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因為公眾號平臺更改了推送規則,如果不想錯過馬靖昊說會計的文章,記得將我們設為“星標”,多點文末右下角的“在看”,這樣每次新文章推送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您的訂閱列表里。
星標方法點擊頁面左上角藍色馬靖昊說會計進入主頁,再點主頁右上角"...",然后選擇“設為星標”(賬號旁顯示五角星標記表示成功。)
一、 審計行為與現象
不Re = 不合理:指某項審計發現或結論不符合審計標準或預期。
出Q = 提出問題:經理或合伙人審查底稿后,發現的問題并提出質疑或評論,要求審計員進行回答或修改。
清Q = 回答問題:對經理或合伙人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確保所有疑問得到妥善解決,通常涉及多個問題的回答。
Tie數 = 核對數據:確保總賬、明細賬和未審報表之間的數據一致性,是審計前的重要準備工作。
Ca數 = 加總核對:在審計報告出具前,將審計報告中的數據與審計TB的數據進行核對,確保無誤。通常與“casting”(用計算器復核報告數字的準確性)相關聯。
Imm = Immaterial 微小/不重要:用于形容對財務報表整體影響較小的錯報或遺漏,通常無需進行重大調整。
放飛機:在審計底稿上記錄未實際執行的審計程序。可能源于審計人員的懶惰、審計程序不合理或項目負責人制定的審計程序缺乏可操作性。
支線飛機:實際檢查的樣本數量少于計劃,但底稿記錄為全部檢查。
大飛機:完全不檢查樣本,直接在底稿上記錄檢查結果。
戰斗機:不僅不檢查樣本,且樣本的關鍵信息(如憑證號、金額等)隨機生成或編造。
吃小時/Eat Hour:審計師為減少賬面成本或控制加班費,故意少填實際工作時間。
實掐:按照實際工作時間記錄工時,與“吃小時”相反。
callover、casting:這兩個術語都與審計報告的審核過程有關。其中,“callover”指兩個人核對中英文兩個版本的報告;“casting”則用計算器復核報告數字的準確性。這些過程雖然繁瑣,但對于確保審計報告的準確性和可讀性至關重要。
過一下稅:對稅務相關事項進行復核或檢查。
涂EGA:在某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軟件中填寫文檔和打勾的過程。
二、審計人員特質與評價
Detail Man/某人很DE:形容某人工作非常仔細、注重細節。
Rough:形容某人工作風格粗獷,不拘小節,但能快速抓住重點。
某人很de:指某人做事很仔細、很認真。
4分:在績效考評中表示“below average”,低于平均水平,可能對職業發展有負面影響。
三、審計職位與級別
小朋友 = 初級審計員:通常指入職前兩年的員工,負責基礎性工作。
Senior = 高級審計員:第三年到第五年的員工,可擔任項目負責人。
AIC = Accountant in Charge 項目負責人:負責審計項目的具體執行和管理。
MIC = Manager in Charge 項目經理負責人:負責審計項目的整體規劃和協調。
PIC = Partner in Charge 項目合伙人負責人:審計項目的最高級別負責人。
M = Manager 經理:負責管理和指導審計團隊,確保質量和效率。
SM = Senior Manager 高級經理:具有更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專業知識,負責多個項目的整體管理。
Par = Partner的縮寫,指合伙人,審計師事務所中的高級職位。
四、其他審計術語
OT = Overtime 加班:審計工作中因任務繁重而加班。
Roll:Roll底稿,即將上一年的審計工作底稿內容移動到本年相應位置進行比對和分析。
出Con:在數據庫中因復制或下booking等問題導致的沖突情況。
center:指某大會計師事務所的總部或主要辦公地點。
re:replicate的簡稱,原指復制工作底稿到服務器,后引申為分享八卦。
這些審計黑話和術語反映了審計行業中的一些特定行為、現象、職位和評價標準,對于理解審計工作和提高審計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在理解和使用這些術語時,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判斷,并注意其可能的地域或行業差異。
用精煉的語言闡述深刻的財務邏輯,如文章得到您的認可,希望您看完后分享到“朋友圈”或者點一下右下角的“在看”,以示鼓勵。長期堅持不易,多次想放棄,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一路陪伴,一起地老天荒,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