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思竹 劉藝晨
編輯|謝蕓子
封面來源|視覺中國
“學渣家長該給孩子買什么學習機產品?”
“對于小升初的學生,學習機能真正能提升成績嗎?”
“屏幕看久了,是否會影響孩子的視力?”
在小紅書上,關于學習機的討論超過24萬篇。
伴隨家長們“雞娃”的焦慮,在手機、平板等數字產品出貨量下滑的同時,動輒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的學習機產品的銷量逆勢上揚。
在海淀區某個科大訊飛門店,有員工告訴36氪,8000元左右的學習機產品,銷量好的門店,每月至少售出40至50臺。京東雙十一數據也顯示,在大促的“第一階段”,學習機品類的交易額同比漲超100%,電子教育類和電紙書品交易額同比漲超50%。
雙減時代,教育智能硬件進入越來越多的家庭。借著AI的東風,學習機品牌們也在悶聲賺錢。巨大的想象空間,使無數廠商涌入了這個未來的“千億”市場。
“學習機”爆火背后
據36氪梳理,除以步步高為代表的傳統硬件企業,新加入這一賽道的玩家主要有兩大類。分別為以學而思、猿輔導、作業幫為代表的教育企業;以科大訊飛、小度為代表的科技企業。
產品形式上,學習機也發生了裂變。從播放課程、簡單交互的“學習平板”,分化出“學習機”“學練機”兩種模式。
簡而言之,學習機更側重于課程視頻內容,學練機則更多作為練習的工具。
數據來源:洛圖科技、淘寶、京東等;36氪整理
2021年9月,在北京一家酒店的大堂,猿輔導邀請了十幾個家庭,完成了對“小猿智能練習本”的初步測試。
毋庸自疑,雙減政策對教育行業影響深遠,學習機這項“新”業務,也的確為企業的轉型帶來了喘息的空間。這場與消費者的“小規模”互動,讓猿輔導明確了以練習場景作為智能硬件業務的切入點,也開創了“學練機”這個新品類。
2023年5月,小猿學練機面市。僅一年時間,這款產品的銷量就達到了80萬臺。然而此時,盯上學練機生意的企業已不止猿輔導一家。
今年8月,已在學習機產品發力的好未來,發布了兼具“學練、學習、閱讀”三種模式的“學而思學練機”。
學而思智能學習負責人趙璞錚對36氪坦言,“學習機搭載整個學而思培優的課程體系,學練機的定位則是同步練習。對于兩款產品,不同的消費者有不同的解決方案,可以搭配使用。”
洛圖科技統計的數據也不難看出,學而思與猿輔導正在學練機市場上打得火熱。
今年第三季度,從“中國學習平板”線上的銷量來看,猿輔導以13.5%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學而思以11.9%的市場份額僅居其后。但從銷售額來看,學而思則以21.7%的份額領先于18.2%的猿輔導。
圖:2024Q3中國學習平板線上市場TOP5品牌份額及變化;數據來源:洛圖科技
在好未來2025財年二季度報現場,公司總裁兼首席財務官彭壯壯表示,人工智能學習設備業務的發展,已成為該季度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之一。
對于科技企業,布局學習機更大的意義則在于AI技術的落地。科技企業也急需向資本市場證明,技術創新盈利的可能。
2019年,科大訊飛發布了行業內首款搭載“AI精準學模式”的學習機產品。在此后,利用AI技術為每一個學習者提供個性化的內容服務,成為整個行業的“必備技能”。
今年5月,大模型與學習機結合的熱度突然爆發。
在這一個月的光景中,小度在新發布的學習機Z30上,落地了文心大模型。隨即,猿輔導也披露了大模型架構;網易有道旗下的子曰教育,也進行了大模型技術的升級,并公布了“LLM翻譯”“虛擬人口語教練”等六大落地應用。
內卷、教育資源與大模型
從目前的結果看,以猿輔導、好未來為代表的教育企業,推出的學習機或學練機產品,仍以內容見長。
過去一年中,小猿學練機搭載的教材版本從46個擴容至159個,題庫資源增至15億。學而思也與“5·3”和萬唯合作,將典中點、黃岡小狀元等資源納入產品中,試卷資源達到100萬套。
在趙璞錚看來,行業的近景仍是好內容,無論學習機還是學練機,所搭載的教育資源才是用戶購買的真正理由。教育企業推出的學習機產品,也從卷內容變成了卷“硬件”本身。
在996的工作環境下,人們購買學習機的直接動因,在于無法時刻監督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們也十分擔心,過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會使孩子的視力下降。
猿輔導集團副總裁王向東始終認為,能更好承載學習內容、長期使用無負擔的護眼產品,一定是滿足手寫、搭載“墨水屏”技術的大屏學練機。
在此前,墨水屏則更多被用于亞馬遜Kindle——這一早就被中國消費者淘汰的電子閱讀器。而當猿輔導的學練機銷量逐步提升,行業內幾乎找不到能承接其供應的企業。王向東也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從零開始搭建自研團隊。
而與猿輔導的自研之路不同,學而思選擇與華星光電、漢王友基合作,推出同樣具有護眼功能的“彩色類紙屏”。
也有業內人士對36氪透露,大部分學習機廠商在護眼方面還處于“防藍光、防眩光”的階段。“部分墨水屏產品在開了背光燈的情況下依然存在藍光。”
在此前光明網的報道中,無論墨水屏還是紙質屏,都只能起到緩解視疲勞。想要真正預防近視,還是要減少電子屏幕的使用。
當然,無論學習機還是學練機,核心賣點都不是護眼功效。家長始終關注的,是產品能否帶來成績提升的實際效益。
“學習效果=學習內容+學習興趣+學習習慣。”
在小度教育業務線總經理劉悅的感知中,市面上的學習機產品對學習興趣和習慣的關注并不多。大模型的出現,能讓產品更聚集學習興趣與習慣。“這也是小度產品迭代的核心。”
值得注意的是,當科技企業在學習機業務加大馬力的同時,來自教育行業的玩家,也在打磨自身的大模型產品。
王向東表示,猿輔導是最早成立AI實驗室的教育公司。截至目前,其自研的垂類大模型已正式通過備案,并應用到全線產品中。
不過,王向東曾經表示,小猿學練機對AI的應用還是題目推薦與匹配,主打個性化對話與講解。趙璞錚也表示,學而思對于AI技術應用的重點,仍是與內容的深度結合。學而思認為,只有內容自研才能實現數據的結構化。
距離“AI家教”還有多遠?
“會被AI顛覆的不是教育本身,而是系統和技術,類似SaaS軟件。”
不久前,在騰訊新聞的采訪中,高途集團CEO陳向東曾如此表示。
業內普遍的觀點是,教育內容的專業壁壘、硬件的穩定性,是學習機,甚至整個教育硬件行業的發展近景。但行業的遠景一定是大模型語境下的技術應用。
在劉悅的總結中,大模型與教育的結合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局限于實用工具。即利用大模型技術,實現英語口語練習、作文批改、知識問答等功能。
進入2024年后,部分企業開始進入第二階段,即通過大模型實現更多的交互場景。第三階段,則是大模型結合教育的終極形態,即成為“擬人化的AI老師”。
當下的教育硬件行業,對于“AI家教”的產品趨勢判斷一致。
小度推出的Z30學習機,就搭載了多模態交互的“AI老師”功能。科大訊飛推出的學習機T20產品也具有“AI 1對1輔導答疑功能”,可在具體科目的輔導中,實現AI 1對1的全程交互。
“比如,作文題目是‘我的植物朋友’,每個孩子想寫的植物不一樣,大模型跟他交流后就會形成一個思維導圖,孩子寫完作文后再批改。”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大模型的底層原理仍基于對文本的理解,但數據的邏輯并不在文本表面。這也導致,學習機在復雜理工科的學習輔導上效果較弱。
此外,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是,企業對于硬件、大模型等技術的投入,使得成本在一定時期內“居高不下”。
2024年上半年,科大訊飛出現虧損,原因則在于對大模型研發及核心技術研發、產能布局的新增投入。好未來也在最新的財報會上表示,因為產品研發、銷售費用等成本的投入,其智能學習機業務仍處于虧損狀態。
那么在未來,整個學習機行業又會呈現怎樣的增長態勢?
圖片來源:艾媒咨詢
趙璞錚認為,學習機具備“每個家庭一臺”的市場潛力。在王向東的預測中,未來三年,整個學習平板市場將達到1000萬臺的規模。艾媒咨詢數據則顯示,2025年,中國教育智能硬件市場的整體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
不過,多鯨教育研究院也指出,教育智能硬件行業的問題較為顯著,仍存在行業標準未統一的情況。這也導致,大量產品只能聚焦單一場景,或難以形成規模效應。
可以肯定的是,學習機還不是家庭教育的剛需產品。
教育的核心在于“育”,更多是言傳身教,是一個人、一群人與社會環境的融合,很難通過單一產品或方案解決所有問題。
多鯨資本創始合伙人姚玉飛也對36氪表示,學習機對孩子自身的學習素質有一定要求。
“這些產品基本可以滿足成績中上游,或者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的需求,而對于能力比較弱,中下游的學生還是需要人為干預或督導。”
這也意味著,無論學習機還是學練機,能否真正滿足市場需求,還有待時間的驗證。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