶回老家,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我問爸爸,還會回來嗎,我還能有個完整的家嗎,可是我只看到了爸爸離去的背影。”爸爸離開時的樣子,也成了小銘對他的最后記憶。圖為小鳴在收拾碗筷。
由于在農村打工的機會少,種幾畝地又沒辦法養活一家人,不久后,小鳴媽媽也只能把兩個孩子托付給外公外婆照顧,而自己則外出打工掙生活費。媽媽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回來,平時只有外公外婆和兩個孩子在家。小銘非常想自己的爸爸媽媽,特別是上學放學的時候,看著別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媽媽陪時,小鳴都會特別難過,經常一個人躲起來偷偷地哭。
外公外婆心疼孫子,平時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平時舍不得吃的雞蛋都攢起來給孫子補身體,每天都把孫子的衣服洗得干干凈凈。看見孫子不開心了,平時還會講故事逗孫子開心。即使家里窗戶破了,也舍不得換玻璃,只是簡單用塑料布補一下,把掙得每一分錢都花在兩個孫子身上。也正是外公外婆的付出,讓小鳴沒有缺失家庭的溫暖,漸漸從失去爸爸的陰影中走出來,變得開朗了一些。圖為小鳴在看照片。
小鳴很體諒外公外婆的付出,平時總是主動幫著家里做家務或者是去地里做農活。在還是需要被家人照顧的年紀,小鳴已經可以熟練地切菜、做飯、喂雞、喂豬等幫著外公外婆一起撐起家。在小鳴的心里,外公外婆早已經成了心里最重要最親近的人。可是讓小鳴擔憂的是,他發現外婆老得越來越快,外婆腰椎間盤突出的病痛越來越嚴重,從去年開始走路都困難了。
“外婆是因為照顧我們才累病的,如果不是因為要照顧我們,外婆也不用這么辛苦。我想快點長大,能多一些事讓外婆不用這么累,我想好好孝順外公外婆。”為了這個愿望,小鳴平時學習特別努力。平時只要有時間,幾乎都趴在桌子上自己學習。因為他知道,只有學習才能改變自己和家人的命運,長大才有照顧外公外婆的能力。圖為小鳴在照顧妹妹。
可是現在小鳴的家的情況很不樂觀,小銘媽媽重新組建了家庭,小鳴也有了一個妹妹。撫養三個孩子的壓力,讓外公外婆一點不能放松。而小鳴和哥哥隨著年齡的增長,需要的學習的費用也越來越多,家里掙錢的速度已經遠遠趕不上花錢的速度。外公外婆每天愁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這讓小鳴很心疼。可現在他還小,能做的有限,只能盡量少讓外公外婆少操心。他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讓外公外婆輕松一點。圖為外婆。原創作品,嚴禁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