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女性視角做有溫度的汽車新聞
從廣州回來兩天了。一下飛機,微寒的風吹在臉上,目光所及,是熟悉的秋高氣爽和銀杏紛飛,一半詩意,一半煙火,讓我狠狠地深吸了一口氣,享受這種歸家的喜悅和真實生活的自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相同的感受,在過去幾天的廣州行程中,密集的發布,密集的交流,密集的采訪,海量的內容輸出……在把自己“掏空”的同時,有一種非常不真實的感覺,好似做了一場夢。
夢里,觥籌交錯,人聲鼎沸,行業欣欣向榮,市場供不應求。
回到北京,夢醒了。
廣州很好。溫度適宜,空氣濕潤,食物美味,處處充滿生活氣息。對于忙碌了一整年的汽車人而言,更是只有在人潮涌動的車展上,才更能尋找到自己工作的價值——忙碌且迷茫,已經成為很多汽車人共同的生活和精神狀態。
這次車展,如果要說與以往有什么不同,我想有幾個方面:
一是轉型進入深水區,整個行業越來越撕裂。
如果說去年或者前年,大家還在探討的是份額、占比和競品等戰術話題,那么今年,討論更多的則是端到端、聚焦、整合、油電共進等更戰略性的思考;同時,關于行業轉型的話題,也從關于轉型速度的探討,變成轉型質量、意義的思考……
變化的原因,在于持續高強度的競爭和內卷,卷沒了利潤,卷沒了很多工作崗位,也卷走了很多人對于未來的期望和盼頭。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一邊是臺上的高談闊論和信誓旦旦,一邊是私下聊天時的迷茫和沮喪,這種巨大的反差,讓整個汽車行業越來越撕裂,也預示著轉型進入深水區。
二是合資奮力一搏,成敗在此一舉。
合資陣營可以分為四種:一種是以長安福特為代表的,退守一方,只做自己擅長的領域;另一種是以現代、起亞為代表的,既不愿意大投入,但也在伺機而動;還有一種是以包括豐田、大眾、本田和日產等為代表的,享受過中國市場的紅利,也不愿意放棄既有的市場地位和份額,還在努力加速本土化,推出更有競爭力的電動車;第四種是以上汽奧迪AUDI品牌和還沒正式推出的奇瑞捷豹路虎“神行者”為代表的,直接采用中國合作伙伴的電動化平臺。
這四種模式,本土化程度依次遞增。在此次車展上,無論是廣汽豐田鉑智4X、一汽豐田bZ3(參數丨圖片)C、東風日產N7、廣汽本田燁P7、東風本田燁S7等,無一例外采用中國本土的智能化供應商,簽手華為、寧德時代、科大訊飛等合作伙伴,目的就是做一款更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電動化產品。
但療效如何,還有待市場的進一步驗證。從短期看,不是太樂觀,因為目前輿論的主導權已經不在合資車企手里。但從更長遠的角度看,合資不會就此退出中國市場,新的勢能已經在醞釀和積蓄中。
三是大整合的時代已經到來,繼續盲目擴張不可取。
過去幾年,憑借智能電動化的發力,中國品牌勢如破竹,也催生了很多新品牌。有些企業甚至以品類來劃分品牌。從目前來看,包括比亞迪、奇瑞、吉利、長安、長城和東風等主流車企中,都有若干個新能源品牌和燃油車品牌。
近期,吉利拉開了品牌整合的大幕,幾何并入銀河,翼真和雷達并入吉利,領克與極氪也進行了整合。目的就是戰略聚焦、降本增效,在大風大浪來臨前先“瘦身”,增強抵御風浪的能力。
吉利的遠見卓識和果斷,讓人欽佩。坦白說,很多車企還未意識到風險的臨近,還有些車企抱有僥幸心理。但無論是對于風險的遲鈍,還是僥幸心理,都無法改變大整合時代的到來。
四是以華為、小米為代表的科技公司依然搶盡風頭。繼北京車展成為“流量王”后,雷軍繼續到廣州車展進行“巡館”,所到之處,人聲鼎沸,將網紅經濟和流量經濟玩得明明白白。
相比雷軍主動“搶流量”,余承東卻因“遮遮掩掩”而上熱搜,一是正式開啟預訂的華為Mate70系列,另一個是雖然展出卻關在“小黑屋”的尊界,兩個重磅產品都有強大的眼球效應,使得余承東想低調也不行。
在明確“不造車”后,華為的朋友圈更強大了,除了“四界”和阿維塔外,主流自主品牌也基本都與之合作了,甚至連奧迪、日產和豐田等,在此次車展上也都以“和華為合作”為主要的傳播點。
一邊是流量的瘋狂,另一邊是行業的落寞;一邊是科技公司風光無限,一邊是多數傳統車企苦苦煎熬,這種鮮明的反差,讓人百感交集。
最后,想談談曾經也經歷過風光無限、如今卻遭遇困境并由此引發大變革的上汽集團和廣汽集團。
剛剛公布的第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為2.8億元,同比下降93.5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僅為2916.6萬元,同比下滑99.23%。同期,廣汽集團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為1.2億元,同比下降97.34%;其中三季度凈虧損13.96億元,同比大幅下滑190.40%。
究其原因,原來的利潤“奶牛”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受到自主品牌的沖擊,銷量和利潤均出現大幅下滑;而自主板塊的上汽乘用車和廣汽傳祺、埃安和昊鉑等品牌,也沒能在競爭中獲得競爭優勢。
要么變,要么死。
今年年中,伴隨著人事換防,上汽進入“王曉秋時代”,一系列的變革也讓外界看到了生機。如今,巨大的壓力給到廣汽。在車展前,廣汽剛剛將總部從珠江新城CBD搬到番禺汽車城。用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的話說,就是“要到聽得見炮火的地方戰斗”。
在廣州車展上,主場作戰的廣汽集團,發布了三年“番禺行動”——希望在保持品質、安全、用戶滿意度行業領先地位的基礎上,通過四大改革舉措,五大保障,再造一個充滿干勁的“新廣汽”。
曾經,無論上汽還是廣汽,都是外界羨慕的對象。然而,好日子過慣了,就容易形成“路徑依賴”,反而是像比亞迪、吉利、奇瑞這樣的民企,由于沒有巨大的合資利潤的“反哺”,一切要靠自己,反而避免了當下的轉型危機。
所以,拉長時間周期看,當下的苦難也許不是苦難,也可能是機會來臨前的“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當下的春風得意也許也不是真正的幸運來臨,只不過是“命運的饋贈,早已標明了價格”。
我最近有空的時候喜歡翻翻史書,一個很深的感觸就是,一切歷史的創造在于人,人才是歷史最重要的締造者。但再厲害的人,也無法阻止時代車輪的滾滾向前和朝代的更迭,歸根結底,就在于人性的弱點。
從這個角度來看,“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汽車行業,并不值得大驚小怪,短暫的領先和風光更不值得洋洋得意。歷史總是在重演,因為人性從未發生改變。
因此,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郁的日子里須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當然,這也可能是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那又何妨?就像我們在廣州做了一場夢,雖然夢終會醒,但夢里的溫暖、開心和繁榮,卻將陪伴我們度過現實生活中的那些困難時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