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7、8月份以來,呈貢新城已密集發(fā)布了8個項目26條道路的招標或招標計劃,這些道路主要涉及呈貢已列入專項借款城改項目的吳家營片區(qū)、龍街村片區(qū),以及回回營城改、龍一地塊棚改等片區(qū),投資額近10億元。
一時間,近年略顯“沒落”的呈貢新城似乎又迎來了生機。對此,不少專家表示,呈貢又將迎來樓市開發(fā)熱潮。但是,我們仔細想想會發(fā)現,呈貢的問題真的是修路能解決的嗎?
數據顯示,盡管2023年昆明凈增常住人口8萬,呈貢也以凈增1.5萬人口,成為主城五區(qū)中人口增速最高和人口增量最多的行政區(qū),但相比起“六普”到“七普”期間,也即2010年到2020年的10年間,呈貢的人口增速還是呈現了斷崖式的下降。
作為一個尚在發(fā)展中的,規(guī)劃目標按150萬人口設計的昆明新城,我們試想呈貢即便能維持目前的人口增速,每年增加約1.5萬常住人口,人口數量要超過100萬也要到20年后。而在呈貢發(fā)展之初,根據云南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城市化戰(zhàn)略,提出呈貢新區(qū)是分擔主城壓力的最佳區(qū)域,預計在2023年左右實現發(fā)展百萬人口的目標。現在看來,顯然已經失敗。
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時,呈貢撤縣設區(qū)不久,正處在高速發(fā)展期,所以人口增長很快,當年呈貢有常住人口31.08萬,到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呈貢的常住人口就達到64.95萬,10年間增加了33.87萬,翻了一倍還多,平均每年凈增3.9萬人。
但在2020年后,呈貢的人口增速就大幅度下降,除了2022年新增常住人口接近3萬,2021年和去年增加的人口都只有1.5萬左右,還不如嵩明縣和安寧市增加的人口多。
截至2023年底,呈貢新城只有常住人口70.97萬,還要凈增30萬人才能超過百萬人口,而最初150萬人的發(fā)展目標,很可能永遠無法實現。
其實,人口增長放緩,甚至是人口外流的遠不止呈貢新城,主城昆明也不例外。但越是不景氣,往往支撐更少的“新城”,就會顯得更落寞,也更為明顯。這也從側面說明了,要造一座城,大學和行政機關是遠遠不夠的,重要的還是資深的吸附和造血功能是否完備。
不難發(fā)現,呈貢建城的前15年之所以人口增加比較快,主要是10多所大學、市級行政機關、一大批企事業(yè)單位遷入的結果,其中僅呈貢大學城的11所高校就為呈貢帶來了近20萬的人口增量,但如今大學城基本建成,機關和企業(yè)搬遷也已基本結束,呈貢進一步的人口增長主要依賴新增產業(yè)吸納的就業(yè)人口,可是吸引產業(yè)、培育產業(yè)就不可能像建設大學城那么容易了。
這些年,呈貢從大學城到行政中心到高鐵樞紐,從高速到地鐵到高鐵,從住宅到寫字樓到購物中心幾乎一應俱全,并以信息產業(yè)園區(qū)為“支點”,截至08年10月,云上小鎮(zhèn)累計服務企業(yè)636家,在孵企業(yè)444家,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yè)在此落地,隨之而來的是物流、商流以及人流、資金流的增長……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呈貢人口吸引力的增長,但我們細算一下就明白,即便是超1000家企業(yè)落地,如按照每家企業(yè)平均10人計算,也就10000人,而且隨著近年經濟形式的急轉直下,先不論吸引多少企業(yè)或新增多少企業(yè),可能呈貢更多的是要考慮還能留下多少企業(yè)。
一只強而有力的產業(yè)強心針,對于呈貢而言,迫在眉睫。
所以,當下在呈貢新城,我們隨處可見鳥語花香的公園,寬闊的馬路,高大上的寫字樓住宅,但就是見不到車水馬龍的繁華,或者叫煙火氣。
最后,修不修路,斷不斷頭……真的那么重要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