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作為現(xiàn)代海軍的戰(zhàn)略威懾利器,是一國實力的象征。除了五常國家外,不少國家都有一顆航母夢。比如印度,就對造航母很執(zhí)著且非常自信。前些年,甚至公布了要打造亞洲首艘核動力航母的計劃,令全球軍事界為之一震。
這艘名為“維沙爾”號的龐然大物,真的能夠如印度所愿,成為其稱霸印度洋、比肩美國海軍的存在嗎?
航母之夢,印度雄心勃勃
印度,作為14億的人口大國,其軍事野心從未掩飾。在南亞地區(qū),印度一直試圖以強大的軍事實力為后盾,實現(xiàn)其地區(qū)霸主的夢想。航母,作為海軍力量的核心,自然成為了印度軍事戰(zhàn)略中的重要一環(huán)。
繼首艘國產(chǎn)航母“維克蘭特”號成功海試后,印度媒體便開始大肆宣揚其航母建造能力,甚至翻出了早年間提出的核航母計劃,揚言要打造亞洲首艘核動力航母,直接控制印度洋。
“維沙爾”號:6.5萬噸的巨獸
據(jù)悉,“維沙爾”號滿載約65000噸,是一艘中型航母。更令人矚目的是,印度計劃斥資60億美元,為這艘航母安裝先進的電磁彈射技術(shù),使其能夠搭載多達54架先進艦載機。
這樣的配置,無疑讓印度海軍的戰(zhàn)斗力躍升數(shù)個臺階,印度人也因此歡呼雀躍,認為印度海軍實力馬上要追趕美國。而美國媒體也認為:一旦該航母服役,印度世界第三海軍的地位就穩(wěn)了。
現(xiàn)實骨感:印度航母建造能力存疑
然而,夢想與現(xiàn)實之間總是存在巨大的鴻溝。盡管印度媒體吹得天花亂墜,但事實卻是,印度根本不具備自主建造航母的實力。明眼人都知道,“維克蘭特”號從圖紙到武器裝備,無一不是從他國引進或拼湊而來。
法國提供了航母圖紙,美國提供了動力系統(tǒng),俄羅斯提供了建造鋼板,艦載機還是以色列的。這樣一艘“萬國造”的航母,印度卻耗費了長達16年的時間才勉強建成。
核動力航母:印度難以逾越的鴻溝
至于核動力航母,其建造難度更是超乎想象。核動力系統(tǒng)的研制需要極高的科技水平與工業(yè)實力,而印度在這方面顯然捉襟見肘。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真正掌握了航母專用的核動力系統(tǒng)技術(shù),其他國家如法國,雖然也擁有核潛艇技術(shù),但將其應(yīng)用于航母卻是另一回事。印度在這方面幾乎是一片空白,想要從零開始研制核動力系統(tǒng),無疑是癡人說夢。
資金與技術(shù):印度的雙重困境
除了技術(shù)難題外,資金也是印度建造核動力航母的一大障礙。雖然印度軍方聲稱預(yù)算60億美元用于“維沙爾”號的建造,但考慮到核動力航母的復(fù)雜性與高昂成本,這筆資金恐怕只是杯水車薪。
以美國最新的“福特”級航母為例,其建造成本高達130億美元,而且后續(xù)維護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更何況,印度在軍工研發(fā)上的投入一直飽受詬病,其效率低下、浪費嚴重的問題早已不是秘密。
專家觀點:印度航母夢難圓
對于印度建造核動力航母的雄心壯志,軍事專家們普遍持悲觀態(tài)度。他們認為,印度在航母建造領(lǐng)域的技術(shù)積累,與工業(yè)基礎(chǔ)都遠遠不足,想要一步登天建造核動力航母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何況,印度在軍事項目上的拖延與超支問題,也讓人對其能否按時完成并控制成本表示嚴重懷疑。
據(jù)最新消息,目前“維沙爾”號已經(jīng)停工,累計前期投入了30億盧比,停工原因在于核系統(tǒng)上。有專家認為,這項目失敗概率很大,如果想重生,只能改為常規(guī)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