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表示,全球對烏克蘭沖突已感到疲憊,并呼吁尋求解決方案。他指出,這場沖突不僅對沖突雙方造成了巨大代價,也對其他國家產生了深遠影響。
蘇杰生提到,俄羅斯總統普京近日首次與德國總理朔爾茨通電話,這是沖突以來的重要外交互動,顯示出國際社會對和平的需求正在增加。
關于印度在解決沖突中的角色,蘇杰生表示印度并未提出具體的和平計劃,但一直努力促成雙方展開對話。
他強調:“我們認為這場沖突我們無關。我們的職責是想方設法讓這兩個國家達到可以互動的地步。畢竟,只有他們愿意解決問題,其他人才能發揮作用。”
事實上,自從特朗普在美國大選中獲勝后,幾乎所有人都認定俄烏沖突即將結束。前不久,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播出的電臺訪談中稱,一旦特朗普明年成為美國總統,俄烏沖突將會提早結束。
他表示:“我可以肯定,在即將領導白宮的團隊的政策下,這場沖突會提早結束。這是他們對美國公民的承諾。”
澤連斯基進一步指出,烏克蘭將不遺余力地通過外交途徑力求在明年終結沖突。他強調,唯有當烏克蘭并非孤軍奮戰,且擁有堅實立場之時,與俄羅斯的談判才具備展開的可能性。
針對俄烏沖突的和解進程,俄羅斯總統普京也表示,他已做好與特朗普進行對話的準備,并聲明“俄羅斯愿與美國民眾所選的任何一任總統攜手合作”。
據有關信息,特朗普此前多次聲稱自己與俄羅斯及烏克蘭領導人保持著良好的關系,并夸口稱若由他執政,能在“極短時間內”解決兩國間的沖突。
他更強調,該沖突在他的領導下“本可避免”。
雖然特朗普對俄烏戰爭是促和態度,不過美國現任總統拜登可不這么想。
在美國政府過渡期帶來的不確定性之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前不久“閃電”出訪布魯塞爾,與北約、歐盟、烏克蘭官員會面。布林肯表示,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再次就任總統前,拜登政府將加強對烏克蘭的支持,并將在這段時間內努力強化北約聯盟。
布林肯指出,俄烏沖突目前已抵達一個“關鍵節點”,美國的核心任務是確保烏克蘭在進入2025年時,能夠獲得充足的資金、彈藥及軍事力量,從而占據優勢地位,既能夠有效進行軍事行動,也能夠從這一有利位置出發開展和平談判。
此外,布林肯還著重說明,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策略將“依據戰場形勢的發展、俄羅斯行動的變化以及新因素的涌現”而靈活調整。
眼下,距離特朗普正式重回白宮尚有兩個月之遙。鑒于特朗普多次聲稱能迅速終結俄烏沖突,近期,俄烏雙方在庫爾斯克及烏克蘭東部地區的戰斗似有加劇之勢,雙方都在為可能很快到來的和平談判努力爭取更多優勢條件。
歐洲方面也正日益積極籌備針對俄烏沖突的談判工作,其中可能的條件框架包括以烏克蘭的部分領土讓步來換取對其的安全保障承諾。
同時,有烏克蘭官員指出,盡管領土主權對烏克蘭而言至關重要,但當前烏方最為關切的問題仍是安全保障。不過,各方對于安全保障的具體實質內容尚未能夠達成共識。
和平談判是解決爭端的關鍵,期待俄烏早日回到談判桌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