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被莫名其妙地扣費,想必許多人都遇到過。只是金額有限,人們懶得花費時間去理論,馬馬虎虎地就過去了。其中有怎樣的貓膩,也弄不清楚……誰曾想,這背后居然隱藏著一個不顯山不露水的盜賊?
近日,江蘇省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一起老人機被遠程操控、莫名扣費的案件,竟然有98萬部手機被程控制,每月被“隱形盜賊”偷偷地扣費。
該案件引起關注,始于幾個老人的接連報案。2023年2月,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警方接到報案,有老人在營業廳購買了老人機,沒有開通任何手機增值業務,卻發現不知在何時訂購了“夢網短信業務”,每個月被扣費6元到10元,不到一年的時間扣了60多元。老人還以為是手機中毒了,沒想到是“隱形盜賊”在行竊。
警方啟動調查,對“自動扣費”手機數據進行分析和追蹤,發現這些手機的網絡數據都指向一臺架設在廣東省深圳市的服務器。這臺服務器遠程操控老人機進行“自動訂購”增值業務。調查還發現,全國居然有98萬部手機存在非機主本人訂購額外增值業務的情況,涉案金額高達347萬元。常州警方趕到深圳市,抓獲了服務器控制人張偉生(化名),并提取服務器數據,將服務器關閉。至此,一起竊取近百萬部手機話費的案件成功告破。
案犯張偉生,曾經從事手機增值服務代理業務。2018年,他在網上購買了一款手機增值服務代碼。他發現只要將這套代碼植入功能機中,再通過服務器遠程發出指令,不需要用戶確認,就可以偷偷盜取用戶話費。
張偉生竊取話費的想法得以實施,離不開兩個同伙的配合:一個是在生產手機主板的企業工作的方凱(化名),一個是代理增值業務的李明(化名)。方凱負責把張偉生買到的那條代碼植入俗稱老人機的功能機主板,后來這些植入惡意扣費軟件的主板被賣給了專門生產老人機的廠家。李明負責聯系代理商,并將他們的服務短信、語音電話的服務通道號碼、控制指令等參數發送給張偉生。張偉生則通過服務器后臺向功能機發出指令,盜取用戶話費,扣除給代理商的費用后,所得利潤按比例分成。一個分工合作盜竊手機話費的“小偷公司”就這樣組成了。
剛開始的時候,張偉生將服務器架設在李明的公司,后擔心李明跳過他直接操控,于是聘用了懂技術的人員,自行架設了管理系統。從此,眾多老人機用戶成了他們割“韭菜”的地,每月收割,卻難以發現。因為老人機的用戶基本都是老年人,自我防護能力有限,加上每次扣費數量不大,很難引起注意。
2024年2月6日,張偉生、李明等人盜竊案經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法院依法審理,張偉生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并處罰金30萬元;李明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并處罰金18萬元。一審判決后,被告人提出上訴。近日,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案件告破了,竊取話費的犯罪分子也受到了法律的懲處,但是,數量龐大的受害者的損失,得到補償了嗎?新聞報道里沒有提及。也許,最初報案的幾個人的損失會得到賠償,而其余連話費被竊都沒有察覺的人呢?
有些客戶是從通訊公司的營業廳購買的老人機,設備被犯罪分子提前設置了扣費代碼,顧客的損失,通訊公司是不是要負責呢?另外,增值服務發包給代理商,代理商上下其手侵害顧客,通訊公司是不是也有連帶責任呢?
雖然每個受害者的損失只有幾十元,但如此大范圍的一起盜竊案件,不應該被忽視,不應該輕描淡寫地就這么過去了。相關部門一定要反思工作中的漏洞,亡羊補牢,防微杜漸。否則,抓了張偉生,還會冒出來王偉生、李偉生、趙偉生!
(此文為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圖片均源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