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舉辦的廣州車展上,一眾國產車可謂是出盡了風頭,比亞迪夏、奇瑞ICAR V23、紅旗國雅等多款新車的亮相吸引到了大量的關注,而與之對應的是合資車企的落寞,除了奧迪、大眾、雷克薩斯等少數品牌靠著新車以及降價還有一定熱度外,二三線合資車企幾乎沒有什么存在感。
曝光度不夠,那么銷量自然也不會高,比如在剛剛結束的10月份,以北京現代和起亞為代表的韓系車銷量表現慘淡,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各車型的具體銷量情況。
現代
北京現代家族的銷冠依然是伊蘭特,不過它僅僅只賣出了4087輛,而上一次銷量未能超過4100輛還是在2022年的5月份,距今足足有29個月之久。另外,這款緊湊型轎車的銷量已經是連續6個月環比下滑,即便是入門版車型的成交價已經來到了7萬出頭,但依然沒能讓銷量回暖。
途勝以2189輛的表現排名次席,銷量環比9月份小幅增長了3%。在過去的9個月里,現代途勝最高月銷量為2848輛,最低是2037輛,表現的十分“穩健”,但同時也應該注意到,這臺車的存在感并不高,很多消費者在買家用SUV時都會選擇性忽略掉它,即便它全系配備了8AT變速箱。
除了伊蘭特之外,現代家族另一款走量車型也漸有“崩盤”跡象,它便是現代ix35,10月份銷量為1306輛,剛好是一個自然年(12個月)來的銷量新低。ix35全系配備2.0L自吸發動機+6AT變速箱,動力、油耗表現均中規中矩,皮實耐用是它最大的賣點,不過隨著國產車的進步,ix35的優勢正在被淡化,銷量走低也就不奇怪了。
在10月份,北京現代家族還有一款車型的銷量超過了1000輛,它便是索納塔,月銷量為1047輛,環比增長10.9%。頂著全球車型的名號,索納塔如今的起售價已經來到了13萬元,而且與途勝一樣,它也是全系采用了8AT變速箱,只是因為車市競爭太過激烈以及品牌力不足的原因,銷量始終沒有太大起色,只能感嘆生不逢時。
另外,庫斯途、勝達與菲斯塔分列第五至七名,對應的銷量分別是935輛、243輛以及3輛,其中勝達在迎來大改款之后僅僅2個月銷量便開始走低,說到底還是品牌力的原因。
起亞
起亞目前在售的車型共計10款,10月份卻只有3款車型銷量破千,它們分別是賽圖斯、獅鉑拓界和奕跑,對應的銷量是1533輛、1248輛和1000輛。
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獅鉑拓界,乍一聽上去名字很奇怪,其實它也是一款正兒八經的全球車型,在北美和歐洲地區銷量不比豐田RAV4榮放差,該車入門版車型配備了1.5T+8AT的動力組合,在終端市場起售價已經不足12萬元,性價比肉眼可見,奈何消費者對起亞的品牌不認可導致其銷量不升反降。
起亞EV5以734輛的成績排名第四,作為起亞在國內車市電動化的轉型之作,EV5起步純電續航就有530km,官方起售價為14.98萬元,目前終端市場的優惠在1.5萬上下,合下來落地價格并不比國產純電SUV貴出多少,如果優惠還能像別克E5那樣再大一些,起亞EV5的銷量還是有不小的增長空間。
在EV5之后,起亞K3、智跑、嘉華、K5、索奈以及煥馳的月銷量分別是510輛、313輛、175輛、114輛、22輛和21輛,從銷量端來看,6臺車妥妥的可以算得上是邊緣化車型,但是從產品端來看,像嘉華、K5還是有一定競爭力的,關鍵是優惠還沒到位。
總的來看,10月份現代和起亞兩大品牌月銷量均未能破萬,其中北京現代賣了9810輛,而起亞則是賣出了5670輛,兩大品牌的總銷量不及巔峰時期伊蘭特一款車型,頹勢可見一斑。不過話又說回來,韓系車在性價比以及質量端還是有亮點的,所以,如果預算不足又想要一臺皮實耐用的家用車,我倒是覺得韓系車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對此,您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