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汪國真,從寫打油詩到詩人
汪國真〔1956—2015〕,北京人,祖籍福建廈門,當代著名詩人、書畫家。
汪國真
他出身書香之家,父親是高知,供職教育部。他出生在北京,成長條件優越,自小熱愛讀書。15歲初中畢業,進廠為工人。1978年,他靠自學,考入暨南大學中文系,并開始詩歌創作。
1982年大學畢業,分配到中國藝術研究院任編輯,后任《中國文藝年鑒》編輯部副主任。
1990年后,擔任《遼寧青年》、《中國青年》、《女友》專欄撰稿人。作品曾獲1991、92、63年全國金鑰匙圖書獎。
2007年,當選為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
2015年,病逝于北京,享年60歲。
汪國真簽名賣書
二、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汪國真熱”
汪國真在大一時,寫了一首小詩:“天將曉,同學醒得早,打拳做操練長跑,鍛煉身體好”。《中國青年報》記者來暨大采訪,在黑板報上看到這首詩,就抄下帶回去,以《晨練》為題發表了,還寄給兩元稿費。這下子汪國真出名了。這首小詩雖然只有二十字,但卻開啟了汪國真的詩人之路。只是這條路,他走得很辛苦。
暨大畢業后,在北京當編輯時,他利用工余時間,拼命地寫詩,卻再也得不到發表。不過,他毫不氣餒,為了自己的詩與遠方,仍然堅持拼搏下去。
1984年,終于迎來命運的轉機,他寫的《我微笑著走向生活》,在湖南《青年人》雜志上發表了,后來又被《青年博覽》、《青年文摘》轉載。
1986年,他的《熱愛生命》,發表在中國青年出版社《追求》雜志上,后被《讀者》收為卷首作品。
這時候,他聲名鵲起,揚名全國。
汪國真的詩,積極樂觀,表達對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傳遞朝氣蓬勃的精神,鼓勵人們勇敢地面向未來,充滿了對青年人的熱愛與關懷。毋庸諱言,他的滿腔熱情,也得到了青年人的認同與回饋,他終于迎來了—場全國范圍的“汪國真熱”的閱讀風潮。
到了九十年代,青年學生、文學青年有三件最時髦的事:讀汪國真的詩歌、練龐中華的字帖、學許國璋的英語。那時的人們,買汪國真的詩集、讀汪國真的詩歌、抄汪國真的詩句,成為一種時尚。
這個時候,汪國真忘我地工作著,他奮力創作,及時發表,適時編集,陸續出版《年輕的潮》、《年輕的風》、《年輕的思緒》、《年輕的瀟灑》等詩集,以及多種《汪國真詩文集》,其詩集銷售量達1000多萬冊。他書紅人更紅,到哪個大學演講,哪個大學就被圍得水泄不通。
同時,他有《旅程》、《熱愛生命》、《我不期望回報》、《我微笑著走向生活》4首詩,被選入中小學語文,首創當代詩人之最。
他終于到達“詩與遠方”了!不過,他不是天之驕子,只是標志著一個普通人的努力,會做到怎樣的程度。
汪國真名言
三、《熱愛生命》寫作背景
《熱愛生命》寫于1986年。
這一年,詩人已到而立之年,他如癡如醉,忽視個人婚姻,不問家庭諸事,全身心地投入到創作中,寫出了一首首詩歌,又像撒網一樣,將詩稿撒向全國各地刊物,可是,90%以上都被拒稿。他內心焦灼,卻看不到努力的方向;他滿腔憤懣,卻找不到泄氣的出口,一直在無邊的苦悶彷徨中掙扎著。
不過,他始終堅信,“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只要不放棄希望,明天就在,太陽還可以重新回來;只要生命還在,我就永遠不會悲哀,我一定要勇敢地追求詩與遠方,為自己的未來努力拼搏一把!
于是,堅信未來的汪國真,用自己的心血,寫出了《熱愛生命》。這首詩也曾投稿兩處而被拒,第三次寄給中國青年出版社《追求》雜志,才終于得到發表,而此詩一經發表,便以其藝術魅力,給他帶來了龐大的讀者群,從此,他走出了創作的苦悶期,并逐漸走向“汪國真熱”。
《熱愛生命》說明
四、《熱愛生命》原文
我不去想,
是否能夠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
能否贏得愛情,
既然鐘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誠。/
我不去想,
身后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
既然目標是地平線,
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
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
只要熱愛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五、《熱愛生命》的命題、選材與立意
當時,國家正值改革開放,經濟轉型時期,全國人民都面臨著如何適應新形勢的難題。而風華絕代的詩人汪國真,他敏銳地把握住了時代的精神,總結自己的創作經驗,寫下《熱愛生命》,幫助人們來解決適應時勢的人生難題。
這首詩的標題,“熱愛生命”,揭示生命價值,直奔主題。“熱愛生命”,這是一個嚴肅的人生命題,諸如事業功名,又如愛情自由,人人關心,令人向往。這又是一個響亮的勵志口號,似黎明號角,朝氣蓬勃;如沙場戰鼓,鼓舞人心,催人上進,一下子就抓住了讀者的心。
在這個命題下,詩人依據人們的渴求,按照時代的需要,選取了“遠方、玫瑰、地平線和未來”4個意象,來詮釋熱愛生命的哲學道理,表現了當代青年搏擊奮進、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
汪國真名言
在立意時,詩人又別出心裁,另立新意,他寫的熱愛,不是熱愛成功與結局,而是熱愛追求的過程與拼搏的精神,也就是說,不是想要獲得成功而去熱愛,而是因為熱愛終于獲得成功。兩相比較,這種熱愛,意義更大、適用范圍更廣。因為這樣,沒有設置難以逾越的高門檻,沒有高不可攀的奮斗標準,適應不同階層的需求,人人都可以對照著去做,去攀爬自己選擇的人生目標,而具有了普遍的感化功能,體觀出積極的人生價值觀,而贏得了更多的人心。
六、《熱愛生命》的內容與結構
《熱愛生命》全詩16行,詩人將4個意象,都以“我不去想”領頭,分4個詩節、每節4行,鋪展開來,具體描述,反復詠嘆,而且一一作答,都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思路清楚,條理明晰,生動形象,給人印象深刻。
譬如第一節,在闡述“遠方”意象時,詩人說:在從業的過程中,追求“成功”時,“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也就是說,不是貪戀成功的美好結局,不是想要成功才去努力,而是“既然選擇了遠方”、確立了遠大的奮斗目標,那么,與其憂心忡忡,患得患失,擔心成敗,計較毀譽,還不如捋起衣袖,全力拼搏,頂風冒雨,兼程前行,只要熱愛生命,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一串串堅實的腳印,一切美好的結局,諸如事業的成功、美滿的愛情、輝煌的未來,都會在意料之中而獲得,也就是俗語“不問收獲,但求耕耘”蘊含的深刻道理。
當然,詩人這么說,有明顯的說教成分,但是,他沒有喊口號,鼓動你去做,而是用形象語言“風雨兼程”,以描寫手法,娓娓道來,殷切地建議你怎樣去做。這應該說,是一種明智的教化手段,生動而不生硬,親切體貼,令人信服。
這節詩中“既然選擇了遠方,便風雨兼程”,后來被奉為“追求成功”的名言,一直活在人們的口中。在后面的詩中,詩人也是這么生動地描繪著,諸如“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與“既然鐘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誠”,也同樣都富有人生哲理,被稱為“愛情和理想”的“心靈雞湯”,而被常常引用。由此可見,無論內容和金句,詩人給青年人的人生啟示,都產生了廣泛深遠的社會影響。
全詩的結構,按分總式行文,前三節分別描寫“遠方、玫瑰、地平線”仨意象,又分別表達如下的人生感悟:1、對待事業,與其汲汲于成敗得失,計較于功過毀譽,不如全力以赴,排艱克難,風雨兼程,一往無前地奔向“遠方”;2、對待愛情,與其猶猶豫豫,吞吞吐吐、怕狼怕虎,患得患失,不如敞開心扉,大膽說出心愿,獻上美麗的玫瑰;3、對待理想,與其計較別人的風言風語,怕這怕那,縮手縮腳,畏首畏尾,不如邁出勇敢堅定的大步,把后背留給他們,走在世人的前頭,永遠向前。這是分寫,條理分明,又反復詠嘆,意蘊雋永。
到了第四節,詩人把前三項的人生追求,統統歸納入“未來”內,為一個總意象,作總結式的深入描寫。前面多說“不問”,側重講要勇敢、要大膽,強調在人生的追求時,頭等大事,是戰略上要藐視困難,追求實干,講究拼搏。當然,事業的艱難、人生的苦澀,也是必然的。所以,尾節在總結時,詩人講:“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這里仍用一句“我不去想”,既保持各節語式一樣,又增強詠嘆效果,而總體的意思是:人們在追求“未來”的道路上,不會都是“平坦”的通衢,必然會有艱險“泥濘”,但是,人們只要熱愛生命,奮然前行,就什么困難都不怕,就能排難克險,一往無前,“一切”結果,“都在意料之中”而獲得了,也就是前面追求而未得的“成功、愛情、理想”,在堅持不懈中,最終統統都獲得了,很自然地做出了全詩的結論,而完美收篇。
《熱愛生命》表達的人生感悟,重在熱愛追求過程中的拼搏。這與前蘇聯作家奧斯特勒夫斯基的生命名言不謀而合:“人的一生是應該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了。”
《熱愛生命》
六、《熱愛生命》寫作藝術賞析
汪國真是紅極一時的時髦詩人。
他的詩,不僅以其對現實生活的深刻感悟、對美好事物的熱烈追求,贏得了廣大青年的喜愛,而且其詩歌強烈的時代精神,濃郁的青春氣息,熾烈的生活熱情,真摯親切的待人態度,以及質樸干凈的語言,清晰精巧的結構,簡潔勻稱的詩體,浪漫優雅的詩意,美好細膩的感情,富含哲理的詩句,無不令人心扉大開,百讀不饜,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因此,汪國真又一位輝煌的詩人。陳存選2024、11、17。
參資:百度百科《汪國真·熱愛生命》。
汪國真葬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