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這是誰又來看你了呀?”近日,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放射治療病區病房里,放射治療科鄧雨霞副主任醫師正帶著來院復查的患者團團(化名)向博愛之家基金會的志愿者打招呼,今年14歲的團團雖然內向靦腆,但是很禮貌地和來看望她的志愿者阿姨點頭致謝。這個乖巧懂事的孩子經歷了怎樣坎坷的過往?博愛之家基金會和團團又有哪些緣分呢?
年幼生命遭遇重疾
直到三歲之前,團團都是個健康活潑的孩子,父母對她也傾注了全部的愛,一家三口過著其樂融融的生活。2013年2月27日,春節的氣氛還沒過去,團團突然出現嘔吐不止、高燒不退的現象,父母心急如焚,帶著她從鎮上的醫院一路輾轉到縣醫院、市醫院,時間一天天過去,團團的病情卻未見好轉,反而愈發嚴重。經過CT檢查,確診孩子的腦部長了一顆十公分大的惡性腫瘤,已經嚴重壓迫到她的腦部神經,手術是她唯一的生機。
3月27日,術前準備就緒,團團被推進手術室,主刀醫生轉身叮囑她的父母:“你們要做好失去孩子的準備。”聽到這樣殘酷的事實,團團的父母心如刀絞,癱倒在地上,泣不成聲。經過六個多小時的驚險手術,團團左側大腦的巨大占位被順利切除,當孩子被推出手術室的那一刻,父母懸著的心才暫時放了下來。團團術后被送入ICU觀察,經過病理檢測,為膠質瘤2級、部分3級,后續需要采用放化療手段治療。
轉院化療帶來轉機
博愛之家基金會理事王女士經當地醫院醫生介紹,得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在腫瘤放化療方面實力不凡,也有給兒童放化療的豐富經驗,2013年5月,她當即帶著團團一家辦理轉院手續,來到中大醫院。鄧雨霞副主任醫師等人立刻對團團的病情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經過慎重考量,專家團隊決定為她施行放療。
在治療的初期,大家的心都懸著。孩子的身體能否承受住放療的副作用?治療是否會有效果?這些問題縈繞在每一個人的心頭。經過一段時間的放療,團團的病情逐漸好轉,嘔吐癥狀減輕了,肢體活動也有了改善,隨著治療的持續進行,她的身體各項指標都在穩步恢復,可以輕輕地揮動手臂,活動雙腳,漸漸可以走下病床站立起來,這對于長時間飽受病痛折磨的她來說,是一種巨大的安慰。團團的父母更是滿心歡喜,他們看著曾經命懸一線的孩子如今逐漸恢復神志,聽到孩子雖仍有些稚嫩卻充滿力量的聲音,這種仿若失而復得的幸福,讓他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漫漫治療路幸得陪伴
據鄧雨霞副主任醫師介紹,腦膠質瘤是常見的顱內惡性腫瘤之一,約占顱內腫瘤的46%,惡性程度很高。在兒童群體中,它是僅次于白血病、排名第二的致死性癌癥。長久以來,手術和放化療是腦膠質瘤主要的治療手段。但團團的腦膠質瘤病灶已經侵犯語言、行動、邏輯思維等大腦的重要功能區,腫瘤和腦組織糾纏在一起,沒有明顯的分界,很難通過外科手術做到徹底根除,還需要及時放化療輔助治療和后期針對性定期復查。
鄧雨霞等醫護人員十多年來一直密切關注這位小患者的治療恢復情況,從2013年至2024年,團團來院放化療頻率從每月一次、半年一次再到一年一次,間隔周期越來越長,病情也越來越穩定。因為左腦被部分切除,團團的右側肢體功能受到很大影響,在康復過程中,她從左手寫字到慢慢過渡到右手寫字,從一瘸一拐到可以維持住身體平衡走路,后來,打球、跳舞也成了她的愛好,女孩展現出了生命的頑強與堅韌。
一年年過去,團團長高、長胖,頭發也長長了,頭部原來凹進去的部分也慢慢在愈合。“她恢復成如今的樣子,已經遠遠超出我的預期,我們醫護人員都很欣慰。”鄧雨霞說。
困境中的溫暖燈塔
14歲本該是充滿活力、天真爛漫的年紀,團團卻身患重病,但幸運的是,她在十多年前就遇到了一位來自博愛之家的愛心媽媽。2013年3月27日,團團要進行腫瘤切除手術的當天,博愛之家基金會理事王女士在機緣巧合下遇到當時幾近絕望的團團父母,她心痛這個漂亮的女孩得此重病,了解到孩子的家庭情況和手術風險及后續高額的治療費用后,她決定向他們伸出援手。
王女士來自博愛之家基金會,這是一個一直致力于家庭困難的重病兒童救治的公益組織,由一群富有愛心的媽媽們在2010年共同發起成立,迄今已為200多名困境大病兒童提供救助,如今,博愛之家也將服務范圍擴大至其他困境兒童,讓博愛之家成為更多困境家庭的避風港。
十多年來,博愛之家組織了多場愛心義賣,為像團團這樣的大病貧困兒童募集善款。志愿者隊伍里的很多愛心人士給予了她關愛與陪伴,給她送上節日禮物,也陪她度過一個個難忘的生日,在愛意的圍繞下,女孩一天天的健康長大。
王女士感慨地說:“我們見證了一次次救助奇跡的發生,看到了很多孩子生命軌跡的轉變,收獲了柔軟的時光。”
十余年醫患情成佳話
在充滿挑戰的治療過程中,中大醫院放療科的醫護人員展現出了非凡的責任心與敬業精神,每一次團團來醫院復查,都仔細檢查她的各項指標,密切關注著她的每一個變化,他們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愛心,為團團筑起了一道堅固的生命防線。來自博愛之家及社會上的愛心人士們也用自己的力量一路給這個家庭保駕護航。在愛里成長起來的團團,傷口在慢慢愈合,曾經缺失的都被愛慢慢填滿。
如今,團團已經回到校園里學習,我們由衷地期待著團團在后續的隨訪中能夠繼續堅強勇敢地面對,戰勝病魔的重重考驗。我們堅信,她一定能夠迎來康復的曙光,健康快樂地走過未來的漫長道路。(朱嘉琪/文 王倩/圖 劉敏/校對 程守勤/編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