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琳是不是這幾年少有的以“氣人”出圈的綜藝嘉賓?
(氣人功力好強,看完熏雞cut氣得我乳腺結節都要復發了)
而她能激起如此廣泛的輿情,是大家生活中多多少少經歷過類似于她的伴侶/親人/朋友:她的“愛”就像噴射中的高壓水槍,讓人只想閃躲。
為什么她在婚姻里變得如此面目可憎?
對麥琳來說,讓她最后“瘋”成這樣的,就是當初那個嫁給李行亮,然后歸家當全職主婦的決定。
李行亮大學就組樂隊。她曾經在采訪里說自己也搞不懂、欣賞不來他的音樂。但是她全力支持他去參加選秀,在他拿到高名次后,兩個人也相戀多年,順理成章結婚。
雖然李行亮縱向對比,比不過聲名更響亮的那些選秀名字,但快男在當年怎么樣也是現象級的選秀(順便感嘆下那個年代的素人選秀才是真·素人選秀?。?。到目前為止,故事都很美好,潛力股男在素人女友的傾情支持下踏入花團錦簇的名利場。
問題就在于,多年過去了,李行亮慢慢失去名氣光環。他的演藝生涯事業,估計也跟麥琳所設想的大相徑庭。雖然依然收入富足,衣食無憂,有北京大房子,也有豪車,但一旦入了圈,麥作為家庭主婦所接觸的圈層里,一定遍地都是財富足以降維打擊他們的娛樂圈佼佼者。這個時候麥琳就忍不住覺得自己押寶失敗——我們普通人覺得一年七位數很了不得的收入了,娛樂圈多的是買一兩百萬愛馬仕當娛樂的真·有錢人。兩相對比,麥琳甚至可能覺得自己的生活是匱乏、艱苦的。
所以就出現了節目里麥琳的貨比貨,他告訴李行亮“當年很多人追我、比你有錢的大有人在,他們在當年就能讓我過上比現在還要好的生活”,暗示對方,我選擇了你其實是(在世俗意義上)錯誤的選擇,我因此失去了很多。
這是麥琳的痛苦的核心來源:來源于一種全心全意輔佐男人打天下、那個男人卻沒有打出看得過去的天下的尷尬局面。
前期的麥琳完全是all in付出,辭職,陪他奮斗、陪他租房借錢北漂,生完孩子后回歸家庭,把往后的人生完全交給李行亮,最后冒了生育風險、失去了美貌,結果好像還...“沒有賭對”。
這種挫敗和懊悔是她情緒刺激的最大源頭。
(但我也要說下:我不是說麥單純圖李行亮的錢,她對李行亮是有許多愛的,但是她一邊確實愛李行亮,另一邊又確實有望夫成龍的押寶心態)
而她會說出希望老公送驚喜禮物,“因為我有個朋友的老公經常給她送禮物,我看了會很羨慕”這種話,就更好理解了——本就文化水平不高,又在婚姻中失去事業,除了老公對自己愛意的多少,她沒有別的東西可以用來丈量自己的社會價值了。
她沒有自我,沒有內核,沒有別的東西可以讓她產生渴望,一個上班的女性會幻想能不能讓我當當領導,讓我當當股東,一個寫劇本拍電影的女性會幻想自己的作品什么時候“piaji”一下提名大獎,一個家庭主婦,幾十年時間精力都完全投入到家庭這個無底洞,盡管財政大權在握,最怕可能就是老公不再愛自己。
(no shade朋友們,沒有嘲諷家庭主婦的意思)
而一個“老公感恩于自己的付出、對自己慷慨、但自己總是賢惠勤儉”的形象,也是她所夢想的最完美人設了。
用踏入娛樂圈的素人老公去賭一個富太太的未來,當對方的發展有些不太滿足于她的期望,她再在日常中,反復用“你愛不愛我”,來驗證自己作為主婦的價值。
她不是完全圖錢,否則一腳踹開對方也就結束。所以她以暴烈的、逼迫的方式強調自己對愛的渴求,但她圖愛的同時,又希望對方一并滿足自己賭上了這么多年的人生。
在一個男的身上想要太多:求錢,覺得錢還不夠;求愛,覺得這份愛木訥、無趣、有許多漏洞。
價值都要從他身上找,一切問題都要他來解答,當他變得敷衍甚至厭煩,她預想中的最壞的結局仿佛已然應驗。
在一場游戲里all in了籌碼又覺得自己全盤皆輸的人——怎么可能不瘋。
- end -
圖 | 《再見愛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