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雅
新一代人工智能階段,存儲技術的需求暴增,因為層出不窮的AI應用,尤其是深度學習模型的訓練和部署,需要處理和存儲海量數據。
在這當中,有一款存儲器件,能耐高溫(125°C),甚至部分耐高溫產品還能扛住嚴苛的汽車行業AEC-Q100標準,傳輸速度飛快(50MHz、108MHz),且是絕對的省電小能手(1.65V),身材還小巧(DFN封裝、不占地方),內存容量也給力(8Mbit)。它就是——FeRAM,中文名為“鐵電存儲器”。
FeRAM由于上述獨特的物理特性,就像行業應用里的萬能鑰匙,被認為是制造非易失性存儲設備的理想選擇。根據VMR數據顯示,FeRAM市場規模在2023年達到13億美元,或將在2030年達到22億美元。
作為FeRAM存儲器產品主要供應商之一,富士通半導體(即將更名為RAMXEED)一直致力于高性能存儲器FeRAM和ReRAM的研發,以及以FeRAM、ReRAM為基礎的定制存儲器產品的開發。
所以講FeRAM的故事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富士通半導體這家公司。
“我們深耕FeRAM二十余年,產品可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工業控制、表計、助聽器等重要基礎行業,覆蓋從個體到企業、從私人到公共。”近日在第12屆中國硬科技產業鏈創新趨勢峰會暨百家媒體論壇期間,富士通半導體科技(上海)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馮逸新分享道。
富士通半導體科技(上海)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馮逸新
RAMXEED的前世今生
在日本,新干線沿線有個號稱“硅谷”的地方,叫做橫濱,這里聚集了大量的半導體公司身影,比如臺積電、三星、美光、AKM等,當然,富士通半導體存儲解決方案有限公司總部也落在這里。
曾經在80年代,富士通作為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垂直整體制造商),曾經擁有自己的wafer加工廠和封測廠,一度躋身成為全球Top級半導體供應商。
而后因為種種原因發展受限。富士通半導體從2000年退出SRAM、DRAM的市場,2005年退出NAND Flash、NOR Flash,2012年退出ASIC、MCU、AnalogIC 市場,將ASIC業務與Pansonic半導體合資成立索喜(Socionext),將MCU和AnalogIC業務出售給當時的SPANSION,該公司后來被CYPRESS收購,成為Infineon的一部分。
在過去六年內,富士通半導體做了一項重大決策,即將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更名為RAMXEED。這一更名,背后其實是轉型與專注的結果。
現在,即將以RAMXEED名字示人的富士通從新出發,只專注于高性能存儲器FeRAM和ReRAM,和以FeRAM、ReRAM為基礎的一些定制產品。
據悉,富士通從1995年開始研發FeRAM,于1996年率先推出Ramtron,當時富士通給Ramtron做wafer process代工服務,后來的幾年內也推出了自家的FeRAM產品。
“從1999年開始量產至今,富士通已向市場交出44億片FeRAM存儲器產品的答卷。”馮逸新介紹說,目前公司產品主要面向日本(51%)、中國及其他亞太地區(28%)、歐洲(19%)、美洲市場(2%)。其中,面向日本市場主要以定制芯片ASIC為主);在中國市場,面向中國臺灣主要銷售FA和醫療電子標簽,面向中國大陸主要是表計、FA、新能源汽車充電樁、PV(光伏發電的設備)逆變器和儲能應用。
新型存儲器走上臺前
通常我們講存儲器,它的分類有很多,其中一個分類是「非易失性存儲器」,比如FeRAM、EEPROM、NOR Flash、NAND Flash,還有一個分類是「易失性存儲器」,比如SRAM(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
從目前整個存儲器市場來看,NOR Flash、NAND Flash和DRAM占據了98%的份額,而包括FeRAM在內的利基市場則占據了剩余的2%。
然而在智能化時代里,萬物智聯,存儲行業市場空間將進一步加大,對數據存儲在速度、功耗、容量、可靠性層面也將提出更高要求,所以市場正在悄悄發生變化。
在易失性存儲器中,SRAM、DRAM最大的特點是,隨機覆蓋寫入,不需要擦除操作,且寫入速度很快。在非易失性存儲器里,Flash和 EEPROM的特點是,下電之后保存重要數據。
而FeRAM(鐵電隨機存取存儲器Ferroelectric RAM),也稱為FRAM(FRAM是Ramtron、Cypress、Infineon的注冊商標,富士康注冊為FeRAM)。FRAM并非使用鐵電材料,只是由于存儲機制類似鐵磁存儲的滯后行為,因此得名。
FeRAM同時結合了易失性存儲器、非易失性存儲器的特點。首先,FeRAM的讀寫速度達到納秒級,遠超NOR Flash和EEPROM;其次,FeRAM的讀寫耐久性極高,讀寫次數有1014之多,某種程度上相當于無限次讀寫,這是EEPROM和NOR Flash所無法比擬的;最后,FeRAM還具有低功耗的特點。
基于這些特點,FeRAM雖然目前份額不大,但卻因為上述獨特優勢,依然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比如一些實時寫入、掉電保護場景,以及在電表等需要頻繁讀寫的應用場景,都是主流選擇。
總而言之,目前新型存儲器主要有4種:鐵電存儲器(FeRAM),阻變存儲器(ReRAM),磁性存儲器(MRAM),相變存儲器(PCM)。
而其中說到ReRAM,目前也在全球受關注。馮逸新指出,業界普遍認為,NOR Flash到了下一代時,工藝會陷入瓶頸,未來能替代NOR Flash的正是ReRAM。ReRAM可以被視為EEPROM的加強版,具有更大的容量、更小的DIE(芯粒)尺寸、以及更低的讀出功耗。這些特性,使得ReRAM特別適合于助聽器等對寫入需求不高、但對讀出功耗和尺寸有嚴格要求的應用場景。
只不過,目前ReRAM的量產容量仍有限,最大僅為12Mb。要真正替代NOR Flash,ReRAM的容量還需大幅提升至16Mb至1Gb之間。目前,包括海力士、中芯國際等知名半導體公司都在積極研發ReRAM相關技術。
作為實現ReRAM量產的少數半導體供應商之一,RAMXEED的ReRAM產品已達到12Mb的容量。
圖:富士通FeRAM/ReRAM存儲器的市場定位
產業應用全面開花
根據馮逸新的介紹,RAMXEED在FeRAM/ReRAM的市場應用也非常廣泛。
首先是智能電網。包括傳統的智能電網,比如各種發電、送電、變電、用電相關設備。此外,還有光伏發電、儲能和變電。“最關鍵的是汽車充電樁,這是我們在中國大陸深耕二十多年,FeRAM銷量的重要來源之一。”馮逸新強調。
其次是在汽車、船舶、工程機械等領域的應用。在汽車電子領域,覆蓋新能源汽管理系統、TBOX、行車記錄儀等,近幾年新增了一些來自工程機械、農協機械的市場需求。
第三是工廠自動化。“自動化是FeRAM的主要應用方面,全球很多相關公司都是我們主要的客戶,包括施奈德、西門子、臺達等,還有中國知名的數控機床供應商、中國排名前五的FA供應商等,而近幾年是在編碼器方面的應用較多一些。”馮逸新分享道。
編碼器分為光學、有磁式兩類,在工廠自動化控制和新能源汽車領域里,磁式旋轉編碼器發展是一個潮流。然而,傳統的磁式旋轉編碼器里有一個電池,但現在電池在歐洲受到比較嚴格的管控。如何做到無電池的編碼器,就需要特有技術,從高速寫入、到讀寫耐久性、超低功耗和內置二進制計數器的FeRAM來扮演這個角色。
第四,在醫療應用各方面,助聽器會用到ReRAM,呼吸機會用到FeRAM,例如澳大利亞公司的瑞思邁(ResMed),此外,還有CT掃描、PMS(病房監護儀)。
第五是游戲,包括游戲機、老虎機、彈子機等。如果游戲機涉及到一些精確性問題,比如關鍵數據的記錄,FeRAM則更適合。
第六是云計算。這主要針對伺服器里的RAID控制卡,因為RAID控制卡需要高速讀寫、次數更高的新一代存儲器,MRAM、NVSRAM、FeRAM都是該領域主要應用的存儲器。
第七是樓宇自動化,比如橫河電機、霍尼韋爾、日立(廣州)、上海三菱電梯的控制器都在使用FeRAM。
第八,在通訊方面,主要應用在5G。馮逸新指出,“5G的發展需要高速的存儲器,此外基地和用戶之間還需要一個中繼器,這里面也需要高速的存儲器。”
第九,是標簽和智能卡的應用。當我們談及半導體國產化的同時,產品自動管理方面也在國產化。該領域的頭部公司是巴魯、西門子,而在最近幾年,一些大型新能源電池包的生產、光伏太陽能板、以及手機的生產自動化逐漸也在國產化。“富士通的FeRAM RFID電子標簽也在發揮作用。”馮逸新強調。
第十是助聽器。“在這方面,包括一些來自澳大利亞的公司、歐洲的公司都在用我們的產品,此外我們還在開拓可穿戴市場,但需要我們繼續開發應用。”馮逸新表示。
總而言之,從過去80年代的半導體到現在,富士通還積累了一些無線供電技術(FRID),以及一些識別微弱信號的模擬傳感器技術,致力于為客戶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
馮逸新最后指出,“更名為RAMXEED之后,我們也將持續研發,根據市場的需求,我們可以把速度做得更快,主要的應用范圍包括FA、樓宇控制、RAID控制卡、FPGA的程序存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