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一條標語居然成了“網紅打卡地”?不明所以的路人還以為這是什么文化地標,點開才發現,原來是某些人盯上了那第三個字,“打卡”姿勢令人臉紅心跳。這一幕,真的不是在考驗我們公共空間的“承載能力”嗎?
首先說清楚,標語本身沒有任何問題——“消防操作登高場地”,不就一普通的功能性說明嘛。可偏偏就有人非得用那雙“顯微鏡找瑕疵”的眼睛,硬生生從中看出“不雅”含義。要說這事,怎么聽怎么像段子,卻活生生發生在現實里。年輕人,特別是一些女孩,居然還興致勃勃跑去拍照,發朋友圈,還美其名曰“有趣”。這“趣味”到底哪里來的?看完只覺得一股土腥味撲面而來。
更讓人迷惑的是,這種行為竟然能“火”起來。想要吸引眼球,博取流量的心態我們可以理解,但把這種低俗惡搞當“潮流”,甚至吸引一批人爭相模仿,未免太掉價了。這樣的“打卡”,真不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嗎?與其說他們在調侃標語,不如說是用自己的行為暴露了內心的輕浮和價值觀的偏離。
這事背后反映的,其實是對公共場域的認知出了問題。在這種場合,標語不是給你“找樂子”的,背后是對生命安全的提醒,是莊重嚴肅的。你在那比比劃劃拍“搞笑”照片,是否考慮過這些字真正的含義?把嚴肅的東西當笑柄,是對標語的污名化,也是對城市文明的不尊重。
再說到這次事件中的媒體。個別媒體用“‘不雅字’街道”這樣的標題吸引眼球,看似是在揭露問題,其實無形中也放大了這些低俗行為的影響力。這種炒作,非但沒有遏制現象,還讓更多人抱著獵奇心態去模仿。媒體人的責任,難道不是去引導更高層次的審美和價值判斷嗎?
問題的關鍵,其實在于社會整體的價值觀。如果我們的審美和幽默感,總是停留在“玩文字梗”的水平,甚至以低俗為“樂”,那真的要好好反思了。真正的趣味不是耍這些小聰明,而是通過創造性發現生活的美好,通過文化的沉淀提升自身的格調。
那么最后我想問:是標語“不雅”,還是思維“不堪”?當“低俗趣味”被奉為流行時,你真的能感到自豪嗎?對此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