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普象工業(yè)設(shè)計小站
最近北京已經(jīng)到了郁達夫筆下「一年之中最好也沒有的 Golden Days ?」時節(jié),簌簌的落葉和掉落的果子好像每天都在說「我知道你很忙,但你先別忙……」
小紅書@卡斯LV@機智的薯片
前幾年大家的生活不都是挺失控的,之前看項飆提出了「重塑附近」的概念,倡導我們重新觀察「第一個把我們和世界聯(lián)系在一起的 500 米」,可以增強對生活的掌控感。
今年辦公室小伙伴們都對「撿秋」很感興趣,所謂「撿秋」,就是去戶外撿拾、收集秋天的落葉和果實。
像小松鼠一樣去迎接大自然的饋贈,是簡單、輕松,不用花錢就能享受到的快樂。
小紅書@心期遠方
去年體驗過的朋友分享:專注尋找一片落葉或一顆飽滿的果實,大腦好像得到了深度放松,疲憊感一下子就消失了,整個人變得莫名地平靜。
小紅書@愛吃橘子的喵@晚來風欲雨@Leslie攝影日記
有種被大自然治愈的感覺,真的很「恢復能量」,特別推薦大家去試試。
小紅書@arri
不用特意找時間,隨時都能開始。
午餐后去熟悉的街道逛逛也可能有意外收獲。
小紅書@六厘米吖
下班路上騎著單車,邊騎邊撿,抵達終點時會發(fā)現(xiàn):秋天已經(jīng)被裝進了你的車筐里。
小紅書@小森林Studio
城市的植物園或公園當然是更好的選擇。除了常見的楓葉和銀杏葉,還可能撿到橡果、野酸棗、山核桃、松果……?
小紅書@再吃一個橙子@大力妞妞媽媽
也不用特意帶什么裝備,一只帆布袋或編織袋,一雙手套就足夠了。要是在雨后去撿秋,最好帶個小竹籃,可以防止果實發(fā)霉。
小紅書@宋巴黎
不認識偶遇的植物們也沒關(guān)系,打開微信掃一掃,就能馬上了解。
要是更有興趣的話,還可以帶本《落葉觀察手冊》,書里記錄了 260 種常見的落葉。隨手撿起一片,在書中找找對應的介紹,真是太好玩了~
小紅書@芷舠
撿回來的寶貝也特別適合用來體驗手作的樂趣。
今天就搜羅了一些簡單、好看又有趣的手作品,不管是自己玩還是親子合作,都很治愈解壓。
植物裝飾畫 ?
打算撿秋回來第一件事,就是約朋友來家里 DIY 裝飾畫。
配上自己手寫的植物名字和拾獲地,想想就覺得特別有成就感。
小紅書@半緣君Yuan
做起來也很簡單:準備畫框、熱熔膠就好。取出畫框里的白色卡紙作為底板,就可以在上面隨意發(fā)揮想象力了。
小紅書@七月
想要更好玩一點可以加入油畫棒,在背景上調(diào)出自己想要的顏色,再將植物固定上去就可以。不同的色彩和筆觸,可以表達當下的感受,真的好解壓哦。
小紅書@青植藝舍Qing's botany
等熟練之后,還可以試試這個落葉畫。組合在一起的落葉有一種季節(jié)交替的美。
小紅書@心如童鞋
@藍藍藍色的 分享了她的制作過程:
- 準備好畫框、36 或 48 格卡紙、膠水
- 收集落葉后放在書里壓一周保證平整
- 剪出每個格子大小的正方形模板
- 將模板放置在葉子上,裁剪樹葉(樹葉要比格子稍大一點哦)
- 按自己喜歡的順序擺放,貼在卡紙上就好
小紅書@雷哥の世界
做好的裝飾畫也不會閑置,放在床頭或者掛起來都不錯。
小紅書@TJ@王娟娟
特別想提醒大家,果實類的最好清潔干凈后冷凍幾天,再曬干,這樣就能防止長蟲,也能長期保存。
植物手帳
今年春天看到有人做植物手帳的時候就很躍躍欲試。
觸摸著植物的紋理、感受著大自然的調(diào)色,再按照自己的想法粘貼在手帳本上,非常容易進入「心流時刻」。
小紅書@山有木兮
只要備上自己喜歡的本子和白乳膠就好。
選到自己心儀的葉片,上下各鋪一層紙巾,放在書里壓一周左右,用白乳膠貼上去就可以啦。
小紅書@小圓人間探險日記
想要看起來更「植物學家」一點,可以選擇用 Lokta 紙(尼泊爾紙)的手帳本。這種紙張有天然的纖維感,和柔軟的葉片組合起來,好像一秒可以回到大自然。
小紅書@木有枝雜物社
也不用專門去做「固色」處理,經(jīng)過幾年,褪色后的古銅色也很有韻味。能感受到時間流淌過的痕跡。
小紅書@五格T
用掌心大小的本子來記錄,寫上日期和拉丁語名,又方便又可愛,就可以把秋天隨身攜帶了。
小紅書@小圓人間探險日記
以植物的最初形態(tài)當作藍本來畫畫,就更能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了。推薦和小朋友們一起來玩。
小紅書@多云日記
植物手工
除了展示和收藏,撿回來的植物們,還可以被做成各式各樣的手工,是個發(fā)揮想象力和動手解壓的好時間。
看到很多人用麻繩把撿回來的植物串起來,吊在用樹枝編成的圓環(huán)或枝杈上,就是靈動飄逸的植物風鈴。
小紅書@PANda
小紅書@正三弦
之前看到逗小寶寶的天然果實鈴,價格都蠻貴的,最近發(fā)現(xiàn)很多人用撿秋的果實 DIY,感覺好厲害。
很多秋天掉落的植物果實搖起來都能發(fā)出聲音,綁在一起,搖起來就是秋天大自然的音樂。
小紅書@鐵牛魔法小垃圾
可以去小紅書找 @鐵牛魔法小垃圾 的教程,感覺超簡單:
1. 撿到各式各樣的果實,準備一捆麻繩。
2. 用麻繩系緊每一個果實,帶把兒的就綁在把兒上,開口的就捆在口上。
3. 把所有后面的麻繩收在一起,打一個結(jié)固定好。
4. 余下的繩子編成麻花辮,就可以拿在手里,搖起來,聽到秋天的聲音。
小紅書@鐵牛魔法小垃圾
小琪之前也嘗試過把撿回家的銀杏葉做成了圣誕樹,網(wǎng)上很多教程,做起來簡單,放在家里能欣賞好一陣。
小紅書@孫醉里和張啪啦的家
小紅書@Hello, Daisy
也有把銀杏葉和楓葉搭配,做成花束的,是屬于秋日的季節(jié)限定。
小紅書@從凌晨開始吧
除了以上這些,還有很多可以自由發(fā)揮的手作品,比如落葉萬圣節(jié)涂鴉、書簽、車掛等等。
小紅書@劉不扔@天天123@小港早上好
其實不管是撿秋還是做做手工,都是和真實的周邊建立聯(lián)系的過程。在宏大敘事制造出的焦慮下,走出去、坐下來專心做一件小事真的很治愈呀。
最后還是要說,撿秋是「撿拾」自然掉落的植物,不要采摘!
各地已經(jīng)陸續(xù)邁入深秋啦,大家快點抓住周末,自己或是約上朋友,到自然中去,看看豐盛的秋景,撿撿自然的饋贈吧。
本文作者:一一
編輯:一只端
內(nèi)容總監(jiān):小琪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