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敗菲律賓后,毫無意外的,輿論的火力對準了中國男籃主教練喬爾杰維奇,正如之前的杜峰,杜峰之前李楠一樣。
輸球之后問責主教練,甚至解雇主教練是體育圈最常見的甩鍋方式,因為球員是重要資產,尤其是國家隊的球員,來來回回就這么些人,他們換不走,就和他們在聯賽里的處境一樣,不用刻苦訓練也能過得很滋潤。
這是很遺憾但很可悲的事實,他們水平不高,但不可或缺。
因此,當很多球迷指責喬爾杰維奇在第三節固執的采用聯防和一盯四聯的防守策略,而導致克拉克森單節大爆發時,這里面關于我們男籃球員注意力不集中、體能崩盤等問題全被掩蓋住了。
喬爾杰維奇為什么堅決要用聯防?
是為了保護胡金秋的體能。周琦的意外受傷,引發了連鎖反應,胡金秋的上場時間大大增加,到了第三節體能枯竭,很多防守回合,在籃下已經雙腿灌鉛,完全跟不上對手的移動。如果堅持人盯人,克拉克森還是一貫的打法,高位擋拆,胡金秋要不要出來?能不能出來?能抗住幾個回合?這些大概是喬爾杰維奇的第一反應。
為什么胡金秋第三節體能會見底?
因為上一場對陣安哥拉,喬爾杰維奇DNP王哲林,周琦只上場11分鐘,而胡金秋打了31分34秒,且連續上場時間很長,消耗很大。這一場對陣菲律賓,周琦8分鐘后受傷,胡金秋又是連續登場,成為喬爾杰維奇手上唯一可用的中鋒,抗完菲律賓老中鋒法哈多,還要抗年輕的索托。
那為什么不能用王哲林頂幾分鐘,讓胡金秋喘口氣?
這大概是很多媒體和球迷質問最多的地方,尤其是周琦受傷后,依然堅持不用王哲林,喬爾杰維奇的固執在這個用人策略上飽受質疑。
但上王哲林能頂多長時間,在對陣波多黎各的比賽里,王哲林在短短2分鐘內兩次籃下空籃不進、兩罰不進,反手送給對手一次反擊和一次2+1,里外里丟了10分!而這時候,中國男籃和波多黎各的分差才11分,從有懸念的比賽,直接一波打沒!
這時候,全網都在罵王哲林,質疑喬爾杰維奇為什么不把他換下來。而到了賽后發布會,喬爾杰維奇卻是唯一站出來依然維護王哲林的人。但第二天一覺睡醒,風云突變。攜帶著輿論的壓力和助理教練、錄像分析師的建議,喬爾杰維奇DNP了王哲林,重用胡金秋贏下了安哥拉。
很多時候,偶爾的贏球比輸球更可怕。擊敗安哥拉,讓大家看到了直通奧運的機會。盡管日本贏了委內瑞拉,幾乎鎖定亞洲第一,但大量的媒體依舊計算出了“只需達成6個條件,男籃可拿到奧運門票”的荒謬可能,其中最受人關注的,是“日本輸給佛得角至少17分,而中國擊敗菲律賓”的言論,但事實恰恰相反,日本男籃贏了,而中國男籃輸了!
外界巨大的或勝、或敗、或虛無縹緲的幻想、或不切實際的期望,給了喬爾杰維奇巨大的壓力,他還敢不敢給王哲林上場時間?如果上場2分鐘再次犯錯,你可以想象媒體和球迷的論調:“王哲林打的那么差,還敢讓他上場?明知道菲律賓要打擋拆,王哲林的腳步哪兒能跟得上?胡金秋打過三人籃球,這種高強度的攻防轉換都能抗住,現在抗30分鐘絕對沒問題......”
這種言論,你閉著眼睛都能想象的到!
同樣的,如果喬爾杰維奇放棄聯防,改人盯人,甚至包夾克拉克森,當胡金秋被一步過,籃下護不了框的時候,你也能想象這些從未出現但依然熟悉的論調:“明知道胡金秋體能下降,還改人盯人,他已經防不上去了;剛剛是外線防不住,現在內線也被突成篩子;包夾克拉克森給了其他球員太大的出手空間,把對手角色球員的手感全養出來了......”
現在,我們再去回想擊敗安哥拉之后,喬爾杰維奇面對媒體的那句“球員會犯錯,教練也會犯錯”的回答,這充滿著喬爾杰維奇對現實的無奈。當年把約基奇摁在板凳席上,喬爾杰維奇受到了塞爾維亞媒體和美國媒體的炮轟,他被這些更尖銳的媒體人罵了個狗血噴頭,你見他認錯了嗎?但中國男籃可以!
我們的知名評論員和解說,以及那些活躍在第一線的媒體人,影響力太大了!他們的言論中“含沙射影”,倒逼主教練,倒逼籃協,倒逼姚明。他們試圖在慘敗的無助中,找到一個回合、一次換人、一次決定甚至是一段發言,把輸球的大黑鍋死死地罩在他們頭上,先揭過這一茬再說。
但所有人都清楚,輸球、慘敗、出局不是一個人的問題,姚明要負責,籃協要負責,喬爾杰維奇要負責,所有的球員也要負責。
歸根結底,這不是“處理掉”喬爾杰維奇就能收拾干凈的爛攤子,也不是換一撥領到就能解決的問題。4年前,姚明提出要深化改革,僅4年時間過去,就有媒體公開質疑他的改革成果,但換個頻道,他改頭換面又可以說中國籃球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先做好校園籃球,急功近利不可取。
這些嘴臉,這幾年在中國籃球圈看的太多,但最終,依舊逃不出“以成敗論英雄”的邏輯。贏了,喬爾杰維奇的固執就會成為名帥的堅持,輸了則稱他為“冥頑不化的歐洲教練”。而這個歐洲教練,大概也想不明白,為什么在CBA里打40分鐘不累且砍下50分球員,在國際賽場上,連30分鐘都抗不下來,并且得10分都難。落差如此之大,誰受得了?
所以,趙睿那句“我們的聯賽強度不足以支撐我們在國際大賽的舞臺上發揮水平”,才是揭開臉面后的真實情況;王仕鵬說:“我們聯賽環境太好,天天哄著球員,球員沒有危機感,天天罵裁判”;前國手范斌說:“罰球差還是練的不夠,罰籃到一定次數才能有實質變化”。這些球員出身的人,一眼就能看明白在他們熟悉的領域里,我們究竟有多大的差距。
這是體能、技術、執行力全方位的落后,這個問題,把科爾、斯波、泰倫盧和喬爾杰維奇掉個個兒,他們也得兩眼抓瞎!
世界杯的慘敗,揭開了我們的球員、聯賽甚至民間籃球的發展的傷疤,我們平常在各大綜藝節目上引以為豪籃球技術,我們在聯賽里大殺四方的MVP,我們如火如荼能掙大錢的網紅籃球,一旦敞開國門,真的啥也不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