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情況下,國家的國土都是由政府管理的,即使是你住了幾十年的家,本質仍是屬于國家的土地。而有一些還被人當做私人領土的一般都是因為地理位置太差,沒有受到重視,于是有些人就趁機占為己有。按道理在繁華地段,一般都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可唯獨在美國鬧市區(qū)中,卻有一塊土地的所有權屬于私人。
小編在美國紐約的第七大道55號街口,就看到了這塊赫赫有名的私人土地,雖然占地面積僅有0.3平方米,但看起來就是相當?shù)卦?,與周遭環(huán)境有格格不入的味道。那么為什么在紐約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還會有這塊私人土地的出現(xiàn)呢?其實這還要從紐約的發(fā)展歷程說起。
這個0.3平米的私人領域地出現(xiàn),跟美國的歷史有關。上個世紀,紐約政府強勢頒布了一項法令:政府有權將私人財產(chǎn)用于公共目的,引起市民極大的反對。
這項法令實施的開始,收購私人產(chǎn)業(yè)這一動作進展還比較順利,但到了格林威治街時,遇到了釘子戶,就是赫斯家族。他們因為有五層樓的老宅,被認為極具有家族意義的建筑,而堅持拒絕出售。
可惜的是最終還是被政府強制收購并拆除,于是,吃了虧的赫斯家族在拆遷協(xié)議中故意少寫了房屋墻角處0.3平米的土地,直到有一天,赫斯家族公開指出這一漏洞,與政府對峙公堂。
不得已,紐約法院只好認定這已經(jīng)0.3平米的土地是歸赫斯家族所有的。于是,政府和赫斯家族陷入了曠日持久的談判。但赫斯家族在這塊土地上寫有一段話,內容是:這是屬于赫斯家族的財產(chǎn),永遠不予政府共用。
一直到1938年,這塊小三角形土地的歸屬權仍然存在爭議,紐約市政府在承認與“強征”之間糾結百年仍無計可施。最終,赫斯又將土地以1000美元的價格出售給旁邊的雪茄店,條件是“禁止賣給市政或用作公共用地”。而新買家看中的是這塊地的影響力,每天都有慕名而來的游客前來留影,自然也能讓他的雪茄店生意更好,就算市政要收購,價格也肯定會翻上幾十倍。
如果你在紐約第七大道的某個街區(qū)看到有人突然停下,拿起手機對著地上的三角形標志一頓拍,別誤會也別驚訝,這個人只是想跟“全球最小的私人土地”來張合影,畢竟一塊0.3平米的地卻能讓紐約政府糾結百年之久,這種事兒在某些國家還真不可能見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