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玩一個看圖猜越野賽的游戲。僅憑賽道及局部環境的信息,恐怕絕大多數賽事都模棱兩可,難辨真身。但在全世界范圍內,仍有極少數的賽事,坐擁得天獨厚的標志性地理特征。在地球隆起的無數坐標里,只憑一眼,就可以鎖定勝局。
過去幾年,中國的山地越野賽迅速升溫。年輕的愛好者們和老炮兒們一同縱入崎嶇的山林,在變換的賽道上尋找快樂和意義,也印證著繁榮與未來。
中國地貌多元、地形獨特,孕育了數不勝數的名山大川,也間接滋養了數以千計的戶外路線,或可登山、徒步,亦可攀冰、越野跑。其中,位于四川西部,成都市以西200公里的四姑娘山鎮以其標識性的山體成為了這其中的佼佼者。
得益于四姑娘山鎮獨特的地理環境,一代又一代的戶外愛好者和行業從業者都前赴后繼地涌入這里的群山之中,他們創造故事,積累經驗,也埋下種子,等待結果。
凱樂石環四姑娘山超級越野跑賽事絕地稱得上是四姑娘山戶外歷程中的標志性賽事。競技排名并非是戶外精神的全部釋義,但在國內戶外走向新階段的歷程中,一項堅持10年且愈發成熟的賽事,也已經成為了戶外精神以及國內戶外發展方向的代表敘事。
所以,在四姑娘山舉辦的一場越野跑賽事,對中國戶外的價值到底是什么?
撰文|陌小帥
編輯|朱鵬
設計|Manny
圖片來源 |(除特殊標注外)凱樂石
· 本文為「戶外探險OUTDOOR」原創內容 ·
不少人會將四姑娘山鎮比作中國的霞慕尼,這種簡單類比能讓大家迅速在心中定位四姑娘山鎮之于中國戶外的地位。但四姑娘山鎮終究不是霞慕尼,當我們過多敘述一份相隔萬里的對照關系時,往往也容易抹殺其獨特性。更進一步地說,也會在潛意識中,放棄掉探索四姑娘山鎮更多元的發展未來。
畢竟,經過上百年的歐洲登山運動的洗禮,霞慕尼的文化與特色早已有了確切的形狀。但對四姑娘山而言,縱然這里也有矗立千百年不變的山峰,但四姑娘山鎮的戶外基因仍在不斷擴充與豐富。
回看四姑娘山鎮的近年來的發展史,幾乎就是一部中國戶外的編年史。更具體一些,也可以說是四姑娘山被不斷認識、理解、探索和開發的歷程。就像霞慕尼的發跡得益于勃朗峰,四姑娘山鎮的榮光則繞不開四姑娘山。
四姑娘山位于四川省阿壩州,距成都直線距離僅120公里,是國內距一線城市最近也最壯闊的雪山。巴郎山隧道猶如一條連接兩極世界的通道,一頭是車水馬龍的都市生活,另一頭卻是夢幻高山。
驅車一路向西,穿過隧道,四姑娘山幺妹峰的標識性山體隨即引入眼簾。隨著當地交通基建的完善,如今從成都抵達四姑娘山鎮僅需3個多小時,接近性已經非常好。將來如果開通高鐵,便捷性更上一層樓,無疑將推動更多人愿意走進四姑娘山,走進中國戶外新浪潮的源頭地之一。
2004年,幺妹峰迎來了首批國內攀登者,馬一樺、康華、陳俊池、陳則剛及Jon Otto、Tim Boelther共同完成攀登。作為國內技術性攀登的殿堂級山峰,國人首登幺妹峰的事跡如同在民間攀登群體中投下了一顆巨石,砸起無數漣漪,也開啟了中國民間技術攀登持續至今近20年的新浪潮。
顧名思義,四姑娘山有四座雪峰,一字排開,分別是海拔5025米的大峰、海拔5276米的二峰、海拔5355米的三峰和海拔6247米的幺妹峰。其中最具視覺沖擊力的非幺妹峰莫數,作為邛崍山脈的最高峰,幺妹峰山形為金字塔的三棱錐形,東、南、西北三個壁面皆如刀劈斧砍,格外挺拔俊逸。如果路過,最常看到的就是幺妹峰南壁。如果進入四姑娘山鎮長坪溝的木騾子處,則能看到整個北壁。其東壁接近性很差,但從很遠的地方能看到。如網上常流傳的在成都市區就能看雪山——那一視角即能見幺妹峰東壁。
四座山峰,位置集中又差異明顯,幾乎可以滿足各種水平的雪山攀登需求。從人生第一座雪山——入門級的大峰,到進階的二峰,再到入技術入門級雪山三峰,直至阿式攀登明珠的幺妹峰。
過去兩年,國內掀起“人生第一座雪山”的戶外熱潮,四姑娘山幾乎成了這一話題的代名詞。涌入四姑娘山鎮的人絡繹不絕。這座常駐人口僅幾千人的邊陲小鎮已經成了中國戶外最耀眼的名片之一。
與登山運動起源時的征服式攀登不同,如今國內的高水平登山者也開始將攀登幺妹峰作為試煉攀登技術、磨練技藝的樂園,畢竟如此好的接近性與交通便利行,極具難度的路線,放眼全球都難尋。頂級的訓練場往往也才能孕育出偉大的運動員。
不同代際的攀登者先后站上幺妹,其在這座山的探索也為國內戶外界留下了太多的故事。而除了登山,四姑娘山范圍內同時也是徒步、攀冰、攀巖、越野跑的天堂。長穿畢路線曾獲評為中國十大徒步路線,雙橋溝的攀冰季也向來火爆。而正是因為四姑娘山鎮山地資源的豐富與多元,才使得在國內舉辦一項高海拔超級越野賽的想象成為可能,也才有了環四姑娘山超級越野跑的十年。
隨著2009年之后越野跑運動在國內的普及與推廣,在四姑娘山的廣袤山地上,也開始出現了越野跑者的身影。2014 年,四姑娘山越野跑測試賽正式舉行,17名越野跑者首次將越野跑的運動火種帶到了四姑娘山。
十年轉瞬即逝,隨著越野跑熱潮的風靡,國內的高海拔越野跑賽事興衰更迭。此前每年有近10場高海拔越野賽,而如今,環四姑娘山超級越野跑(以下簡稱環四越野賽)成為了為數不多仍持續在辦的高海拔越野賽。
不同于低海拔地區的越野賽,高海拔長距離越野跑活動難度高、危險性大、保障難,越野跑愛好者難以采用自補給自導航的方式完成路線。世界各地的山地越野跑賽事大多在中低海拔地區舉辦,而環四越野賽的3500-4500 米的賽道平均海拔高度,幾乎已經算得上是越野跑賽事地理高度的“天花板”。
在環四越野賽之前,克什米爾地區的列城高地 222(La Ultra 222)越野賽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海拔超過 5000 米的越野賽事(賽道最高海拔5360 米)。環四越野賽的誕生,不僅填補了國內高海拔越野賽的空白,也為國內一眾越野跑者提供了家門口的獨特參賽體驗。
環四越野賽也同樣贏得了國際矚目。自環四越野賽誕生以來,共有來自世界各地的 6000 多人次參賽,其中參加 5 屆以上的選手有 100 多人;3 屆以上的有 500 多人。
“在歐洲,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區植被更少,含氧量更低。這次參加環四越野賽,我的感受就是中國真的國土遼闊。”來自意大利的選手William Boffelli表示。
如果把越野賽進行簡單分類,大概一類是包裝型,另一類為呈現型。對于包裝型的越野賽,主辦方需要做大量的輔助性工作,例如營造氣氛、培育文化、打造標識度與賣點;而對于呈現型的越野賽,主辦方的重點則是如何去更好地呈現已有的獨特資源。
四姑娘山就是最獨特的資源。因此環四越野賽在過去十年中最大的工作重心,就是通過賽事將四姑娘山的優勢盡情展露,同時持續優化高海拔地區的賽事組織保障工作。
2014年的測試賽后。2015年11月,首屆凱樂石環四姑娘山超級越野跑正式啟動,設 46 公里與 60 公里兩個項目,其中攀登大峰的組別最高海拔達到5025米,難度可見一斑,最終48人完賽。極具觀賞性的風景、極富沖擊力的賽事照片、極具難度的賽道,使環四越野跑一戰成名,并迅速確立了自身在國內越野跑賽事矩陣里的獨特身位。
不過即使坐擁絕佳資源,環四越野賽的成長也非一蹴而就。2017 年,在積累了兩年經驗后,環四越野賽首次將最長組別距離延長至100公里,這是主辦方凱樂石對賽事保障能力的自信,更是對參加選手的信心。基于高海拔的參賽環境,這一組別堪稱國內乃至世界上最難的百公里之一。可惜天公不作美,首次舉辦的百公里組別因惡劣天氣提前終止。
2019年,美國越野跑網站irunfar的創辦人Bryon Powell 在凱樂石的邀請下前來參賽,賽后他用長篇報道描繪了他的川西之行。他在文中寫道,“我認為我還沒有完全總結出我熱愛中國西部的哪些方面,但這里的風景、人民、食物和與家鄉截然不同的感覺都與此有關。我當然已經確認我喜歡去那里。中國西部的自然美景讓我驚嘆不已,但我同樣感激能夠領略其文化。我不清楚日隆的具體人口結構,但它所在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有一半以上的藏族人口。藏族傳統在該地區隨處可見的舍利塔(圓頂形的佛教圣地)、隨處可見的經幡、城內和郊區的建筑特色,以及與游客互動時所穿的禮服中都可見一斑。”。
隨后幾年,國內的越野跑賽事整體起起伏伏,但環四越野賽在經歷磨練后留了下來,并且愈發耀眼。2023年,賽事吸引了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余名選手參賽,創下了參賽者數量新高,也間接佐證了主辦方綜合辦賽的能力的愈發成熟。
今年,“云端約會”—第九屆凱樂石環四姑娘山超級越野跑舉辦,2300 人相聚四姑娘山腳下。今年賽事設置里“夢想東壁 100 公里”“夢幻之路 75 公里”“你好漂亮 50 公里” “自由之魂 50 公里”與“快樂牛仔 35 公里” 5 大組別。同時,延續了每個組別風光景色各有不相同的傳統。新增設的“自由之魂 50 公里”穿越雙橋溝、挑水溝和長坪溝,參賽者可在白天看到幺妹峰巨大壯麗的南壁。
這些組別的名字背后也都是一段留在四姑娘山的故事,例如“自由之魂”取自周鵬與嚴冬冬搭檔于2009年在幺妹峰開辟的自由之魂路線。其他的路線背后也都是四姑娘山攀登歷程的縮影。從阿式登山到越野跑,四姑娘山正在從少數自由攀登者的圣地,成為大眾戶外愛好者的夢之地。
得益于比賽直播技術的改進升級,每年無法親至現場的愛好者,也能一睹高海拔越野跑的壯闊。獨特的雪后秋景也給眾多越野跑愛好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心中埋下了“人生必跑”的種子。
不過不論四姑娘山本身有多獨特,越野跑多有魅力。在一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要想叫好又叫座,從來都離不開多方協作。品牌投入,媒體報道,大眾參與以及文化沉淀,每一項都關鍵且漫長。而環四越野賽正在成為勾連多方的齒輪角色,凱樂石以賽事作為平臺,聚集資源,擴大影響力,從而讓四姑娘山的戶外資源得到更有效合理地開發,同時也為國內其他戶外地的發展打好了樣。
當不停反轉的微短劇營收規模快要超過電影全年票房時,當產品銷售狂打概念與話題時,流量經濟再也不是籠統的批判標簽,而是當下具體的市場癥候。
隨著越野跑熱潮的興起,越野跑市場涌入大量資本,新興品牌不斷涌現。這其中有看好戶外市場,希望能夠長期與中國戶外用品市場共成長的赤誠者,也有企圖借一波熱潮圈錢離席的面具玩家。在風口之上,熱度裹帶流量成為新商機,但如果沒有真材實料,沒有長期耕耘的初心,除了跑得快的一撥幸運兒,剩下的只會是被透支的行業信譽與被動的大多數。
直至今日,凱樂石依然是環四越野賽的首席合作伙伴。回撥到2014年,彼時國內戶外圈還遠嗅不到如今的流量跡象。在高海拔地帶辦一項高水準的越野賽,除了相信這項運動,相信自己,也只能是信奉長期主義的信徒才會決定義無反顧地投入。
如果我們把視野橫向拉寬,會發現一個國家戶外運動的長期發展,往往是運動人群與裝備制造制造商同步增長,在這一過程中,也幾乎一定會誕生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品牌。如同Patagonia、TNF 、西部100之于美國,Salomon、UTMB之于歐洲,Snowpeak、MT.fuji之于日本。而作為全球三大全系攀登品牌之一、中國國內唯一全品類的戶外運動品牌、亞洲唯一擁有海拔8000m+極限攀登全套產品的中國品牌,凱樂石也在一直與國內戶外運動同步成長。
市場上從來都不缺談遠景和夢想的品牌,但做的比說的多的,往往才能積蓄足夠的能量,抵御行業的小周期與流量紛擾下的諸多誘惑。
以凱樂石為例,在登山領域,凱樂石的MONT系列已經成為國產登山裝備的標桿。在四姑娘山乃至川西眾多技術性山峰和未登峰的峭壁與雪坡上,凱樂石為越來越多的攀登者保駕護航。在越野跑山領域,凱樂石FUGA系列跑山鞋更是成為眾多國內越野跑山玩家入門、進階的裝備首選。
除了在產品品類端追隨國內戶外運動熱潮的軌跡走向完備,凱樂石也在戶外資源的開拓、戶外人才和社群的培養,以及戶外文化的推廣上不遺余力地充當“隱形冠軍”。
2006年,凱樂石發起“中國未登峰計劃”,至今已經完成了66座山峰及路線的探索。這份計劃的最終目的是建立一個完善的山峰資料庫,為廣大攀登愛好者提供完善的山峰和攀登資料,為山峰環境保護提供更多的數據支持,同時也為國內的商業登山線路開辟和攀登培訓機構提供便利。
在“中國未登峰計劃”的支持下,凱樂石運動員劉峻甫、周松憑借于冷布崗日峰南壁開辟的新線路與凱樂石運動員王永鵬(小牦牛)搭檔童章浩(逍童)開辟的嘉子峰西壁新線路,共同獲得第十八屆中國戶外金犀牛最佳攀登成就獎。
▲凱樂石運動員劉峻甫(右二)、王永鵬(左二)和搭檔童章浩(中間)。圖源/戶外探險?
在國內攀登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上,未登峰的探索是重要支點之一。它所要求的一切要素都推動著國內登山行業各環節的不斷精進。
除了賽事與硬件,軟件的建設更是漫長的投入。例如最老生常談的人才,在戶外爆火之前,國內戶外行業一直偏居一隅,玩家少,從業者少,專業人才更少。
以戶外教練為例,凱樂石的Coach K項目就旨在集合全國優秀的戶外教練。據悉,目前國內近70%的戶外教練都是從其培訓機構走出或得到支持。在登山領域,2012年,凱樂石攜手曾山創立了成都領攀登山培訓學校。領攀目前也已成長為國內頂尖的攀登運動推廣機構。
圍繞越野跑山運動,凱樂石則通過聚集精英跑者的“跑山幫”不斷外擴越野跑山的影響力。如今在社交內容平臺搜索越野跑,相關圖文瀏覽量已經達到數億量級,其中精英跑者的帶動與推廣作用不容小覷。
此外,凱樂石十多年來累積組織合作和贊助超過300場的戶外賽事活動。據悉,今年末凱樂石將會合作巨人之旅首度落地中國賽。其面向戶外入門者戶外培訓課程 “磐石行動”,每年也會開展將近1000場的跑山、登山、徒步、攀巖等培訓,都沒有任何消費轉化向的目的,只是不斷地推動更多人走向戶外,享受戶外,并最終成為戶外的一份子。
品牌誠然并非是慈善家,但一套長期耕耘的組合拳,是良性市場參與者的最好注腳,也是行業引領者的最好姿態。
國內還有太多的路線和山峰“養在深閨人未識”。中國的山地戶外資源開發也還有太多的可能性。不過一批凱樂石運動員們已經走在了前沿。今年10月,凱樂石運動員童海軍(小海)、王永鵬(小牦牛)及搭檔陳楚俊(阿楚)成功登頂貢嘎山,完成時隔六年的國人第三登。
我們無比期待,在行業多方力量的助推下,尤其是所有信奉長期主義的品牌們,能持續推動開發更多的山地戶外資源。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賽事如是,品牌亦如是。
下一個十年,中國的越野跑山賽事會呈現什么樣的新狀態,中國戶外又會有哪些新的故事?
你對環四越野賽的印象是什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