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CHENGYI
和朋友閑聊時,我們聊到感情中一件很玄幻的事情,就是:
兩個人還未在一起的時候,對方身上特別吸引你的某些特質,在將來很久之后的某一天,也會成為你們關系里很致命的斷裂點。
當初你因為這些點對他有多著迷癡狂,后來你也會因為這些點對他有多看不慣、不喜歡,乃至是唾棄。
朋友給我舉了一個很具象化的例子。
她說她當年看中男朋友,就是很膚淺地覺得他帥,讓她在茫茫人群中一眼就能對他心旌動搖。還沒正式確立關系,尚在曖昧期時,她就總想著,每天只要能看到這張臉,吃飯都會比平時香。
那時候還沒有所謂“生理性喜歡”和“心理性喜歡”這兩種概念。但朋友從見到男友的第一面開始,就自我感覺全身的細胞都對這個人充滿探索欲和某種無法言明的渴望。
好巧不巧,她本人對男性而言也屬于這一類的。
所以,她和男朋友光速宣布戀情時,身邊的人對此都并不震驚。但出乎我們意外的是,戀愛三四年之后,他們對彼此的那種興致、吸引、魅力和激情,差不多都消耗殆盡了。
遲遲沒有分開,只不過是互相習慣了對方的存在,不想再重新花費時間精力去認識新人罷了。
朋友說,她越來越受不了男友跟她沒有共同話題這個長久以來被他們忽略的事實了。無論她說什么,他都一問三不知,腦袋空空,既無法理解也不能共情她。
以前以為這不是什么大問題,但相處久了,雞同鴨講、對牛彈琴的無力感日益強烈凸顯,即使面前的這張臉再惹人憐愛,你也早看膩了,早脫敏了。
它已經填補不了兩個人的心靈因從未抵達共鳴而崩裂得越來越寬,漸漸形成天塹的那道裂縫了。
不僅是這一方面,其他很多地方都如此。
從前她很欣賞他的單純,覺得他看待這個世界的角度天真純粹,為人處世也簡單坦率。后來卻時常因為他過于天真單純而覺得他幼稚木訥,就像從未長大的小孩子一樣。
她自己都搞不懂,為什么曾經拼了命也要追到手的東西,真正握緊在手心后卻發現今非昔比,完全沒有了當時的那種熱切與歡喜,剩下的只有不滿和厭惡。
而且更讓人唏噓的是,縱使現在百般不喜,也無力掙脫,只能將就忍讓著。
因為離開的代價太大了。
負不起離開的代價,便只能持續妥協。
02-
CHENGYI
跟朋友聊完,我想起前兩天在網上看到的一個分析《再見愛人4》這期嘉賓的帖子。
以他們在婚姻里身居弱勢的一方為主。
葛夕和劉爽這對,葛夕是追星成功,從粉絲搖身一變成為偶像的伴侶。
李行亮和麥琳這對,李行亮是因為父母離世得早,渴求母愛,全世界找媽,于是找到了麥琳。
黃圣依和楊子這對,黃圣依當年深陷解約風波,楊子帶著光走來,引領她走向柳暗花明。她也就投桃報李般地以終身相許。
他們都以為對方的降臨如同神的恩賜,也無比崇拜仰慕對方身上,自己所缺失的那一部分人性的光輝。
可當一時的感動之情長久落地于柴米油鹽的現實生活,也徹底了解、看清對方鮮為人知的一面時,才后知后覺:
過去能拉近兩個人,讓雙方毫無顧忌地緊緊相擁的東西,現如今已演變成無窮的誤會與隔閡,甚至成了扎向彼此的最鋒利的那把刀子。
葛夕一開始為劉爽的才華折腰,眼下卻苦于他躺平擺爛,不肯支棱。
李行亮起初是喜歡麥琳帶給他的安心與踏實,以及她對他重之又重的在乎。后面卻總說她強勢,管太多,礙手礙腳。
黃圣依深感楊子拯救了自己,擺脫了糾纏,卻不知楊子本身也是一個巨大的陷阱,且黑暗無邊,日復一日地吞噬蠶食著她。
我的朋友也是,她過去有多瘋迷于男友的那張臉,而今就有多嫌棄和埋怨,覺得他除了這張臉外就一無是處。
可笑吧,你大張旗鼓炫耀過的東西,有朝一日竟會讓你羞于啟齒,拿不出手。
你以為ta會是你人生的光和亮,卻沒想到你生命的大部分黯淡,也是ta織就的。
想想那時候,為了得到ta,你可是愿意舍棄一切的。這才過去多久啊,你已經不堪其擾,深受其累了。
這不是你夢寐以求的愛情嗎?
怎么得償所愿了,你卻哭了呢。
或許感情就是這樣,不管怎么選,幸運和遺憾都是參半的。滿足與不滿,好與壞,也是如此。
因為人這個因素本身就充滿變數和起伏。
今天喜歡,明天討厭。
上一秒是救贖,下一秒是深淵。
瞬息幻化,向來這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