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麻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可以說,絕大多數手術都可以在全麻下完成。但是,還有一個地方是個例外——剖宮產麻醉。
無論是學術交流,還是日常閑聊,麻醉醫生似乎都很擔心。那么,麻醉醫生到底在擔心什么?
首先聲明的是,我們最擔心的不是技術、而是人。
什么人?
患者或者家屬、又或者有些嫌事情不大的人。
那么,如果我們擔心的“人”不是主要問題了,該怎么實施剖宮產全麻?需要注意哪些細節?我們來看一下:
有報道認為產婦因肥胖,舌體腫大,咽喉、氣管黏膜水腫,口腔黏膜脆易出血等可能導致困難氣道。也就是說,有部分麻醉醫生會擔心孕婦氣道建立的問題。但對于絕大多數經常實施全麻的麻醉醫生來說,這個應該不是大問題。
如果對孕婦的影響不是主要因素,再看一下對新生兒的影響:
一般認為與椎管內麻醉相比,全麻會引起Apgar評分下降,這個也應該是大多數麻醉醫生最為擔心的。畢竟,母子平安都是產科功勞,而一旦出了問題就是麻醉科的責任。
但是,有研究認為全麻雖然會引起新生兒呼吸抑制,但是抑制時間短暫,動脈血氧分壓和動脈血氧飽和度值更高,與椎管內麻醉組相比,全麻組術中產婦血流動力學、新生兒Apgar評分和血氣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這一點也很好理解:目前,無論麻醉藥物或者麻醉技術都已經得到了飛速發展。尤其麻醉醫生對藥物的應用越來越熟練,是可以做到精準控制的。
比如,靜脈麻醉藥物選擇中,可以優選中長鏈丙泊酚。中長鏈丙泊酚脂肪乳,是在長鏈丙泊酚中加入中鏈甘油三酯,溶解度更高,可減輕注射痛,代謝更快,對胎兒影響極小。
那么,如果實施了全麻,是否增加了其他科室或者麻醉科自己的圍術期管理難度?
對于手術室來說,全麻并不影響手術臺周轉率,畢竟大多數醫院都有術后恢復室。再說了,這么年輕的患者一般不會出現嚴重蘇醒延遲并發癥。因此,護理姐妹沒有意見。
對于產科來說,要考慮術后及時哺乳的問題。但是,剖宮產全麻過程中優選的麻醉藥物都是半衰期短的、代謝速度都很快。在術后哺乳的時候,乳汁當中的殘留藥物不足以引起麻醉效果。
對于麻醉科自己來說,可能全麻要準備的東西多一些、操作過程復雜一些,這個都不重要。還是那句話,麻醉科可能最擔心醫療過程以外的事情。
您還有哪些擔心?歡迎您在下方發表您的真知灼見~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里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