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近期有什么事情牽動著兩岸網友的心,甚至決定了未來幾年兩岸關系的走向,那就非臺灣“大選”莫屬了。
這場幾個月前就在島內媒體上炒得沸沸揚揚的政治大戲,在兩岸關注此事的網友們面前,上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混戰。
在“炮灰”郭臺銘黯然退場后,本來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支持率略為領先于“藍營”的侯友宜和“白營”的柯文哲。
但國民黨和民眾黨突然傳出了兩人將要合作競選的消息,讓民進黨好一陣提心吊膽。可惜的是,“柯侯配”最終未能成型,兩黨之間始終談不攏以誰為主,最后雙方只能各自推出自己黨派的競選陣容:國民黨的侯友宜和趙少康,民眾黨的柯文哲和吳欣盈。
本來兩黨合作失敗對“綠營”來說可謂喜從天降,黨內都感覺這次“大選”已經十拿九穩。
誰知在又一輪民調結果出來后,他們發現這兩個新組合的戰斗力竟然一點都不弱,特別是國民黨的厚康配支持率,對賴清德緊追不舍,僅僅少了0.1個點,幾乎持平。即使是按差距最大的民調結果來看,雙方差距也只有不到2%。
就在民進黨緊張兮兮,加大輿論攻勢之時,國民黨內部竟然又爆發了一場新的混戰,讓這次選情再次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
原來,國民黨帳中“悍將”,曾經出力將“阿扁”送進監獄的中央委員邱毅,在“藍白合流”泡湯后,漸漸不再跟隨國民黨的步伐,反而公開炮轟“侯康配”,發言支持民眾黨的柯文哲。
從前期來看,邱毅確實是兩黨合作的堅決支持者,在侯友宜和柯文哲鬧掰后,他肯定心有不滿,但這種關鍵時期的“開炮”,雖然不能說是反戈一擊,但也讓“藍營”親者痛、仇者快。
特別是以他在輿論領域的影響力,對侯友宜以“賊頭”相稱,無疑是對后者聲望的一個巨大打擊。
果然,很快網絡上就出現了大量攻擊侯友宜的信息,在民調中也表現得非常明顯——“侯康配”支持率與賴清德之間,拉開到了近7個百分點。
這種形勢下,侯友宜“競選辦”不得不作出反擊,其發言人組織數名大牌律師,向法院狀告邱毅“散布不實信息”。
眼看國民黨已經陷入內亂,又跳出一個重量級人物來添亂——曾擔任國民黨多屆中央常委的蔡正元,也跳出來放話:要是侯友宜就把國民黨代表了,那我也不稀罕這個黨籍,退黨!
毫無疑問,這位藍營元老,之前也大力支持過侯友宜和柯文哲的搭配。但在方案破產后,難免對雙方不團結極度失望。
從這段時間的臺灣“選舉”形勢來看,確實可以用風云變幻來形容,三大陣營你爭我奪,不過民進黨一直占據著微弱的優勢。
但通過“藍白合流”破產后選票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出,島內對民進黨的支持率,實際上已經遠不如前幾年。
因為,雖然侯友誼和柯文哲單獨競選,攤薄了選票,而且國民黨“內亂”,也導致選民們對侯康配大失所望,但賴清德的支持率卻沒有因此有明顯提升。
這說明前期沒有對賴清德投支持票的選民,即使現在對“非綠營”競選人失望,也不會轉而支持“綠營”。
但就算這樣,這種情況也讓賴清德成為最大的獲利者,而且現在還只是國民黨內訌,如果下一步,再出現國民黨與民眾黨互打,恐怕真的會將賴清德“保送”上位。
考慮到賴清德的“臺獨”理念和民進黨的“臺獨”立場,很顯然這是對臺海和平非常不利的一種走向。
而且賴清德的競選搭檔蕭美琴,之前一直負責“臺美關系”,在競選中也將其定義為執政臺灣的“框架性”問題。
如果這對組合成功當選,恐怕會讓美國更深地介入臺海問題。因此,我國國臺辦在接受記者提問時公開表態:希望臺灣地區的“選舉”結果,能夠有利于臺海的和平穩定。
當然,目前臺灣的黨派混戰其實才剛剛進入白熱化,未來一個多月的變數很多。此時的臺灣猶如站在一個十字路口。
一邊是“臺獨”的崎嶇小路,走上這條路,等待他們的將是戰爭與苦難,而另一邊則是兩岸和平共處之路,這條路通往的是繁榮以及和平統一。
希望在這個關鍵時期,臺灣同胞們能夠認清形勢,不要作出違背時代發展潮流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