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6月,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悍然發動內戰。
1946年6月26日,中原解放軍被迫突圍,解放戰爭正式拉開了序幕。
這一場不得不打的戰爭最后持續了4年時間,到了1950年6月才算真正結束。
據統計,在這四年里面,雙方一共有一百多萬士兵死于戰爭。
其實解放戰爭中不但普通士兵犧牲了很多,高級將領陣亡的也不在少數。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當年的硝煙戰場,看看國共雙方陣亡的最高長官都是誰?
艱苦的創業史
在抗日戰爭初期,八路軍的裝備很差,除了一些主力部隊,其他的連隊槍支彈藥嚴重不足,不少戰士手中都只能拿著紅纓槍等冷兵器。
就算是人人有槍的主力部隊,戰士們手中的子彈也非常緊張,一場戰斗能分個五六發子彈就已經很不錯了。
而且這些子彈很多還都是后方兵工廠復裝的,不但威力小,卡殼的情況還時有發生。
也正是因為條件如此的艱苦,所以抗日戰爭剛開始的時候,八路軍才不得不在戰場上經常性的拼刺刀。
也只有這樣,才可以最大可能得縮小和敵人的裝備差距。
槍支彈藥都嚴重不足,火炮之類的就更加不用說了。
電視劇《亮劍》中李云龍攻打平安縣城時所用的意大利炮,在八路軍部隊中真的是少之又少。
由于嚴重的缺少火炮,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面,八路軍部隊是沒有炮兵這個編制的。
這顯然是極不合理的,所以1945年的時候,在蘇聯專門學習過火炮作戰的朱瑞向黨中央提出要組建屬于我們自己的炮兵部隊。
這個提議得到了黨中央的高度認可,也因此朱瑞被任命為延安炮兵學校的代理校長。
學校雖然建起來了,但整個學校里面卻沒有一門完整的大炮,這讓朱瑞很是頭疼。
于是他提出了“分散干部,搜集武器,發展部隊,建立家業”的十六字方針。
為了更快的讓部隊擁有戰斗力,朱瑞親自帶隊到東北各處尋找當年日本人遺留下來的火炮。
一次他聽老鄉說日本人在一個池塘里面沉了好幾門炮。
這讓朱瑞大喜過望,連夜帶著戰士們來到了池塘里面打撈。
當時雖然已經是初春,但東北的溫度依舊在冰點之下。
尤其是晚上的時候,溫度更是能夠達到零下十好幾度。
雖然天氣非常寒冷,但朱瑞的內心很是火熱,三門完整的火炮可是能夠起到大作用的。
所以找到老鄉說的池塘后,他毫不猶豫的脫掉了自己身上的衣服,帶頭跳進了刺骨的冰水中。
經過了兩個多小時的艱苦努力,三門火炮終于被完好的拉了上來。
火炮是找到了,但朱瑞卻被凍成了重感冒。
在他這種精神的感召下,全校師生都迸發出了積極的熱情。
到1945年5月的時候,他們已經找到了700多門火炮和50多發法炮。
這給東北炮兵的正式成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不幸觸雷的炮兵司令員
有了火炮以后,朱瑞這個炮兵學校的校長才算是名副其實了。
為了能夠讓更多的學生快速的掌握火炮作戰的方法,他白天授課,晚上熬夜寫教材。
在經過了將近一年的言傳身教以后,2000多名優秀的炮兵干部被培養了出來。
有了屬于自己的炮兵部隊,這讓黨中央打贏遼沈戰役的信心更加足了。
1946年10月,朱瑞校長被任命為東北民主聯軍炮兵司令員。
朱瑞知道這是信任,更是責任。
為了能夠更好的發揮炮兵的實力,他把原來零散的炮兵都整合到了一起,明確了炮兵的作戰任務以及訓練綱要。
這個調整讓炮兵的實力大大的增加。
1948年1月,朱瑞的工作得到了黨中央的肯定,于是他正式成為了我方在東北戰場上的炮兵總指揮。
遼沈戰役爆發以后,國民黨方面借助堅城固守,讓東北野戰軍快速的進軍勢頭受阻。
這種情況在錦州一線尤為嚴重。
當時東北野戰軍的總指揮林總得知此事以后,果斷的命令朱瑞的炮兵縱隊加入了戰斗。
這是東北炮兵部隊第一次真正的亮相,所以朱瑞肩膀上的壓力非常大。
為了確保這一仗的萬無一失,戰斗開始之前,朱瑞不顧個人安危,帶著警衛人員親自來到第一線進行觀察。
經過了精準的計算,朱瑞確定了合適的炮兵陣地。
10月1號,隨著朱瑞的一聲令下,東北炮兵縱隊的各口徑火炮同時開火。
數不清的炮彈在轟鳴聲中朝著義縣縣城疾馳而去。
經過了6個小時不間斷的攻擊,國民黨數年來所建造的防御工事全被被摧毀,義縣里面的守軍更是死傷慘重。
最后固守義縣的國民黨部隊被全殲,師長王世高也被活捉。
之所以能夠如此快速的攻下義縣,還多虧了一批繳獲的美國榴彈炮。
由于這種炮彈是我炮兵縱隊第一次使用,對其性能還不是太了解,所以戰斗還沒有完全結束,朱瑞司令員就迫不及待的來到了義縣城墻下。
他要親眼看看榴彈炮的威力,好為以后積累更多的戰斗經驗。
就在他仔細觀察的時候,右腳不小心踩到了國民黨埋設的地雷,壯烈犧牲,時年43歲。
朱瑞同志是我軍在解放戰爭中犧牲的最高將領,他的犧牲是人民解放事業的巨大損失。
為了紀念他,中央將東北炮兵學校改成了朱瑞炮兵學校。
逃跑中被擊斃的陸軍上將
1938年,四川大軍閥劉湘病逝,這讓蔣介石大喜過望,就準備要安插自己的人手掌控川渝之地。
可沒有想到這個主意遭到了所有川軍將領的嚴重反對,一些人甚至放話,說蔣介石安排的人敢來四川,他們就敢直接起兵對抗。
這讓蔣介石投鼠忌器,無奈只好讓劉湘的愛將,有著“瘟豬”之稱的唐式遵暫時來四川穩定局面。
唐式遵雖然是蔣介石的鐵桿支持者,但他本身就是四川人,在川軍中的資歷也很深,所以這個任命最終順利落地了。
唐式遵這個人雖然是軍人,但毫無軍人的氣概,說話嘮嘮叨叨,做事磨磨蹭蹭。
他能夠得到劉湘和蔣介石的器重,都是因為他溜須拍馬的功夫非常了得。
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從一個小小的排長最后走到這樣的高位上。
劉湘
繼承了劉湘所有的政治遺產后,唐式遵一開始還志得意滿,不可一世,時不時給川軍的其他派系發布一些命令。
可很快他就發現大家對他的命令根本就不當一回事。
這不但讓唐式遵的威信大跌,而且還落得個吃里扒外,忘恩負義的名聲。
見靠著自己根本上就打不開局面,唐式遵只要死死抱住蔣委員長的大腿,唯他的命令是從。
雖然唐式遵拼命的巴結蔣介石,但國民黨高層很多人都看不起他。
皖南事變的時候,顧祝同更是嫌他的能力不足,在他的防區重新安排了新的總指揮。
這種事情給到別的人身上,可能都會很不舒服,但唐式遵對此反而是感恩戴德。
如此識趣也讓唐式遵的官運亨通,1945年5月的時候更是被評選為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
抗日戰爭勝利以后,唐式遵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低谷,后來兜兜轉轉的又再次和胡宗南混到了一起。
當時解放戰爭已經進入了尾聲,明眼人都看出來蔣家王朝時日無多,紛紛開始棄暗投明。
這種情況下唐式遵竟然還想著要為蔣介石“盡忠”。
已經在臺灣茍延殘喘的蔣介石得知此事心中還是很開心的,于是他便讓唐式遵做了個名義上的四川省主席。
在所有四川省的主席當中,唐式遵估計是最可憐的。
不但麾下盡是一些散兵游勇,實際控制的地盤更是少得可憐。
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四川省主席能夠更加的名副其實,不知死活的唐式遵勾結土匪和袍哥會的人帶著少量的武強裝備想要偷渡大渡河,進入川南打游擊。
結果在大渡河邊上,他一頭撞上了黎族的游擊隊,被當場擊斃。
雖然當時的唐式遵很是落魄,但他是國民黨正兒八經的陸軍上將,是我軍在整個抗日戰爭中擊斃的國民黨軍銜最高的人。
唐式遵的死亡完全是咎由自取,他要是能夠早一點認清現實,說不定也不會落得一個橫死荒野的下場。
結語:
朱瑞將軍的不幸犧牲讓人惋惜,因為他是為了國家和人民才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相較于他的偉大,唐式遵的死亡更像是一個冷笑話。
他站在人民的對立面,妄想要靠著蔣介石的支持繼續在人民的頭上作威作福,這樣的人注定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其實解放戰爭中被俘虜和擊斃的國民黨高官有不少,但他們最后都得到了我黨的諒解,恢復了應得的名譽。
只有唐式遵這樣一心想著投機的人,最終才真正的被釘在了民族的恥辱架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