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爾別祖霍夫是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中的男主角之一,他與我前面寫的安德烈博爾孔斯基公爵都是這本書中的主要人物。
皮埃爾與安德烈公爵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和行事風格。
書中的安德烈公爵思想太深沉,凡事追求完美和意義,所以他活得很痛苦;相比安德烈公爵、皮埃爾更簡單、真實、熱情,所以他能活得更快樂、灑脫……
從某些方面來看,我覺得皮埃爾也許是作者托爾斯泰的原型吧!同樣是出生貴族家庭;同樣善良、真誠;同樣向往和平、簡單、純樸的生活;有著相同的背景和人生經歷!
相比皮埃爾,安德烈公爵更像是蘇格拉底,讓人敬仰佩服、望而生畏;反而是皮埃爾,讓我看到了普通人身上的影子,讓我看到了普通人的成長歷程和人生軌跡!
最初的皮埃爾也只是個放浪不羈、嗜賭成性的執垮子弟。我覺得他身上最可貴的一點就是——他不沉迷于現狀,是那種選擇主動去改變的人。
他把自己放入婚姻里,期待因此能獲得一些生活上的改變;可婚姻并沒有改變自己,他的妻子海倫是一個思想開放、行為放蕩的女人;最終因性格不合而分離。
他又把自己交給共濟會,期待信仰宗教能拯救他,從而獲得靈魂的救贖,找到生命的意義;但也并未如嘗所愿,反而使自己更沉重了;共濟會也只不過是一種形式主義,并無實質。他也因此失望而歸!
他去辦學校搞教育;建醫院救死扶傷。可也因戰亂終結并沒有取得實質的成果。
對于這兩個問題,他還找安德烈公爵討論,可安德烈公爵跟他說:教育并不能改變人,你把你的思想教給他們,但又不把你的權利、地位、財富給他們,他們最終只會因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而患上精神絕癥;
對于治病救人,安德烈公爵說:人都是會死的,他們通過受傷、生病、再死亡,最終得到解脫;可你偏偏要用你的醫術把他們拉回來,重新再受一次罪,你是多么殘忍……
這一次他把自己放到了戰場上,他來到了博羅季諾會的戰線上,看到了正在作戰的安德烈公爵,安德烈公爵在此戰中負傷過重而犧牲,這也是他們此生的最后一次見面。
他也見到了與拿破侖勢均力敵的軍事天才庫圖佐夫;看到了英勇奮戰的士兵;看到了血腥暴力的戰斗現場;看到了廝殺后的尸橫遍野;
他痛恨戰爭的殘酷與無情;痛恨無力改變現狀的無奈的自己;痛恨偶像拿破侖,對他的崇拜也因此消失殆盡……
在莫斯科失守時,他計劃以己之力刺殺拿破侖,以同歸于盡的方式,犧牲自己換取和平,可最終卻淪為了法軍的俘虜。
在做俘虜的日子里,他經歷了生命中前所未有的艱難與悲慘。整日忍饑挨餓、受苦挨凍;還會遭到法軍無名的鞭打、虐待、殘殺。
在這段痛苦的時期,他也遇到了治愈他、救贖他的小人物——普拉東,他是一位擁有大智慧的底層人物。正是同樣身為俘虜的普拉東,教會了他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教會他謙卑淳樸的處事方法;教會他擁有堅韌強大的內心和愛!
從此,皮埃爾幡然醒悟,他不再怨天尤人,不再痛苦沉淪,不再郁郁不振;他開始接受現實,接受自己,也接納他人;變得更堅定、更勇敢、更積極了。
在莫斯科戰役后,俄軍反敗為勝,最終迫使拿破侖狼狽撤離莫斯科,皮埃爾得到了解救,生活又回歸和平!
在這段成長的旅程中,皮埃爾一次次的突破自己,一點點的讓自己覺醒;最終在重重的艱難與磨煉中涅磐重生,蛻變成了全新的自己,找到了最純粹真實的自己,也領悟到了生命的價值與人生的意義。
他終于不再糾結、不再矛盾;他終于擺脫了猶豫不決、搖擺不定;他明確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他也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愛!
以前的他做人做事都是為了某種利益或是目的,而此刻的他待人如待己,不再有階級利益、人人平等視之!
以前是選擇性的去愛人,而此刻的他是充滿靈魂的愛、是不需要對象的愛,他愛家人、愛朋友、愛仇敵、愛一切、愛天地萬物、愛花鳥蟲魚……
他終于看透了一切,看清了自己,明白了人所為何來,又為何而去!他真正體會到了王維“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心境吧!
我在想:也許,人生中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來渡你的,他們的使命就是來告訴你某一個道理;人生中的一切苦難都是為了讓你覺醒的,讓你認清自己、讀懂自己、找回自己;讓你真正體會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