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道安
1959年11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新疆分行批準成立“中國人民銀行馬蘭村支行”,我奉命負責機構籌建工作,經歷 了支行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也見證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的成功爆破。
1960年,我作為一名軍人被借調到馬蘭村支行工作。馬蘭村支行是專門為服務基地官兵而設立的金融機構。建行初期人員緊張,只有兩名專業業務人員,其他都是部隊家屬,辦公場所設施也很簡陋:環境十分惡劣。記得那時候我們辦理業務的桌子都是用木箱子拼在一起的,每次提款押運都要乘坐基地大卡車前往烏魯木齊。人員緊缺時女同志也都要去提款,來回就是一千多公里。平時還要下基層連隊攬儲。那時候行里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一輛自行車,外出很不方便,我每月還要到實驗場區去為官兵辦理金融業務,每次一去就是半個月,一年下來大半年都在實驗場區度過。實驗場區是核輻射最嚴重的地方,每次去都要穿防輻射服,出來還要做仔細的身體檢查。夏天實驗場區的地表溫度有時能達到 70攝氏度。而且實驗場區的水質不好,每次從實驗場區回來都要拉肚子,就這樣,我在實驗場區整整堅持了三年。
1964年10月16日,伴隨著一聲巨響,我國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全基地官兵和人民群眾異常振奮,高呼祖國萬歲。隨后幾十年,基地又高密度地開展其他科研項目,我們更是努力工作,積極做好部隊金融服務工作。到1984年中國人民銀行分家,我們原班人馬劃入工商銀行,就此改名為中國工商銀行新疆第七支行。業務基本上沒有什么變化,發行庫也是兩三年后才被撤銷。到1986年我們又遷址馬蘭路18號院,在那里修建了新的辦公大樓,兩年后完工。再后來,正好趕上全國金融體制改革,我們又加班加點工作,嚴格按照分行各項任務要求,深化業務流程優化和系統升級改造,順利完成各項改革工作。經過這三十多年的發展,我們行員工數量逐漸增多,業務發展持續、高效,經營規模也不斷擴大,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顯著的進步,這都得益于金融體制改革優勢的體現,得益于基地的發展建設,更得益于祖國的不斷壯大。
1997年,我到齡退休,目睹了工行的不斷發展和壯大,先是股改上市,后又多次位列全球五百強品牌榜單前列。我也親眼見證了支行的快速發展,感受到了支行為馬蘭基地建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相信在工行人的努力下,中國工商銀行和馬蘭基地都將取得長足的發展。
“上海市銀行博物館”官方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