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標志性的轉折點已經出現。
2024年11月,對于中國房地產市場而言,無疑將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歷史時刻。
先是10萬億規模的債務化解方案震撼登場,緊接著,城中村改造計劃便迎來了大規模的擴展。
11月15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建部)正式宣布,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扶持范圍已從最初的35個超大和特大城市,拓寬至超過30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同時,住建部著重指出,將大力推進“貨幣化安置”政策。
而就在上個月17日,住建部已預告,年內將新增100萬套采用貨幣化方式進行棚戶區改造和拆遷的項目。這意味著,“拆遷熱潮”即將再度席卷而來,且此次不再是以房票作為補償,而是直接發放現金。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陸目前僅有293個地級市、30個自治州和3個盟。住建部將城中村改造的范圍擴大至“300個以上”的地級市,其意圖顯而易見,即在全國范圍內幾乎所有的地級市全面鋪開這一政策,無論東西南北,未來一段時間內,全國幾乎所有的地級城市都將迎來大規模的城中村改造。
回顧2015至2018年間,央行正是通過“棚改”政策向市場注入了巨額的貨幣資金,居民們利用拆遷款紛紛購房,從而推動了房價的大幅上漲。
分析此次城中村改造的資金來源,我們發現政府專項債券、政策性銀行的專項資金以及商業銀行的配套資金等,與2015年的情況如出一轍,依然是央行提供資金,政府負責實施,實質上相當于增發貨幣。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預測今年的城中村改造將帶來以下幾個重要影響:
首先,在一線和強二線城市中,棚改拆遷后的資金很可能繼續留在本地樓市進行購房。
然而,在一些較弱的二線城市以及三四五線城市中,拆遷后的資金則可能流出本地,流向更具吸引力的一線和強二線城市。簡而言之,城中村改造將成為加速不同城市房價分化的催化劑。
其次,在一線和強二線城市中,目前存在大量亟待拆改的城中村或其他老舊房屋,這些房屋多位于城市核心區域和新興產業重點分布區域,且不少是連片存在的。
因此,拆遷后騰出的土地價值將更高,有望推動強一二線城市房價的快速復蘇。最后,考慮到當前全國樓市的庫存周期約為18個月,而2020至2022年期間最后一批大量上市的房地產項目預計將在2026年前后進入市場。
如果城中村改造能夠有效緩解未來兩年的庫存壓力,那么2026年后的房價仍然值得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