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前言:
1949年4月24日,南京解放的第二天,第八兵團35軍的軍部門前,出現一位衣著華貴的闊太太。
闊太太開口就要見何克希政委,還說自己叫陳修良。
值班排長很快聯系到何政委,何政委聽聞這個名字后,卻立即跑到大門口并激動地喊:修良同志,我們終于會師了。
這位名叫陳修良的闊太太是誰,竟讓軍政委不顧身份地出門迎接?
向警予的秘書,被中央任命為南京市委書記
1946年5月,南京城突然多了一位從上海來的富商遺孀“張太太”。
她經常出沒于南京的各大娛樂場所,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和軍官太太們一起搓麻將。
牌技雖差但牌品很好,不管輸贏都樂呵呵地,再加上出手闊綽,很得名流富太們的欣賞和喜歡。
樂呵呵地陪軍官太太們打了一天麻將,張太太也在保姆的陪同下回到“侄子” 柏焱的住處。
回家后,張太太立刻將白天聽到的消息告訴侄子柏焱,并要求他用電報將消息送出去。
原來這位“張太太”就是陳修良來南京后的化名,她的真實身份是由中央任命的南京市委書記。
回想起兩個月前接受任命時的情景,陳修良仍然心潮澎湃。
華中分局副書記譚震林親自找她談話,向其傳達中共中央的命令。
譚書記說:
南京是被蔣介石用刺刀和大炮圍箍成的“鐵桶”,此前8任市委書記都犧牲在敵人的屠刀之下。
陳修良同志,你是否愿意去當這第9任市委書記,領導南京地下黨的工作?
她并未有任何的遲疑,堅定地回答道:愿意!
陳修良清楚,黨中央將如此重要的任務交給她,一方面看重她在敵后工作的豐富經驗以及膽識。
另一方面,是相信她對黨和人民的忠誠,畢竟她是向警予介紹入黨的黨員,經受過各種各樣的考驗。
所以盡管此去南京危機重重,陳修良還是義無反顧地接受了命令。
來到南京后,她發現南京地下黨的組織架構混亂、人員也魚龍混雜,有著極大的暴露風險。
為了明確分工和減少暴露風險,陳修良根據地下黨員的工作分工,將市委部門分為:
學委、工委、政府人員、警察等幾個不同的委員會。
同時還設立情報和策反系統,分別負責打探敵人情報和策反國民黨進步人士。
所有系統都和她保持單線聯系,并且要做到三勤(勤業、勤學、勤交友)、三化(職業化、社會化和群眾化)。
陳修良之所以化名張太太,并長期混跡于富太名流群,就是為了打探敵人的情報。
在她的一系列精心改革下,南京市委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卓越貢獻。
在敵人心臟搞情報策反,女書記有妙招
一天下午,陳修良來到市委委員方休家中談工作,卻意外了解到:方休的妻弟竟是軍統的機要秘書。
方休當時提議和妻弟分開居住,避免身份暴露。
陳修良卻認為,這是獲取軍統情報的絕佳機會,讓方休一定認真招待他。
在方休和妻子的共同努力下,兩人從妻弟的公文包中,找到了一份國民黨軍事電臺密碼。
很快,密碼本便被陳修良等人交給江蘇省委,為我解放軍的軍事行動提供了重要幫助,黨中央還特地發電嘉獎南京市委。
1948年,黨中央又向南京市委下達“策反國民黨軍政人員起義”的命令,進而打擊國民黨的有生力量。
為完成黨中央的任務,陳修良讓小叔子沙文威負責成立策反系統,并由情報系統擬定有望被策反的軍政人員名單。
在兩個系統的通力合作下,很快就鎖定了第一個被策反的對象:時任國民黨轟炸機飛行員—俞渤。
俞渤曾是中山大學的一位愛國學生,為抗擊日寇報考飛行員并曾到美國留學。
對于蔣介石悍然發動內戰的決定,他一直都很不贊同,多次在公開場合發表反對內戰的言論。
當時國民黨陸軍起義者很多,但空軍還未曾有過先例。
一旦將俞渤策反不僅能打擊蔣軍士氣,還能為其他飛行員起義樹立榜樣。
陳修良和沙文威等人先后與俞渤談話,俞渤很快同意起義事宜,還主動策反同機組的五位同事。
1948年12月16日晚,俞渤和機組成員駕駛當時最先進的B24轟炸機起飛,繞到總統府扔下三枚巨型炸彈后,一路飛赴當時已經是解放區的石家莊機場。
盡管炸彈沒能炸中蔣介石,卻也將一干國民黨將領嚇得夠嗆,蔣介石甚至氣到吐血。
在俞渤的帶頭作用下,一些愛國的國軍飛行員紛紛駕駛飛機飛往解放區起義。
被陳修良策反的愛國官兵,還有帶領重慶號軍艦起義的陳兆祥、少將師長王彥清,以及所部官兵。
何克希和陳修良的相識,則要追溯到渡江戰役前夕。
當時35軍已經接到了進攻南京的命令,但部隊缺乏渡江的船只。
就在何克希一籌莫展之際,陳修良和南京市委發動群眾和起義官兵、警察駕駛漁船、商船趕到長江北岸,接應解放軍過江。
如果沒有陳修良和南京市委的努力,35軍想要解放南京,將會付出巨大的犧牲。
所以何政委一聽到陳修良求見,于是跑著來見這位革命的大功臣。
在經過一番敘舊后,何政委為保護陳修良的安全,特地安排警衛排幫她把家搬到軍部。
隨著劉鄧兩位首長進駐南京,南京市委重新改組陳修良擔任市委組織部部長,之后又回到上海工作。
結語:
陳修良前輩潛伏的三年間,經歷過無數次危險時刻,最兇險的一次發生在1948年,當時國民黨特務突擊檢查她的住處。
好在她提前得到消息,將機密文件和電臺全都提前轉移,才有驚無險地逃過一劫。
而她和無數地下工作者冒著生命危險,從事情報和策反工作,也是中國革命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礎,這樣的無名英雄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參考資料:
中國軍報:《陳修良:從事情報工作的女市委書記》
人民網:《南京解放前的陳修良》
環球網:《陳修良:“巾幗豈無翻海鯨”》
人民網:《紅色特工陳修良的傳奇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