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停航,這家航司增班的秘密。
領域| 民航業
首圖| 新加坡航空/旅界實拍
01
深秋,唯一在北京兩座機場運營直航航班的外航來了。
雙十一當天,新加坡航空公司正式開通了北京大興至新加坡的SQ811/SQ810往返客運航線,每日運營往返各一班。
隨著北京大興至新加坡航線開通,新加坡航空在北京至新加坡航線上每周有28個往返航班,超過疫情前水平。
再從新航在中國的內地網絡航線布局上看,已經覆蓋了7個城市8座機場,包括北京(首都及大興)、上海(浦東)、廣州、深圳、成都(天府)、重慶及廈門,每周共運營98個航班往返于中國內地與新加坡之間,同樣超過2020年前水平。
新加坡航空在中國增班之際,眾多外航在冬春航季削減或者暫停了中國航線。
比方說,北歐航空SAS在關閉了上海—哥本哈根直航航線后,甚至直接注銷了國內的公眾號,可謂去意堅決。
而早在北歐航空之前,波蘭航空從10月24日起暫停華沙與北京的直飛航線、英國維珍航空從10月26日起暫停倫敦與上海的直飛航線、英國航空從10月26日起暫停北京航線、漢莎航空在10月底停飛法蘭克福至北京航線。
不僅歐美航司,就連一些亞太司也相繼停飛中國航線,理由是客運需求不足。
今年7月28日,澳洲航空?結束了悉尼至上海往返航線,9月10日,菲律賓亞航宣布停止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至中國大陸的所有航班,文萊皇家航空公司自2024年10月26日起停飛斯里巴加灣-北京大興航線。
外航紛紛停飛中國,新加坡航空卻逆勢增班,顯得畫面格外清奇。
02
新航逆勢增班中國航線勇氣從何而來?
新加坡航空公司中國區總經理黃文杰向旅界披露,“主要還是為了滿足中國內地這一重要市場航空旅行的強勁需求。”
而對中國游客免簽,是新航與新加坡大步向前的主要推動力。
自今年2月9日,中新兩國互免政策實施后,每月都有數十萬名中國游客來新加坡旅游觀光。
新加坡雨林動物園/旅界實拍
中國也再次成為了新加坡最大的游客來源國。
新加坡旅游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8月有40.3萬人次的中國旅客到訪新加坡,比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39萬7070人次高峰增加了約1.5%,連續兩個月超過疫情前的游客數量,榮登中國出境游恢復最快的目的地。
中國游客來了,錢也來了,在新加坡截至今年第一季度的81億新元旅游收益中,中國旅客貢獻了11億9000萬新元,占總收益14.7%,雄居榜首。
由此可見,東南亞唯一發達國家新加坡對中國游客免簽后的虹吸效應有多強。
除此之外,新加坡航空憑借自身的良好口碑效應和四通八達的東南亞、澳洲航線網絡成為超越東南亞區域航司的神奇存在。
例如,在飛機硬件設施上,新加坡航空以全機免費Wifi在小紅書等國內社交媒體上頗受歡迎。
據旅界不完全統計,新航機齡基本在7-8年左右,作為一家成立于1947年的老牌航空公司,目前新航機隊的平均機齡低意味著故障率,維修成本低。
今年11月,新航又宣布將在其41架空客A350-900遠程(LH)及超遠程(ULR)飛機上配備全新遠程客艙產品,這項煥新計劃將耗資11億新元。
其次,新航的服務在行業內有口皆碑。
身邊一位新航空乘朋友最近正在執飛為期6個月的上機實習期,她說,在這個過程中,就是不斷地強化飛前準備,機上準備,迎客,地面服務,飛之后的酒水,餐食,洗手間的打掃,下降準備,落地后的服務等服務流程,可謂事無巨細。
從實際執飛體驗來看,今年2月,我與家人從新加坡搭乘新航航班商務艙飛往墨爾本,新航空姐協助帶娃,給孩子喂飯,即使在以“卷服務”著稱的亞洲航司里,新航也是獨樹一幟的存在。
新航從新加坡飛往墨爾本/旅界實拍
最后,是新加坡航空在中國一直以轉機航線網絡發達著稱,新航起飛和降落時間通常不會太早也不會太晚,方便人們計劃時間出行,且能夠很好地休息,因此去馬爾代夫、澳洲、新西蘭、東南亞成為不少中國游客的首選航司。
事實上,由于新加坡無任何國內航線,所以,新航從成立那天起就要與國外航空公司競爭。
如今,新航在中國等諸多航線上成為最有競爭力的航司,背后一些原因頗為值得國內民航業同業參考學習。
03
前幾天,中國副總理對新加坡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得到了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副總理顏金勇、總統尚達曼的熱情接待。
新加坡航空固然優秀,新航若想在中國市場長久發展依然取決于兩國之間的政治氣候。
2025年,是新加坡和中國建交35周年,黃循財總理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去年我去中國時,受到了中國人民熱情接待,這次在新加坡再次見到他,我感到非常高興……"
值得一提的是,升級版中新雙邊合作即將在今年12月31日生效,在經濟貿易、互聯互通、技術創新、經營管理、教育文化等多個領域鞏固長期伙伴關系,這對需要商務、旅游客源支撐的民航業顯然又是一個利好消息。
近期《中國人,正在擠爆新加坡》等社媒推文火爆一時,除了旅游客群,前往新加坡經貿、商務客群也正在肉眼可見的增多。
今年3月,
新加坡副總理兼貿工部長顏金勇在最近的發言中亦指出:中國經濟目前雖然面臨阻力,但發展潛力仍非常龐大,不容忽視,新加坡要想真正與中國合作,就不能只看眼前,而是必須以長遠眼光在中國長期投資,努力耕耘。
在1972年,新航還只是一個擁有10架飛機的小型航空公司,如今,幾乎每年新航都會獲得各種世界性的營銷服務大獎,也一直是世界上最賺錢的航空公司之一。
受益于中國市場快速反彈,新加坡航空在2023財年實現了創記錄的20億美元利潤,連續兩年獎勵員工8個月工資,一度引爆了國內社交媒體。
對于這家保持30多年領先,總是能夠獲得豐厚利潤的航空公司而言,成功的原因可能很多,但重視中國市場需求無疑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答案。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新加坡航空增班中國航線 ?歡迎在下方留言框與旅界君互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