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for baby
前言
一些家長反應,孩子服用中藥以后身上起了疹子,有些孩子還出現了腹瀉、腹痛,說孩子對中藥過敏了。
中醫藥傳承千年以來,是有中藥過敏的情況的,但是孩子出現了疹子、嘔吐、腹瀉、皮膚紅腫瘙癢都是中藥過敏嗎?
這些家長反映的問題,我們臨床中經常遇到,但是追問服藥情況以后呢,多數孩子的情況都不是對中藥過敏出現的。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藥物過敏
藥物過敏由藥物引發的具有明確免疫學機制特征的超敏反應。
藥物過敏屬于藥物不良反應中的一類,藥物過敏隨著臨床中藥物種類的增加于藥物的頻繁使用而發生,在發生藥物過敏反應時可以累及一種或全身多臟器,嚴重時可造成器官損傷或死亡。
我們看一下2023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23年)》發布的數據。
按照懷疑藥品類別統計,其中化學藥品占81.2%、中藥占12.6%;在2023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共收到0-14歲兒童患者報告占總報告數8.4%。
兒童患者嚴重報告占兒童患者總報告數14.1%,這其中按照藥品類別統計,化學藥占87.9%、中藥占10.0%、生物制品占2.1%。
化學藥品排名前5位的是抗感染藥,電解質、酸堿平衡及營養藥,呼吸系統用藥,代謝及內分泌系統用藥,鎮痛藥。中藥排名前5位的是清熱劑、解表劑、止咳平喘劑、祛痰劑、開竅劑。
2023年兒童患者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中,累及系統排名前3位的是皮膚及皮下組織類疾病、胃腸系統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給藥部位各種反應。化學藥累及系統前三位的與總體一致,中成藥累及系統排名前三位胃腸系統疾病、皮膚及皮下組織類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給藥部位各種反應。生物制品累及系統與整體排序有所差異,以各類檢查、全身性損害、皮膚及皮下組織類疾病為主。
藥物過敏有什么表現
藥物超敏反應主要為皮膚表現,但在臨床中也常見臟器及多系統的損傷。
藥物過敏分類
由于藥物超敏反應的發生機制分類較為復雜,目前主要根據臨床上出現的反應時間作為標準,分為速發型和遲發型超敏反應。
速發型超敏反應通常是指,用藥后到癥狀發作的時間間隔在1~6 小時內,部分患者可即刻發生,半小時內達到高峰;速發型超敏反應主要是由IgE介導的Ⅰ型超敏反應,其主要表現為蕁麻疹、血管性水腫、喉頭水腫、鼻炎-結膜炎,支氣管痙攣、哮喘、嚴重過敏反應以及過敏性休克(多器官累積)
遲發型超敏反應是,用藥后癥狀發作時間通常是用藥后大于6小時到數天,甚至數月之內出現。遲發型超敏反應主要由T細胞介導,主要表現以皮膚癥狀為主,例如遲發性蕁麻疹,斑丘疹,固定藥疹,也可以出現嚴重的多器官損傷。遲發型超敏反應的全身損害通常在用藥后的2 天以上出現,主要在第8至11天左右,偶爾在停藥后2~3 天持續存在。皮疹通常持續1~2周,并在停止使用致敏藥物后逐漸消退。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多形紅斑或皮疹。病變通常先出現在軀干上,然后以對稱方式擴散到四肢,早期可伴隨瘙癢或局部皮膚燒灼感,晚期皮損消退時會伴有部分脫屑。
但是,臨床中由于個體因素和藥物代謝時間的差異,速發型超敏反應可以延遲發作,而遲發型超敏反應也會提前出現。
如何判斷藥物過敏呢?
藥物過敏反應的診斷需要建立在患者基礎疾病的治療之上,并非單純的驗證既往致敏的藥物,或廣泛篩選未曾使用的藥物。
比如孩子既往沒有明確的過敏史,孩子脾胃運化功能不好,臨床醫師開具了相關的中藥湯劑,孩子服藥2小時后出現了嘔吐、腹痛、腹瀉的反應,家長停藥后孩子的癥狀依然出現,甚至出現了發熱、咽痛等不適,那這個時候家長帶孩子就診診斷為胃腸型感冒,孩子的這些癥狀就不是中藥引起的,而是恰好這段時間里孩子生病了,孩子生病好了以后,再次服藥沒有出現上次的不適,那這個基本上是孩子生病引起的,而不是中藥過敏;還有孩子本身是過敏體質,服藥后出現了皮疹、瘙癢,家長停藥后孩子的癥狀沒有消失,在就診到服藥期間孩子曾外出玩耍,接觸了花粉,予以口服抗過敏藥后癥狀很快好轉,再次服藥也沒有出現類似的反應。
這些情況下,我們考慮藥物過敏的時候一定要先排除孩子生病,一些體質特殊的孩子也要排除孩子接觸其他物質過敏的可能。同時也要合理用藥,避免超說明書用藥,以及避免孩子誤服藥物。
中藥傳承千年以來,是有藥物過敏發生的,相對化學藥品來說,中藥的過敏反應較少,但不是沒有,家長保持警惕的同時,也要注意鑒別。
如果出現了藥物不良反應并疑似藥物過敏時,應首先立即停止使用疑似致敏的藥物,帶孩子及時就醫。
這里還要注意的是,藥物過敏僅占藥物不良反應的一小部分,所以家長要養成閱讀藥品說明書的習慣,如果孩子服用中藥制劑以后出現了不適,家長也要區分藥物不良反應和藥物過敏。
家長在給孩子服用中藥的時候,不要自行增減劑量或更改服用方式,避免聯合用藥以及中藥西藥一起服用,如果發現孩子服藥以后出現不適,及時就醫。
參考文獻
中華預防醫學會過敏病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預防食物藥物過敏學組. 藥物過敏診斷和預防方案中國專家共識[J]. 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22,56(06):682-706.
醫學科普僅供參考,生病期間請及時就醫
劉醫生育兒社群
掛號咨詢+健康科普
已經入群的家長請勿重復進群
如果人數已滿請添加小助手
微信:15529552912
劉 鑒
個人特長
中西醫結合治療兒童過敏性疾病如兒童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蕁麻疹、濕疹、成人過敏性鼻炎;五官科、眼科疾病如腺樣體肥大、急慢性扁桃體炎、急慢性鼻竇炎、慢性霰粒腫、慢性麥粒腫;兒內科雜病如反復呼吸道感染,兒童抽動障礙、小兒厭食及便秘、急慢性胃炎、小兒汗證、失眠、小兒遺尿、性早熟等。
學歷及職稱
中西醫結合兒科副主任醫師
中醫兒科臨床碩士學位
中華中醫藥學會會員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兒科專業委員會理事
中華民族醫藥學會兒科分會理事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兒科分會
呼吸學組肺功能協作組委員
陜西中西醫結合學會兒科分會委員
陜西兒童疾病防治專業委員會委員
陜西省國際醫學交流促進會
中醫兒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國醫療自媒體聯盟陜西分盟成員
陜西省保健學會品牌建設與健康傳播
專業委員會委員
陜西省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第一屆委員
西安醫學會基層兒科科學會常務委員
陜西兒童生長發育專科聯盟常務委員
著有:《真希望孩子不生病》
工作經歷
2005.9-2006.8 廣西中醫藥大學瑞康醫院 兒科(碩士研究生)
2006.9-2008.6 陜西省人民醫院 兒科(碩士研究生)
2008.7-2014.6 西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兒科工作
2013.3-2013.9 西安市兒童醫院 PICU (進修)
2014.6-2020.9 西安市中醫醫院 兒科工作
2020.11-至今 兒科醫生劉鑒工作室成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