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設計師要不要做自媒體這個問題,我有幾點自己的看法。
首先,設計師需要具備起碼的設計能力,那么自媒體會成為很好的獲客渠道,也是做個人IP一個很好的路徑,畢竟設計師個人的影響力大了,傳播的更廣、更遠,會增加很多間接獲客的機會。
其次,設計師要清楚自己與其他設計師的不同點,做差異化。很多設計師做自媒體只是簡單的分享下作品,或者分享下制作技巧,但這些東西所有人都在做了,我們再繼續做,只是多了一個同類型的自媒體設計師而已。我做的不同點在于分享設計的核心點,就是傳授對于方案的思考能力和轉化能力。以眼藥企業展廳為例,如何將大綱內容轉化為空間形式,這個是設計師的核心競爭力,對于新人設計師也是最缺乏的。好,那我就做這一方面。可能很多設計師把這些作為自己的最核心的能力,并不愿意與人分享,但是你所具備的這些能力也是在常年積累中形成的自己的認知,這本身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況且,人要多學習更多、更好、更新的東西,那時候再看現在的作品,可能自己會有更多的感受。所以,設計師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就是與時俱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能力。每一個博物館都有各自的特點,我不太可能把以前的東西再放在新的博物館設計方案,這是程老師從一開始就潛移默化的對我們的影響!
每次錄制視頻,也是在練習自己的語言表達的邏輯性,因為我們以后總是有自己匯報自己的設計方案的一天,所以這一切都是在為那一天做準備。別人看完視頻能給與回復,從每一個回復中判斷自己表達的效果是否清楚,觀眾是否明白了我的設計想法和思路,這個是很重要的。如果有很多人聽不懂,那么說明我的表達方式有問題,以后匯報方案,大概率客戶也是聽不懂我在說什么的,需要及時做出調整。
在做專業類視頻的同時,我也在做個人賬號,兩者本身并不沖突,工作和生活我一直認為分開比較好。個人賬號更多的是分享日常生活,和一些心情。總有一些話是不能對人說的,所以自媒體就是一個很好的“發泄”介質,畢竟網絡中很多人都是不認識。視頻和文字共同構成了我完整的生活狀態,那也是真實的我。很多時候,我們習慣了偽裝自己,帶著面具工作、生活,人們看到的也只是你想要展現出來的一面。而面具背后的真實內心,恐怕只有夜里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才會表露出來。
有很多潛在客戶也都是從個人生活賬號聯系到我了,聊合作的。雖然現在自媒體時代已經過去,視頻本身產生的利益少之又少,姑且把它當做一個生活日記也是很好的。從疫情封村開始記錄,我已經做了4年了,它完整的記錄了整個疫情的過程,也記錄了很多難忘的畫面。
設計師在工作之余,利用自媒體傳播手段,是一個很好的免費宣傳自己的方式。所以空閑之余,我還是會繼續做這件事,而且現在它也在慢慢的產生效果,這就足夠了!
——2024年11月17日于昆明雍璟苑小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