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一期(275)
曾參加湖南和平起義,國軍少將——唐金元
唐金元(1896-1972),字煥屏,號文泉,湖南醴陵人。醴陵縣立初級師范學校畢業。1918年到醴陵張氏族校教書。后到長沙,參加偉人發起組織的湖南俄羅斯研究會,并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冬到廣州,入大本營軍政部陸軍講武學校學習,1924年秋該校并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編入第六隊學習。
畢業后留校任軍校第二期步科第二隊(隊長郜子舉)區隊長。
另有一篇由唐菊庵和文于一的回憶文章,關于大本營軍政部陸軍講武學校的情況:1924年12月,程潛的攻鄂軍駐扎韶關馬壩,程潛在距馬壩十五里的南華寺,續辦講武學校第二期,并改名為攻鄂軍講武學校,唐金元任第二期區隊長,1925年秋任攻鄂軍講武學校第三期第一隊區隊長。同年冬,攻鄂軍番號取消后,學校隨之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第六軍講武學校,1926年春,第六軍講武學校奉廣州國民政府命令被撤銷。
那么唐金元黃埔畢業后,到底是在黃埔二期任區隊長,還是在攻鄂軍講武學校任區隊長,在時間上相當沖突。
另外據回憶文章提到,攻鄂軍講武學校第二期學生并沒有轉入黃埔軍校,抗戰前不久,由于劉詠堯(黃埔一期,時任中央各軍事學校畢業生調查處處長)的拉攏,在南京補辦登記手續,取得了黃埔軍校第一期的學籍。這次參加登記的只是一部分人,為數并不多。
唐金元是否屬于補辦人員?不清楚,史料記載的黃埔一期同學錄中,第六隊的一百四十六人中有他的名字,但沒有照片。有資料說第六隊不止一百四十六人,好像是一百五十八人,記不太清了,既然黃埔一期的學籍可以補辦,黃埔二期區隊長的履歷是不是也能造假?
1926年,唐金元先后擔任國民革命軍第六軍軍部上尉參謀、第六軍第十九師第五十五團上尉連長,隨部參加了北伐戰爭,同年在南昌戰役中負重傷。
1927年1月,傷愈后任由醫院康復的傷兵組成的總司令部直屬傷兵團(團長蔣鼎文)第一營(營長張本清,黃埔一期)少校營附。同年4月,北伐軍占領南京后,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警備團,張本清升任團長,唐金元接任第一營營長。8月,參加龍潭戰役,戰后因原第二十二師六十六團(團長項傳遠,黃埔一期)在戰役中被消滅,總司令部警備團奉命改番號為第二十二師第六十六團,唐金元仍任第一營營長。
1928年2月,第六十六團改為總司令部警衛第二團,任中校團附。
1930年2月,任第十師(師長楊勝治)第三十旅(旅長李正華,黃埔一期)第六十團團長。
1932年7月,接被撤職的嚴武(黃埔一期),任獨立第四十旅(旅長宋世科)副旅長。1934年5月,調任第八十師(師長陳明仁,黃埔一期)師附,不久后任第八十師第二三八旅(旅長王振斅,黃埔一期)上校副旅長。
同年8月,第八十師改為三團制,取消旅級,唐金元調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副官,因請假回家未到職,此后一段時間經歷不詳。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到重慶,1938年任重慶第一補訓處(處長賀光謙,黃埔一期)補充兵團團長。
1939年,調任重慶衛戍司令部督練員,派駐四川涪陵第二補訓處(處長李園,黃埔一期),1941年參加中央訓練團黨政訓練班十三期受訓。1943年調任軍政部點驗委員會第三分會(主任方暾,黃埔三期)第一組少將組長,派駐第三戰區。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任駐江西的中央訓練團上海分團第十一軍官總隊(總隊長陳俞,后周建陶,黃埔一期)少將總隊附。1947年,第十一軍官總隊奉命并入駐杭州的第十二軍官總隊,唐金元調任第七十一軍(軍長陳明仁)少將高參。
1948年11月,任重建的第一兵團(司令官陳明仁)少將高參。1949年8月參加了由程潛、陳明仁領導的湖南和平起義。起義部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一兵團(司令員陳明仁)后,任第二十一兵團高參,同年12月入中南軍政大學湖南分校學習。
1952年轉業,1956年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1972年4月逝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