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道理?什么是實踐?道理和實踐是什么關系?
一陰一陽之謂道。道理是陰,實踐是陽。道理與實踐相結合,就是陰陽合一、知行合一。
人們常常會疑惑,很多人似乎已經懂得了那么多的道理,為什么還是過不好一生?
個人認為:人的一生過得好不好,不僅取決于其道理,更取決于其實踐。很多人之所以過得不好,往往并不是因為他們自以為看了多少道理,而是因為他們看到的道理還不夠多、不夠好,又或者他們就僅有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而沒有真正的實踐罷了。
一陰一陽之謂道。一大一小也是道。萬物皆有大小兩極,道理本身也是如此。天地萬物大之極,為道;小之極,為理。
所謂道理,它并不等同于現實實際,準確地說,它既來源于人們的現實實踐,又最終必將回歸到現實實踐中去。
單單只是對于道理本身而言,它也擁有量和質的區別。
所謂量變引起質變。有多少人能夠確定自己懂得的道理足夠多?又足夠準確呢?
萬事萬物都始終處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
萬事萬物的發展變化也都有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人的一生看似學了很多道理,但是人們學到的道理真的很多嗎?真的有足夠多的道理可以支撐人們處理各個方面的問題嗎?
大多數人的一生都只是走一步看一步、摸著石頭過河罷了,而并沒有什么明確深刻的道理指導其一生的實踐與行動。
萬事萬物皆有其道,皆有其理。所謂一事一理,一物一理,人們很難掌握那些事物背后的道理,更難學到那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
這就造成了人們所學的道理,“質”不夠,“量”也不夠。
所謂“質”,其實就是道理的深度。
所謂“量”,其實就是道理的廣度。
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就是提升人生道理的廣度,也就是量。
行萬里路,就是提升人生道理的深度,也就是質。
王陽明主張知行合一。
知就是讀萬卷書,就是提升認知的廣度。
行就是行萬里路,就是提升認知的深度。人們只有在親身實踐中才能獲得更深層的真知灼見。
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所以,人生過得好不好,又豈是僅僅依靠懂得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就能決定的?
所以,人們無論懂得多少道理,都無法直接決定自己過得好不好,這才是正理。
人生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是一個充滿無數可能、無窮變化的過程。
假如人們只是去看、去想,而沒有親自參與那些實踐與行動,其一生也就只會停留在幻想與設想之中罷了,也就只能算是一個看客而已。
在古代,趙括紙上談兵,最后把趙國帶向滅亡,其失敗的根源就在于他只有一些道理、也空有一身道理,卻從沒有親身上過戰場。
沒上過戰場并不是最糟糕的情況,在戰爭中不斷學習也未嘗不可,但趙括偏偏又是一個自大且驕狂的人,這就造成了他只會抱著自己的大道理、死道理,而看不清現實實際、看不清變化。
常言道:看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
人生無論看多少道理,都只是看而已;它永遠也代替不了做。
幾乎所有道理都只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而且是從過去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這些道理、這些過去的實踐經驗能不能真正用于指導未來的實際工作,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人怎么能僅憑一些道理,就無視現實實際呢?
因此,人不能完全沒有道理、不懂得道理,但也不能過于依賴道理、迷信道理。
道理只是用來指導實踐的,它永遠也代替不了實踐。道理只是輔助,實踐才是根本。
所以,過好一生的條件,不僅要有豐富的道理,還要有良好的心態、辛勤的勞動、以及美好的理想與目標。
保持心態、樹立理想、辛勤勞動,都是一種實踐行動。
道理是陰,實踐是陽;一陰一陽之謂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