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挖呀挖”的兒歌神曲,讓兩位女幼師走紅網絡,一位是模仿的黃老師,一位是原創的桃子老師。
黃老師雖然不是原創者,但她憑借這首“挖呀挖”迅速走紅,然后開直播并成功“挖到”一套房。
可以說黃老師雖然不是原創,但她很幸運,是這首歌曲的最大獲益者。
而原創的桃子老師就沒有這么幸運了,雖然歌曲是她創作的,也是她首次發在網絡上,但并沒有在網絡上掀起太大的水花,反而是黃老師把這首歌唱火了。
這首歌曲爆火網絡后,桃子老師在開始時是凹人設的,對黃老師的爆火并沒有表現出太多的懊惱和不滿,反而稱自己只想做好本職工作,不準備接這波流量,接下來還會一如既往地跟小朋友們相處,當時大家對桃子老師的淡泊名利還是很佩服的。
當時也有人為桃子老師鳴不平,認為她為黃老師做了嫁衣,太吃虧了。
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桃子老師并不像她自己所說的那樣淡泊名利,沒過多久,她竟然辭職了,然后搖身一變開啟了直播帶貨。
這樣的轉變讓人始料不及,也讓人感慨出名的盡頭是直播帶貨。
可桃子老師并不像黃老師那樣幸運,黃老師是切切實實吃到了這首歌的紅利,一場直播超十萬人觀看,直播時各種嘉年華、豪車、游艇刷不盡,黃老師激動得嘴都合不上了。
可隨著流量的逐漸散去,桃子老師直播間的人也迅速減少,甚至有網友在直播間直言,喜歡原先專心上課的桃子老師,而不是積累人氣后直播帶貨的桃子主播。
桃子老師直播帶貨后,有網友質疑她一場直播能“挖到”幾十萬,當時她還辟謠稱一場直播僅收入一千元,每個月只有四場直播。
其實這樣的辟謠真的沒什么意義,大家介意的不是她一場直播賺多少錢,而是她一邊凹人設,回頭就辭職直播帶貨的行為,讓人有種被耍的感覺。
互聯網是締造網紅的時代,可網紅的更新代替太快了,一場流量就可能締造一個網紅,可隨著流量熱度的降低,產生的網紅也隨之被人忘卻。
桃子老師也不例外,她也成了互聯網的棄兒。
她沒經得住誘惑,辭職直播帶貨的效果也不是太好,沒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桃子老師非常焦慮甚至后悔。
在后來接受采訪時,桃子老師直言她經常莫名地大喊大叫,甚至有自殘傾向,有時還覺得活不下去了,她意識到自己可能抑郁了。
可這樣的結果是誰造成的?如果她真的做到淡泊名利,能堅守初心繼續堅守在幼師的崗位上,那么雖然會不甘心,但最起碼不會有現在的情況。
可在巨大的流量、在金錢利益面前,桃子老師根本沒有經受住誘惑,她毅然決然地辭去穩定的工作,幻想著自己能在互聯網這塊蛋糕中分得一杯羹,可現實卻打得她措手不及。
她后悔了,確實是后悔了,她的經歷就跟“反詐老陳”一樣,沒有認清自己,太沖動,被金錢蒙蔽了雙眼。
雖然歌曲是她創作的,但她并沒有考慮為何她唱不會爆紅,經黃老師一唱就迅速爆紅,這背后的原因她并沒有搞清楚。
有時候火的并不一定是歌曲,而是唱歌的人,大家喜歡看的不一定是歌曲的內容,可能是唱歌人的甜美和神態魅力。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如果桃子老師像黃老師那樣名利雙收、荷包鼓鼓了,那么她可能就不會抑郁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