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周恩來總理去世后,工作人員從他的衣服口袋里找出一張發黃的照片,照片上是周恩來、張云逸等人的合影,照片背面題著“勞山遇險,僅存四人”。
這就是周恩來題寫“勞山遇險,僅存四人”的那張照片。周恩來(中)、張云逸(左)、孔石泉(右)。
根據周總理的回憶,在1937年4月,時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和張云逸、孔石泉、陳友才等共25人乘坐卡車準備前往西安與國民黨有關方面談判。
車隊一行出了延安城,過了三十里鋪,往甘泉縣前行,剛翻過勞山,正好駛入一個小山坳。
周恩來不改以往的習慣,仔細觀察著地形,只見公路通過谷底的水潭,左面的葦塘緊挨陡峭的湫燕山,右面的樹林連接著一片丘陵,正前方一道大壩梁上有一座孤立的山神廟,一直都很安靜,直到突然一聲槍響劃破天際,隨后槍聲大作,彈如雨下,車隊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司機當場被打死,卡車輪胎被打破動彈不得。
周恩來立即跳下卡車,大喊:“大家下車!散開還擊!”
但是面對敵人有組織的猛烈進攻,多名戰士受傷或犧牲,情況危急萬分。
張云逸命令陳友才抓緊掩護周恩來轉移,又命令陳國橋指揮特務隊阻擊敵人。
陳有才
當敵人發現周恩來等人準備突圍后,接二連三地發起了更猛烈的進攻。此時,陳有才身上已經多處中彈、無法行動,但還是堅強地指揮戰士在汽車附近頑強還擊、牽制敵人,同時組織人員奮力掩護周恩來邊打邊撤,為周恩來等撤退贏得了時間。
在陳有才等人拼了命的掩護下,周恩來、張云逸、孔石泉和溫太林四人僥幸逃脫。
此時的陳友才已是奄奄一息,敵人見陳友才戴禮帽、穿西裝,且指揮鎮定,以為是個大官,于是,又朝著陳友才連開數槍,殘忍地殺害了陳友才,敵人搜查陳友才身上,從他的衣服口袋里找出一張“周恩來”字樣的名片,又用刀子在陳友才遺體上瘋狂的捅上20多刀才悻悻離去。由此看來這伙敵人目的很明確,是有準備的針對周恩來來的。在這次襲擊中,除了周恩來等4人僥幸逃脫外,其余21人全部遇難。
事后經過調查,這伙匪徒是由隱蔽在延安南門口附近的國民黨特務馮長斗所指使的,土匪頭目為姬延壽、李清吾,馮長斗讓他們提前埋伏在勞山,企圖襲殺周恩來,陰謀破壞國共談判。這伙土匪敗類最終在1938年被我軍逮捕,之后全部被繩之以法。
陳友才犧牲后,人們把他的遺物,一條布滿刀痕和濺滿鮮血的毛毯交到周恩來手中時,周恩來淚流滿面:“友才是替恩來死的,歷史永遠也不能忘記他!”如今,這條毛毯依舊存放在延安鳳凰山革命舊址中的朱德和周恩來的會客室里。
1973年6月,周恩來陪同越南客人回到延安。處理完其他事務,他要求親自去陳友才的墳上祭奠,并說:“我一生中曾遇到過多次危險,但最危險的是這一次。”
當延安有關負責同志告訴他,由于1947年胡宗南進犯,陳友才的墳墓遭到摧毀,再沒有找著時,周總理傷心得當即掉下了眼淚。
臨行前,他還再三叮囑:“陳友才同志犧牲得很英勇,要把烈士們請進陵園,給他們立個碑!”同年6月,陜西省甘泉縣人民政府,在湫燕山發生戰斗的地方,為烈士們立起了一塊石碑。石碑正面刻文記載有周恩來一行遇險經過,背面刻有烈士名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