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1月15日西安供暖的開始,一年一度的供暖季也就意味著開始。
不過,西安仍然有不少小區面臨通暖卻不熱的問題,隨著西安天氣逐漸變冷,秦嶺分水嶺等距離西安市區只有20多公里的山區都已經開始下雪,供暖的問題又一次成為媒體、自媒體、網友們關注的焦點。
在11月15日西安本地媒體的直播間,西安市10家熱力服務單位對市民及網友反映的供暖問題進行逐一解答,結果評論區卻始料未及地翻車了。
網友們的各種靈魂拷問,紛至沓來,在直播間的幾位負責人則神情凝重,表情管理堪稱教科書級別,雖然都知道參加直播的負責人不一定就能管事,但是真的讓他們扛事的時候,
實際上,除了“通暖不熱”是網友們質疑的焦點問題之外,關于“基礎熱費”是否收取,也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基礎熱費,又稱熱能損耗費,是由于供暖過程中熱能傳導導致的。在供暖系統中,即使某些用戶選擇停止供熱,仍然會有熱量通過管道傳導到未供暖的房屋,因此需要收取一定的費用來補償這部分熱量損耗。
依據《西安市集中供熱條例》第四十五條,用戶停止用熱,需交納基本熱費,收費標準為暖氣總費用的30%。
而這個收費標準依據來源于國家發展改革委、建設部印發《城市供熱價格管理暫行辦法》第十五條:熱力銷售價格要逐步實行基本熱價和計量熱價相結合的兩部制熱價?;緹醿r主要反映固定成本;計量熱價主要反映變動成本。基本熱價可以按照總熱價30%-60%的標準確定。
按照這個辦法規定來看,西安收30%的“基礎熱費”已經是最低標準。
但其實,很多供暖城市,如果是住戶不通暖氣的話,“基礎熱費”實際是不收取的,比如同樣是省會城市的鄭州,地理位置上,緯度比西安還要偏北,冬季氣溫也比西安要低,卻不收取“基礎熱費”。
根據《鄭州市城市供熱與供熱管理辦法》,用戶在當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可以辦理停止或者恢復用熱手續。
類似的規定在山東濟南也有,濟南的停暖用戶通常不需要交基礎熱費。濟南熱力集團規定:對于具備分戶控制條件的居民單戶,如果不需要用熱,可以在每年采暖供熱期開始前30日內提出暫停供熱申請。
這意味著,如果用戶決定不使用暖氣服務,應該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報停手續,以避免不必要的費用。
同樣規定的還有遼寧沈陽、山東濟南等部分城市,可見,為了減輕用戶的負擔,多個城市已經取消了這一費用。
有網友就評論稱,如果按照西安這個邏輯,是不是大家都停暖的話,熱力公司也可以躺賺百分之三十的費用?
甚至有網友稱,西安熱力公司應該向停暖用戶交納管道通過費,因為使用了用戶的私有財產盈利,本應該交納費用,這才公平公正。
數據顯示,西安市目前共有84家集中供熱企業向用戶提供服務,分為市級發證與區縣級發證兩個層級,涵蓋國有全資企業、國有控股企業、民營企業等多種形式。
西安全市集中供熱面積大約是3.83億平方米,按照居民供熱每月每平方米不高于5.8元的標準計算,如果西安市居民平均每戶居住面積80平方計算,每月供熱企業的收入就是1777億元,整個供暖季下來就是7100多億元的收入,幾乎相當于西安市年度GDP的一半多,顯然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斷斷續續的供熱不足,可以節省不少燃料和運營維護成本,再加上30%的“基礎熱費”,西安的供熱企業們,怎么看都是一門穩賺不賠的生意,也就怪不得被市民投訴被網友們吐槽了。
在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會有越來越多的市民會更加注重節約開支,而西安的供暖公司們,能否提供更多優惠措施給用戶,還是繼續躺賺的狀態,就不好說了。(圖片來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