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們在鍵盤上敲擊一切,在面對面的時刻仍然選擇低頭沉入手機,不過情感的傳達并沒有離場,輕觸即可發送的表情包,變成我們情緒的另一種詮釋。
作者 | 草莓脆
編輯 | L
當代年輕人的奇妙精神狀態,早已不是什么新鮮話題。
身困“早八”的大學生集體“陰暗爬行”、打工牛馬換上“讓老板失去溝通欲望”的奇葩頭像,被“平靜的瘋感”席卷的互聯網世界大觀日常,向來如此樸實無華。
(圖/《破事精英》)
不過,再命苦的嗎嘍,在屬于自己的主場時間,也從不舍棄天命人的尊嚴。首先,從拿上趁手的本命法寶——表情包開始。
在如此抽象的2024年,年輕人的狂歡節日不能漏掉這一個:世界表情符號日(World Emoji Day)。這個由Emoji搜索引擎創始人杰里米·伯奇在2014年提出的節日,今年剛好走完第一個10年。
沒有表情包就不會聊天的年輕人,在10周年這個重大節點也身體力行地送上了祝福:在抽象這個賽道,表情包已經發展到了next level。
流水的表情icon,鐵打的精神內核
曾經拿“我不是真的人,但你是真的狗”當成陰陽金句的人,可能不會想到有一天,在虛擬世界放棄人類身份的網民,不僅真的愿意當“狗”,更樂意當貓貓、嗎嘍、卡皮巴拉甚至粉紅淀粉腸。
如果要總結今年以來的互聯網表情包使用現況,直接套用《動物世界》也毫不違和?!笆笫笪已健薄皢釃D的命也是命”“卡皮巴拉”“瑪卡巴卡”……小動物們以各有特色又遙遙領先的精神狀態,一躍成為當代年輕人最好的互聯網嘴替,又被稱為“古希臘掌握情緒的神”。
(圖/《魔法滿屋》)
今年走紅的表情包巨頭之一“貓meme”,單是在小紅書上的瀏覽量就高達7.5億次。起初,一位日本博主@ねこのつぶやき(貓的自言自語)使用貓meme形象創作的系列Vlog——“日本單親媽媽去中國后,價值觀發生變化的故事”——在中文互聯網走紅,Vlog中的小貓咪生動講述各種生活細節反差,幽默又真實地展示了偏見被打破的過程。
這種巧妙化解現實沖突和負面情緒,同時又不失真實理性的敘事方式,迅速俘獲了無數網友。而這只摳圖粗糙潦草、分辨率低到自帶電子包漿的貓貓形象,也火速成為年輕人的情緒代言人,無數人使用貓meme制作各種版本的表情包Vlog。
(圖/ 社交媒體截圖)
使用“表情包+精神狀態”作為關鍵詞,在小紅書上搜索近一年的筆記,高頻出現的表情包IP前三名是海貍loopy、羅文姬和章魚哥,分別出自韓國動畫《小企鵝Pororo》、高分家庭韓劇《搞笑一家人》和世界級動畫片《海綿寶寶》。
和現實小動物不一樣,這些影視形象IP通常都有原著作品作為支撐。新晉頂流“三小只”Chiikawa也如是,在日本漫畫家Nagano筆下,三只“小可愛”(日語中“Chiikawa”就有小可愛的意思)以最萌的外貌,過著被生活拿捏、反差極大的生活。他們不僅要起早貪黑地打工賺錢,也時常陷入無意義工作無法實現自我價值的沮喪,但幸好他們還有彼此的堅固友誼。
(圖/@ngnchiikawa)
Nagano曾經在某次采訪中提及創作動機,她認為這些荒誕的故事并沒什么深意,只是因為她會被“雌螳螂吃雄螳螂這種生物無情的本質所吸引”。而沉Chiikawa表情包的大部分年輕人,同樣也不會去挖掘可愛吉祥物背后的沉重本質。這種“無意識”的雙向奔赴,誰說不是一場抽象的大型互聯網集體行為藝術呢?
若要選出年度最抽象的表情包代言人,2005年誕生的國產動畫片“豬豬俠”系列必然占有一席之地。這個以顏藝絕活占領無數00后聊天框的網絡豬豬男神,只用網友一句似真亦假的吹捧就足以終結比賽——“初代豬豬俠的原型,是孫悟空和普羅米修斯的結合?!?/p>
在這里,有人發展抽象,有人挖掘幽默,也有人找到了最能表達自我的理想形象。如果非要致力于探求搞抽象的年輕人究竟想要搞些什么,“豬豬俠”系列的這句臺詞也許是恰當的回答:“人們都在假裝正經,只有我在假裝不正經?!?/p>
40歲的表情包,
仍是年輕人的社交密碼
1982年9月的某天,卡內基梅隆大學的一位計算機科學家尼爾·斯沃茨在學校電子公告板上提出一個問題:當電梯做自由落體運動時,固定的一支正在燃燒的蠟燭與地板上的一滴水銀會發生什么?
問題發布后,另一位計算機科學家霍華德·蓋爾基于自己的笑點出發,“幽默”發布了一條電梯故障的通知作為回應。盡管不少人指出蓋爾在開玩笑,卻也有相當一部分用戶信以為真,大家這才意識到,人類的幽默感原來并不相同。于是接下來幾天,大學教授們圍繞“鍵盤上哪個字符最為有趣”展開了激烈討論。
最終,時任助理教授的斯科特·法爾曼以無懈可擊的答案獲得一致認可,他提議用“:-)”和“:-(”這兩個符號來區分發言是開玩笑的還是嚴肅的——世界上第一對表情符號就這樣誕生了。
2022 年 3 月 2 日,上海。“徐冰的語言”展在浦東美術館展出。展品《地書》,不管讀者是何種文化背景或教育程度,都可以釋讀。(圖 /IC photo)
1988年,日本電信從業者栗田穰崇設計創作了第一套Emoji表情,以172個只有12像素的Emoji表情為起點,表情包正式開始了在互聯網世界的奇幻漂流。
2003年,QQ首次推出了表情。2010年,上百個表情符號通過了標準化處理,表情符號的廣泛普及成為現實。2011年6月,蘋果新發布的iOS 5.0系統中搭載的Emoji,帶領表情包邁進了移動互聯網時代。
“新世相”曾經發起了一項“24小時不用表情符號”挑戰,在5307名參與者中,超過30%的人失敗了,而成功堅持了24小時的人中,一半以上覺得煎熬難忍,被提到次數最多的原因是:尷尬。
從顏文字、Emoji到動圖,從原創IP到自制梗圖,經過40余年發展,表情包除了作為聊天時文字的補充,更是年輕人之間自成一套的社交語言密碼。
今年5月底,Doge表情包的原型柴犬Kabosu去世,無數網友紛紛悼念。這只最有梗的小狗和因此延伸創作的無數表情包,見證著一代人的網絡沖浪史。小狗Kabosu告別了現實世界,但Doge仍將長久地活在無數人的電子設備中。表情包早已不僅僅傳遞單一情感,在無數的二創和顛覆中,這套龐大復雜的交流系統映射出日常,揭下抽象外露的第一層,還有年輕人復雜交織的心緒。
2009年4月30日,休斯敦火箭主場以92:76的成績擊敗波特蘭開拓者。賽后,火箭隊球員出席新聞發布會。姚明在發布會上的表情成為風靡網絡的表情包。(圖/視覺中國)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精神科主治醫師馬銀珠曾指出,使用抽象表情包可以起到一定的自我療愈的作用?!氨砬榘某霈F本身就是表達我們當下的感受、心情和想法,一些難以在現實中表露出來的情緒狀態也會用這種方式表述?!?/p>
“而自我療愈的方法中就包括消化情緒、表達情緒、轉移情緒等。”馬銀珠說。
在語言還沒誕生的時候,剛學會直立行走的人類也許只能用面部表情和手勢溝通。后來,人們雖然學會用紙筆寫字,但在有重要的話要說的時候,依然會選擇走到對方面前,直視對方的表情,也讓對方感知自己最真實的情緒變化。
如今,我們在鍵盤上敲擊一切,在面對面的時刻仍然選擇低頭沉入手機,不過情感的傳達并沒有離場,輕觸即可發送的表情包,變成我們情緒的另一種詮釋。
在一個混合通信的時代,圖像亦成為語言的一部分,甚至比文字更溫柔、更萬能。日常生活中各種無解的局面,無法逃離的年輕人通過抽象表情包從中抽離,這也是一種別樣的堅持與頑抗。
(圖/《千尋小姐》)
“抽象”不僅是“具體”的反義詞, 在當下網絡文化中,它亦是一種理解成本。一個愿意接受抽象的年輕人,也會樂意向前一步,走近抽象的他者。
“我再也不玩抽象了,第一是沒人懂我的幽默,第二是真有人把我當傻子?!比绻鈽嬤@句抽象名臺詞,其本質就是:“搞抽象”需要預設一個對話共同體,只有在其中的雙方,才能分享難得的默契與笑容。
愛上抽象表情包的年輕人,何嘗不是一種以魔法打敗魔法?
運營:鹿子芮;排版:菁菁
原標題:《當表情包都開始不好好說話》
671期雜志
《過于抽象:我們需要好好說話》已上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