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枳為橙
來源:讀書369
導語
人的一切煩惱,都來自于人際關系。
最近,網上流傳一個熱度很高的帖子,大意是說:單位里一個員工被裁后,很快退了所有工作群。
主管想找他找不到,打電話也打不通,于是便讓其他同事想辦法聯系一下。
大家這才發現,他已經刪掉了單位的所有人,就連好友申請也直接無視。
網友不解:離職就離職,難道他就沒想過要留點人脈嗎?
也有人在看完這個帖子后談起了自己的經歷:
“之前同一部門的同事,大家每天一起吃飯,關系很好,可離職后轉頭就把我們刪了,實在無法理解。
難道天天在一起上班,還沒資格成為朋友嗎?”
這篇帖子的評論區,有條留言點贊很高:
“這太正常了,說明你還年輕,記住,利益相關的同事而已,沒必要非得成為朋友,別把自己在任何人心里的位置看得太重。”
仔細想想,的確如此。
隨著年齡越大,就會越理解:沒有那么多永恒的關系,人來人往本就是常態。
人情世故的事,太過放在心上只會徒增煩惱,當你明白了無常,就會看淡人走茶涼。
當你看透以下這5個真相,就會知道,世間一切變化,都是尋常。
1
關于人性:
別高估人際關系,別試探任何感情
央視熱播劇《繁花》中有句臺詞很深刻:
“人人心里都有桿秤,什么時候可以同富貴,什么時候可以共患難,心里多少都有數的。”
人與人之間,遠近親疏的程度,關系屬性的分類,都是有明確界限的。
有的人在職場中相識,彼此同行過一段路,但也只是在特定環境下推動著向前,同事僅僅是同事,并非能夠輕易進入對方的生活圈。
有的人或許可以共事,但不一定能深交;有的人或許可以共情,但辦事不一定靠譜。
人性本就是復雜的存在,經不起隨意的試探,很多關系也難以抵擋時間的消磨,以及歲月無常的洗禮。
世上有多少感情,到頭來都敗給了“我以為”。
我以為關系親密,就能長久相伴,可最終還是逃不過分道揚鑣的結局。
我以為一味討好,就能以心換心,可最后還是落得個不被尊重的下場。
走過半生,身邊能留下來的人固然難能可貴,但已經漸行漸遠的也無需太過感傷憂慮。
一個人成熟的標志,大概就是:不管和誰交往,心里都有數,不高估任何關系,也不會對所有感情做出試探的動作。
老話說得很對:三分醉,七分飽,八分對人剛剛好。
親疏隨緣,愛恨隨意,付出有度,方得始終。
接受一段關系走向終點,允許一切離別發生,適當地放下對關系的執著,才是對自己最好的保全。
2
關于人情:
能用錢解決的事,就不要輕易用人情
不知你是否經歷過這樣的時刻:為了省錢,找朋友幫忙做了個視頻,結果之后朋友問你借錢許久未還,但礙于之前的幫助,不知如何開口索要。
為了方便,找親戚幫忙搭了句話,結果之后親戚多次找你給孩子安排工作,你滿心為難,卻不知如何拒絕。
人生中有太多時候,欠下了人情債,就要用更多的金錢、時間、精力去償還。
《致命人脈》中說到:“人情是開路的劍,也是自縛的繭。”
遇到問題時,你太過依賴于人情,遲早有一天,要被一份又一份的人情困住寸步難行。
遇到難處時,只懂得求助于旁人,卻渾然不覺,人情的債有時候是還不完的無盡深淵。
??吹骄W友抱怨:同事離職后,態度太過冷漠,猶如變臉一般,為何不講半分人情;
親戚發財后,還對金錢斤斤計較,借點錢都很難,怎能不顧親人情誼。
當你接觸的人多了,就會懂得,利益當前時,人情無法衡量,情分難以計算。
能用錢解決的事,就別再動用人情;能自己解決的,就別再麻煩別人。
3
關于人心:
永遠不要向任何人宣揚你的苦
知乎上有個提問:有哪些越早明白越好的社交觀?
有個高贊回答一針見血:
“永遠不要向任何人傾訴你的痛苦,也不要輕易向旁人發泄你的情緒。
因為有80%的人不關心,還有20%的人在等著看笑話?!?/strong>
現實雖然殘酷,但學會閉嘴、默然于心,是每個人都躲不開的一堂必修課。
有的人不理解,為什么那個突然被裁的同事,一聲不吭地斷了過往所有的聯系,甚至沒有一句道別。
就像有位網友感慨的那樣:“都說人心涼薄,又有幾個人真正關心那個失業之人的難處,你都沒有換位思考,又如何強求對方重視這段關系。”
而他的明智之處就在于,沒有向任何人訴說自己的痛苦。
畢竟,世上哪來那么多感同身受,大多時候人都是冷暖自知。
很認同三毛寫的那句:“心之何如,有似萬丈迷津,遙亙千里,其中并無舟子可渡人。
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p>
有的心事,與其整日掛在嘴邊,不如靜靜放在心里,終有自愈的那一天。
請相信:懂你的人,即使你只字未提,對方也依然理解你;不懂你的人,即使你說得再多,對方也只覺得無關痛癢。
4
關于人脈:
你有用的時候,朋友最多
你強大的時候,貴人最多
《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有句話令我印象深刻:
“世界不會在意你的自尊,人們看到的只是你的成就。”
人情往來的真相,有時候只有在涉及對方利益時,才會看得一清二楚。
有時候不得不承認,你的實際價值明確展露的時候,別人才會看得到你的存在。
而當人與人之間的利益聯結,逐漸消耗殆盡時,往往看到的都是“人走茶涼”的景象。
社交的本質是互惠,你在對方心中的位置,取決于自身的價值。
你弱的時候,身邊的壞人最多;
你有用的時候,朋友圈也會隨之擴大;
當你強大起來,整個世界都會對你和顏悅色。
沒有實力,人脈就是個笑話。沒有能力,一切終歸成為泡沫。
人生下半場,與其在結交人脈的方式上費盡功夫,不如專注提升自身價值。
不要去追一匹馬,無需巴結每一個人,更不必強求一段關系的長久。
用追馬的時間去種草,用盲目社交的精力去深耕自己,用取悅旁人的功夫去改變狀態。
等時機成熟的那一天,驚喜自然會源源不斷的到來。
5
關于人生:
中年以后,不必把所有人都請進生命里
作家楊絳說過:
“唯有身處卑微的人,最有機緣看到世態人情的真相。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人在未經世事前似乎總覺得,圈子大了路好走,朋友多了事好辦。
于是不經篩選,未經思考,便將很多沒有意義的關系擺滿生活。
花費了太多寶貴的時間,用來經營錯誤的圈子。
到了一定年齡才后知后覺,人活一輩子,不必把所有人都請進生命里。
很多時刻,無用的社交讓人身心俱疲,不值得的感情令人受盡精神折磨。
人到中年,學會過“低配生活”,懂得清理干凈圈子,才是最好的養生。
人際關系的得與失,不用再強求,順其自然就好。
社交圈子的大與小,也別再硬擠,適合自己最好。
從現在起,把生活調成“低耗能”模式,適當享受獨處的樂趣,自然會有一片專屬于自己的廣闊天地。
心理學家阿德勒表示:“人的一切煩惱,都來自于人際關系?!?/p>
當你學會了放下,降低了期望,看淡了人情,明白了人性,方能收獲長久的心安。
Photo by Mario Gogh on Unsplash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