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深夜,北京市住建委等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取消普通住房標準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市場期待已久的契稅、增值稅優惠政策,正式落地。
北京市相關政策的要點如下:
1. 取消普宅非普標準后,滿兩年的住房出售,一律免征增值稅。
2. 不滿兩年的,按照5%全額繳納增值稅。
3. 購買首套140平方米以下住房,契稅按1%征收;140平方米以上,契稅按1.5%征收。
4. 購買二套住房,140平方米以下的,契稅稅率為1.5%,140平方米以上的,契稅稅率為2%。
當日白天,上海市的落地政策率先出臺。除了契稅、增值稅優惠全部按照此前財政部等三部門下發的相關文件執行之外,還明確取消普宅非普標準后,售房個稅核定征收稅率統一為1%。
向來矜持的上海和北京,這次動作都很快,跑在了廣州和深圳的前面。原因很簡單,“止跌回穩”的任務當前,呵護房地產市場的政策都要爭分奪秒,早一秒,快一分都會產生更加積極的效果。現在的市場,就是這樣。
北京選擇深夜出政策,“不過夜”,更是說明了這一點。
假設一套房的總價為800萬元,138平方米,在原政策標準下為非普通住房,買入價為500萬元,那么,按照原有政策,即便滿兩年,仍要按照5%的稅率征收增值稅,約為15萬元。取消普宅非普標準后,只要符合“滿二”的條件,這15萬元的稅就可以免了。
同樣是這套房,在契稅方面,按照原有政策,即便是家庭唯一住房,這套房需繳納的契稅為12萬元。此次調整后,契稅為8萬元。如果是二套房,按照舊政策,契稅是24萬元,此次調整之后,只要面積不超過140平方米,也都按照1%征收契稅,這樣,契稅也是8萬元。
這還只是以800萬元的總價為例,這個價格水平在北京并不算高,畢竟在帝都,總價1000萬以上的房產比比皆是。按照新政策可以節省的買房支出,都是真金白銀。
這是“有速度的誠意”,把實惠第一時間送到買房人面前。
我們覺得,這套政策,疊加之前已有的措施,受益最大的應該首先是改善型購房需求。按照舊政策,即便新買、要買(賣)的房子滿兩年,只要是“非普”,就要按差額的5%交增值稅,按照慣例,這部分支出,多半會轉移到買家身上,為了“改善”居住條件,就要支出這樣一筆負擔。
但是,新政策實施后,如果能把要買的房子面積段控制在140平方米以內,只要滿兩年,這5%的增值稅就沒有了。北京的房產總價本來就高,改善型的房源,要么面積增加,要么地段更好,總價必然更高,新政策省出來的稅,恐怕要以十萬、數十萬計,這對于改善型需求,無不是一種鼓勵。
反映到存量房市場上,那些戶型控制在140平方米以內的次新房房源,應該最為受益。
契稅也是同樣的道理,1%的稅率檔,門檻從原來的90平方米調到了140平方米,更關鍵的是二套的契稅也直接下調,小于140平方米的也是從原來的3%直接降到1%,大于140平方米的,也從原來3%下調到了2%,疊加上二套房貸款首付、利率等方面的政策調整,買第二套房的負擔也會大幅減輕,改善居住條件的成本大大降低。
我們相信,存量房市場上符合這類條件的優質改善型房源,很快就會有所反應。
剛需享受的購房負擔降低,就更為直接,在此我們就不贅述了。
北京、上海這樣城市的市場,早已經是改善型為主的市場,而且梯級置換特征明顯,二手房交易的活躍,將傳導到新房市場,從而為市場整體“止跌回穩”增添一個非常重要的砝碼。
以上說的是當下的實惠,還有另外一方面,是長遠信號,那就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在房地產領域,從此可以不再被“特殊對待”。
在長達十多年的樓市緊縮性調控周期中,北上廣深四城市由于城市地位、市場體量、預期標桿等原因,其采用的政策措施,異于全國。撇開限購這一類行政性色彩非常濃厚手段之外,稅收政策也十分典型。
2016年,營業稅改增值稅改革推進,涉及到房產交易中的營業稅變更為增值稅的問題。當年,主管部門發了一份文件,明確各領域營改增過渡期內的操作辦法,也包括房地產交易領域。
按照這份文件,營改增之后,滿兩年的住房交易,都免征增值稅,但是文件明確指出,“北上廣深四個城市除外”。同時,這份文件還明確指出,非普通住宅滿兩年出售的,要征收差額部分5%的增值稅,而“這一政策只適用于北上廣深四個城市”。這四座城市,就這么被特殊對待了起來。
也就是說,直到今天,這四座城市才在住房增值稅優惠政策上,與全國其他城市拉平——原來的“例外”,終于不存在了。
這種“例外”,還廣泛地存在于貸款首付比例,利率及其加點,以及限購等方面,四座城市較其他城市都有“更高的要求”,怕的就是房價快速上漲。即便是在周期逆轉,全國各城市競相放松調控政策時,北上廣深也只能“最后行動”,進度、力度都明顯慢于全國,無論是限購政策,抑或是貸款利率等金融政策,都是如此。
最明顯的就是,迄今為止,還保留限購的就只剩下北京、上海、深圳和海南的一些城市了。
此次稅收優惠政策落地,“北上廣深例外論”撕開了口子,而且是在中央政府明確認可的前提下,和全國其他城市“拉平”,這也是見微知著,體現了政策思路的進一步的變化,甚至可以在這四座城市帶來更大的“政策想象空間”。
我們期待,在更多的樓市領域,北上廣深也能“不再例外”。
926政治局會議以來,中央、地方層面一系列止跌回穩的措施相繼落地,樓市回暖態勢已經出現。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各線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價環比轉漲或降幅收窄。其中一線城市的二手房價環比上漲0.4%,結束了連續12個月的環比下跌趨勢。
北京、上海也都出現久違的項目熱銷,售樓現場人流重現。此次稅收新政落地的速度,體現出政策措施持續呵護房地產市場回暖的態度,市場積極反應和正向反饋應該會有延續。
我們還是那句話,當前樓市幾乎處在歷史上各項購房政策和工具“最優惠”的時段,無論對于剛需還是改善型需求而言,政策環境的鼓勵程度,都溢于言表。
當下,就是最好的時機。
推薦一個視頻號
“望京街9號”
及時熱點的財經新聞
有趣,更有態度
★★攸克近期文章推薦★★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