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日,中山召開了第三屆“中山企業家日”企業家座談會。不同于以往,這屆座談會邀請了數十位來自科創領域的企業家及中山優秀企業的“創二代”座談交流。會場上科創和青春氣息濃厚。
無創新,不中山。在中山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中山職院”)創新樓的中山市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以下簡稱“孵化基地”)內,也有一群“80后”“90后”“00后”的青年創業者在這里激情創業,放飛夢想。
創新樓(劉萬杰 攝)
在校園創業有“家”的感覺
2024年11月1日上午9時,明媚的陽光灑在“哈佛紅”的中山職院創新樓外墻上,點綴著創新的氛圍。對這里的創業者來說,創新的一天又拉開了帷幕。
中山互動幫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何鳳早早地來到公司辦公室和一幫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開啟新一天的工作。
黃何鳳開啟一天的工作(劉萬杰 攝)
“我們是今年3月份從其他孵化器搬到孵化基地進行孵化的,這一次進到校園內創業,最大的感覺就是回家一樣。”湛江小伙,90后的黃何鳳笑著說道。
2016年計算機專業大學畢業后,黃何鳳選擇了創業,算起來黃何鳳也是一位“資深創業者”。來到位于中山職院的孵化基地之前,黃何鳳在外面租過場地,也在其他孵化器孵化過。“來到孵化基地創業感覺格外親切,校園環境很美,也充滿生機活力,創業生活都非常方便。”
黃何鳳的創業項目是一站式微信活動服務平臺,公司研發的軟件產品主要用于快速制作小程序或者H5,比如:投票評選、問卷調查、考試測評、報名表單等。在公司,黃何鳳擔任項目技術研發,另一位合伙人則負責公司項目運營。公司現已發展成擁有12名員工,用戶達10萬的大數據公司。
互動幫科技公司創業場地(劉萬杰 攝)
在孵化基地的近8個月時間里,濃厚的創業指導氛圍、干凈舒適的辦公環境、便利的校內招聘等,讓黃何鳳的創業團隊更加信心滿滿。
創業這些年,互動幫一直在成長壯大中。黃何鳳介紹,在問卷調查行業,互動幫已走到全市該行業的前列。黃何鳳坦言,與全國行業“頭部企業”問卷星相比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如今搬到孵化基地,他們更有信心以行業龍頭為目標,向前沖。
“公司項目從最初的訂餐系統擴展到了問卷系統、網頁編輯器等等,未來計劃繼續迭代現有的軟件工具,繼續研發新軟件,打造一站式服務,為用戶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軟件平臺。”黃何鳳說道。
互動幫科技公司創業團隊(劉萬杰 攝)
“00后”創業者麥垚,現擔任中山靈創星耀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2022年,麥垚畢業于中山職院機電工程學院,早2021年大二時,他和機電工程學院的其他兩位同學聯合在中山職院創新樓六樓“青創空間”注冊了廣東通創致達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主營業務是校園經濟領域。經過一年期孵化,通創致達公司成功出孵畢業。今年8月份,麥垚攜團隊再次啟航,在創新樓八樓的孵化基地注冊成立中山靈創星耀科技有限公司,向著新興行業領域迸發。
靈創星耀公司專注科技創新,致力于微型制冷設備和移動電源開發。麥垚介紹,公司在微型制冷設備領域,突破技術瓶頸,提供高效便攜制冷解決方案,廣泛應用于醫療、戶外等領域。在移動電源方面,注重品質與創新,打造安全可靠、容量大、充電快的產品,滿足現代人便捷電力需求。其中,在技術突破方面,公司成功解決冷量傳輸過程中的損耗問題以及供電問題,主機樣機已開發成功。
談起在母校創業的優勢,麥垚深有體會。他說,在創業成本方面,公司享受免租金,而且可以參加孵化基地定期組織的企業參觀、講座等,有更多學習機會;在人才招聘方面,公司的銷售崗位成功招聘了10名師弟師妹。與學校合作方面更便捷,在學校機電工程學院組織參賽的創新創業項目,在今年10月的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總決賽中獲得銀獎。
參賽項目團隊合影(受訪者供圖)
低成本助力公司初創階段“從容研發”
走進創新樓八樓質本科技(中山)有限公司辦公室,淡淡的清香徐徐飄來。
這里的貨架上擺滿了各種化妝品樣品,總經理文建國靠窗的辦公桌面上擺放著《從優秀到卓越》《為成果而管理》等管理方面的書籍。文建國告訴記者,創業以來,他比較重視學習國外的管理方法,公司目前的發展方向是打響自創品牌,產品生產主要由國外企業代工。該公司的“安吉可”品牌產品現處于研發階段,計劃2025年3月推出。
質本公司陳列的研發產品(劉萬杰 攝)
文建國在化妝品行業擁有20多年的從業經驗,此前他一直在廣州從事該行業的技術研發。
2023年一次偶然機會,文建國了解到中山職院校園內的孵化基地創業條件優越后積極報名參加項目路演,2024年3月他的項目通過考核,正式入駐孵化基地。談起創業,文建國說,早在2005年時,朋友送給他一瓶沐浴露,這個產品讓他記憶深刻,后來一次機緣巧合,在日本出差時找到了這個品牌。“我們創業的產品已在有效性、穩定性、弱酸性等三方面取得明顯突破。”文建國介紹,入駐孵化基地以來,他們主要開展產品檢測、調試等工作。
文建國介紹,為了給消費者帶來更優質的產品體驗,引進了日本知名公司的技術,為安吉可品牌進行全線產品研發和生產。公司部分職員是日本籍,為跨國技術合作打下基礎。
文建國介紹項目(劉萬杰 攝)
在文建國看來,入駐孵化基地,在研發方面可以與學校信息工程學院化工相關專業進行聯合,增強創新實力;另外這里創業成本低,學校氛圍好,招年輕的大學生方便,利于企業進行人才儲備。
質本公司在孵化基地的辦公場地可享受免租金,并且配套各種創新資源,這讓文建國可以輕裝上陣。“不用交租,現在專職人員也不多,我們創業成本低,這樣在研發方面可以更從容,用更多精力去打磨一款好產品。”文建國說。
創業成本低,創新資源多,這是創業者選擇入駐孵化基地的主要原因之一。與質本公司一樣,互動幫公司、靈創星耀也享受到免租金待遇,學校相關專業的學生,可以在這里實習實訓,有問題可以請教老師,這種“高校+孵化平臺+公司”的創業模式,讓初創型企業在創新路上更輕松地“奔跑”,也有利于吸引更多年輕的“同行人”。
海歸創業者的理想“試驗場”
創新樓八樓入口處的墻壁上,“點燃青春激情,放飛創業夢想”12個大字格外引人注目。驊林(中山)精密工業有限公司與這面創新文化墻僅幾步之遙。
總經理廖鉅煌是位“90后”年輕創業者。廖鉅煌告訴記者,他出生于東莞,成長于中山,2017年前往加拿大留學,2022年回到中山,2023年在深圳工作一年。
2024年6月30日,深中通道建成通車,深中兩地交流更加便捷,廖鉅煌看到機遇也加快了創業步伐。2024年8月,廖鉅煌在孵化基地順利注冊成立驊林(中山)精密工業有限公司。驊林(中山)精密工業有限公司主要是以精密制造和對有流體配件需求的銷售業務為主,為滿足工業級要求的企業以及公司提供高精密、高強度和強耐用性的產品。
公司成立僅僅3個月時間,其首版產品完成測試,現正在改進完善。作為“創二代”,廖鉅煌的創業項目好比是“站在家族企業的肩膀上看遠方”。廖鉅煌的父親曾在東莞一家臺資企業做技術,后來在中山創立一家注塑公司。“父親公司有生產加工能力、有市場渠道,驊林項目則注重研發,開發新產品以適應新的發展趨勢。”廖鉅煌說。
廖鉅煌介紹項目(劉萬杰 攝)
廖鉅煌在加拿大留學時所學專業為土木工程,其室友是學機械工程專業,兩人時常碰撞交流,在此期間便激發了創業靈感,這為他今天的創業項目設計打下了基礎。
驊林公司在孵化基地里可以享受租金免費。廖鉅煌坦言,在孵化基地不僅創業成本低,還有學校創新資源和大學科技園的品牌優勢,這對一家科技型初創項目來說非常重要。在他看來,這種“輕資產”創業條件,對創業者來說試錯成本不高,也是很理想的創業“試驗場”。
“有了公司平臺,接下來,我們會加快精密產品設計、加工,以及銷售,進一步豐滿創業夢想。”廖鉅煌說。
孵化鏈,讓夢想駛向遠方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加強創新資源統籌和力量組織,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完善的孵化鏈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路徑之一。經過多年的探索,中山職院整合中山市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及學校青創空間和科創中心的資源,構建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完善的孵化鏈條和多層次創業孵化服務體系,為科技創新創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并成功打造成廣東省的省級大學科技園。
中山職院大學科技園依托科技、人才等資源優勢,將學校科教智力資源與市場優勢創新資源結合起來,堅持創新資源集成、創新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化、大學生創新創業、科技企業孵化的職能,是中山職院深化產教融合,推動科教融匯,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主要載體,著力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產教科融合示范點。
“一站式”創業服務大廳(劉萬杰 攝)
中山市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是在中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支持下,由中山職業技術學院牽頭建設和管理的公益性創業孵化基地,并作為該校省級大學科技園一部分,支持類似互動幫科技、靈創星耀、質本科技、驊林精密等一批優質初創企業放飛夢想,也以開放和包容的態度,持續歡迎各類創業者的加入。
無論是高校畢業生、港澳青年、海外歸國人員,還是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和失業人員,只要項目符合產業發展方向,均可在此找到機遇。
來源:中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