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強的核心主線還是我所判斷的:AI應用+固態電池,而AI應用已講過了,整體就不作思考了,而今日盤中還有一個利好就是華為MATE70手機已正式預定,而且訂單直接過100萬,整體的熱度非常高,但是核心今日我們還是不講這個,而是進一步的講一下固態電池的思考!
一、驅動因子:
1、11月15日,華為公開了硅基負極材料的專利,名稱為《硅基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電池和終端》。
2、11月13日,億航EH216-S搭載固態電池成功完成單次不間斷飛行測試,達到48分10秒,適用不同飛行場景,續航時間顯可著提升60%—90%。
3、11月8日,廣汽集團表示,公司已初步打通全固態電池全流程制造工藝,預計于2026年裝車搭載于昊鉑車型。
4、11月8日,長安汽車預計,2027年公司實現全固態電池裝車驗證,2030年全固態電池量產裝車。
5、11月7日消息,寧德時代全固態電池開始樣品驗證。已將全固態電池研發團隊擴充至超1000人,目前主攻硫化物路線,在近期已進入20Ah樣品試制階段;
6、TrendForce集邦咨詢預測,2030年后當全固態電池應用規模大于10GWh,電芯價格將降至1元人民幣/Wh左右。經過市場大規??焖偻茝V,2035年,電芯價格將有機會降至0.6-0.7元人民幣/Wh。
從以上時間線軸來看,整體以明顯看到持續的商業落地和快速推動,最重的是,華為與寧德時代的快速入局,而最重要的就是成本下降,而且看到我之前判斷說的的低空預期會最先用固態電池,因為他們對這個成本敏感性很低,反而安全要求性更高,而事實證明我們當時的判斷是對的!所2024年將有大量的商業應用爆發,也是全面固態電池爆的發一年!
以低空經濟為首的新賽道有望打開固態電池成長空間。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等新型航空裝備如對電池技術提出嚴苛標準,強調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倍率性能,這與固態電池的特性高度契合。eVTOL的快速發展有望加速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據國盛證券預測,2025年全球固態電池需求量為17.3GWh,到2030年,全球固態電池需求量有望超200GWh的市場規模,2025年至2030年復合增長率達65.8%。
二、固態電池的優勢:
1. 能量密度顯著提升。
固態電池利用固態電解質技術,充分發揮高電壓正極材料的潛能,使能量密度突破傳統限制,輕松達到并超過400Wh/kg,從而為汽車提供更強勁的續航能力。(解決里程焦慮。一次1000公里以上還有什么可以思考呢?)
2. 充電速度飛快。
由于固態電池的電解質與鋰金屬負極之間的反應平穩,因此能夠實現迅速充電和放電,僅需十分鐘即可完成,顯著提升了電池的實用性。(解讀充電焦慮,不然充一次1個小時,浪費時間。)
3. 安全性得到增強。
與液態鋰電池存在的可燃性風險不同,固態電池的電解質穩定性高,即使遭受意外損害,也難以引發火災,從而確保了使用過程的安全性。(更安全,是大家最關心的。特別是低空更為重要。)
4. 低溫性能穩定。
固態電解質不受低溫影響,即便在極端的-40℃低溫環境下,電池性能依然維持穩定,有效避免了傳統電池在低溫條件下性能下降的問題。(而這個東北的冬天多不用擔心了。)
5. 循環壽命更長。
通過改進電解質結構,固態電池減少了鋰離子在充放電過程中的損失,從而實現了高達45,000次的循環壽命,遠超過傳統電池的表現。
6. 熱管理需求簡化。
固態電池無論在高溫還是低溫條件下,均能保持穩定性能,這大幅降低了對熱管理的需求,使得電池系統的設計更加簡潔高效。
三、固態電池未來市場規模:
1、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2024年1-6月贛鋒鋰電、衛藍新能源等企業半固態電池累計裝機達2.15GWh,已遠超23年全年累計裝機規模0.80GWh,GGII預計24年國內(半)固態電池全年裝機量有望超5GWh。
2、據24潮產業研究院(TTIR)不完全統計,2023年僅國內企業至少對外公布了14個建設/計劃建設固態電池領域重大項目,總投資預算超1300億元。截至23年底國內(半)固態電池產能規劃累計超298GWh,落地產能接近15GWh。
3、2023年全球固態電池市場規模為14.98億美元。據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固態電池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預計到2032年將達到244.77億美元,預測期內(2024-2032 年)復合年增長率為36.4%。
4、預計到2030年,中國固態電池市場空間將達到約330億元人民幣,實現2024-2030期間65.80%的年復合增長率。
四、固態電池最有預期差方向:導電劑(納米碳管+硅碳負極)
華為又公布鋰電池材料方面的新專利,此次涉及鋰電負極材料。華為連續發布的固態電池專利技術:硫化物和硅基負極,疊加寧德時代和比亞迪、清淘能源、蔚藍能源等積極推進,固態電池的產業機會爆發即將來臨,從0到1是資金最喜歡的方向,相信大家都懂。
目前市場上擦炒作目前最具有預期差的方向:固態電池導電劑?。{米碳管+硅基負極)
11月15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披露,華為公開了硅基負極材料的專利,名稱為《硅基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電池和終端》。該專利主要解決了硅基材料因膨脹效應過大導致電池循環性能低的問題,提高負極的循環穩定性。
1、碳納米管導電劑作用:
在固態電池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與傳統導電劑相比,碳納米管的電導率高、比表面積大,能夠提高電池的整體性能。這對于追求高倍率放電和快速充電的現代電池應用尤其重要。隨著電動車和儲能系統對電池性能要求的提升,碳納米管將成為更多廠商的首選導電材料。固態碳管用量增加原因:固態正負極要加大幾個點到十幾個點的固態電解質,有很好的離子導電性,但沒有電子導電性,故對碳管的需求大幅提高。以上說明了,固態電池由于電解質是固態的,不像液態離子那樣有很大的流動性,所以導電劑必不可少!
2、不可替代性:
固態電池正極材料用高鎳導電性差,用富錳循環容易體積膨脹,碳管導電劑都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兩個問題,正極材料迭代,碳管的用量是倍增。同樣固態電池負極材料迭代從硅碳負極到最后的鋰金屬負極,都因導電性問題需要添加高性能導電劑來提升其導電性能。
所以無論正負極隔膜材料怎么變化,高端導電劑(單臂cnt)的邏輯可以說是整個鋰電迭代環節里確定性最強的。
3、案例:華為和清陶能源的固態電池材料組成:正極材料是9系高鎳,負極材料是硅碳負極,電解質是固態氧化物+少量電解液+碳納米管負極。
五、受益公司:
單壁碳納米管提純技術要求高、成品收率低的特點顯著制約了其產業化進程,目前國內外僅有少數幾家公司實現突破。單臂納米碳管(單臂cnt)A股上市公司只有兩家公司可以做,技術難度非常高。而整體誰更有價值,更看好誰?這個就講不了,可以自己研究,當然如果想學習復盤的思考的,點贊+轉發+留言:我想學習華為入局的固態電池,未來最大預期差是誰?
以上只是個人交易復盤總結思考,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計劃永遠沒有變化快,一切要結合盤面而動,文章內容屬于個人思考與記錄,作為記錄本人對市場的理解,僅作個人分享記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僅供參考,據此買賣,盈虧自負!
(挖掘與整理資料不易,你的:點贊+轉發+留言,是我們努力的動力,謝謝?。?/strong>
總盤情況: 今日大盤再一次出現了全面下殺,而且今日的下殺更可怕,整體是在權重的護盤的情況出現的,對于這樣的下殺,能做的就是防守,所以上周就提醒大家以破,整體建議控制在6成以內的倉位,不然風險性會上升,而事實證明了是對的,而且今日整體出現了101的跌停,而整體來看整體看空到19號或20號,之后才有可能出現逆轉,核心重點看20號轉折,之后看到26號,所以本周核心重點就是看20號轉折之后的轉折變化。而兩市整體交易量還能保持在1.75萬億,整體不低于1.6萬億,整體后期還是有結構性行情。而今日最后3984家下跌,上漲只有1047家。(今日AI量化倉位30%)
情緒面:情緒整體提前退潮,雖然高標沒有下降,還是持續上升到10板,但是連板總數27家,而漲停85家,但是跌停超過了漲停達到了101家,封板率64%。
板塊上:當下的核心主線整體來看只有:人工智能+固態電池,而最強勢板塊:人工智能+固態電池+房地產!難搞啊,今日算是情緒的退潮點,預期可能會面周二或周三才會是低點之后才可能出現新的逆轉,而中字頭和破凈不好判斷是否持續。而助攻:破凈+中字頭+低空。
鋰電池:龍頭是酷特智能3板,而他是AI與固態相結合,算是當下最熱點的兩個核心了,而后排里的濱海能源5天3板。但明日核心重點看分岐,之后再看是否有更多的事件刺激才能迎來更大的爆發性。
人工智能:龍頭是中科金科6天5板,而龍二是南興股份3板,之后看后期的結構發展,今日雖然 還有面積和T隊,但是當下行情真的太差,不好判斷持續性和推動性多大。
房地產:今日龍頭是津投城開1板,但是是不好說有持續性,所以多看少動。
成功沒有捷徑,唯有自律和堅持!祝一直在拼搏路上的你,越努力越幸運!
今日看點:
1、泛AI:OpenAI和谷歌紛紛放出多智能體系統相關招聘信息;李彥宏表示,智能體是AI應用最主流形態,即將迎來爆發點。
2、新能源汽車鏈:10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同比增長48%和49.6%;寧德時代、長安汽車、廣汽集團、奇瑞等行業龍頭繼續加碼固態電池。
跟蹤商品題材:
一、生豬16.93(1.56%,豬成本16。)
二、電池碳酸鋰7.9萬(-1.25%,下破20萬,但是整體并不樂觀。)
先贊后看,月入百萬!謝謝大家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