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對于非洲的盤剝是很厲害的,而且是十分明目張膽的,搞什么法郎區也就算了,還要強制搞50%上繳法國國庫的騷操作,乃至于提現超過15%就不行,厲害了我的小法國。有人說法國殖民地大部分都很窮,他怎么盤剝呢?其實這個問題并不難,在殖民地時期,法國人不僅殖民他們的金融、商業和工礦業,而且還搞農業,就是直接下場去兼并土地,殖民退潮后,基本上是就是在農業方面和一些比較扎眼的領域退出,但他們在其他領域基本上沒有退場過。比如說包括軍火在內的政府訂貨,還有各種緊急事項,例如特別債券的發行,這些沒有巴黎的市場或法國銀行背書,在當地是根本做不起來的。哈薩克斯坦相比于這些西非國家要強得多吧?但他們也不行,他們的債券市場里,只有國債還可以,其他公司債券就很二五眼了。非洲是連國家信用都很難搞定的。非洲法郎是可以和歐元無限兌換的,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資本流向哪里,肯定是可以賺錢多的地方,法國和歐洲肯定要比非洲本地搞資產運營強得多,所以非洲的資金,除了50%強制外,也有大量私人資本愿意流向法國,就像很多國家愿意買美債,買美國的各類共同基金一樣,這是人之常情,也無法阻擋。從1982-2016年,共有2120億美元從“法郎區”流出,法郎區不包括法國,因為法國用歐元。這意思也就很明確了,大部分都流向了法國。
法國在非洲年銷量達20億個的奶酪
此外,法國人在非洲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來擴張自己的股權,例如阿?,m在尼日爾占有70%的核原料也就是鈾礦的出口權益;道達爾31%的石油產量在非洲,這里面當然包括阿爾及利亞,還有尼日利亞,其他西非國家反而少一些。法國巴黎銀行、法國興業銀行、里昂信貸銀行在法郎區的營業額占市場的70%。這有多么恐怖?!意味著大多數非洲有存款的人、想要貸款的人,每10個子兒里7個都可能來源于法國金融資本。大部分企業想要融資,來源也幾乎都是法國銀行。
哈薩克斯坦經濟雖然也很爛,但是由于政策限制等因素,目前最大的五家銀行也都是本土的,比較后來居上的是阿爾金銀行,這個是中信收購的,荷蘭-哈薩克銀行和土耳其的很多分行實際上都式微了,衰落了。有經濟學家測算過,法國每年從非洲拿到8000億美元,也就是說,法國人均GDP里1.2萬美元是從非洲刮走的。這還是在有限的領域退出后的情況,由此可見,在不僅僅有非洲的時代,包括印度支那三國在內的大量土地利益等可變現或不可變現的財富,最起碼每年會使法國人受益1萬億到2萬億美元。法國人在越南侵占土地,金融食利的兇悍程度覺不亞于今天在西非已經去殖民化的情形,阿爾及利亞和越南的獨立使得法國在殖民蛋糕上已經少了很多。考慮到這些,你就會覺得法國在盤剝這一方面是有點子“天賦”在的。
非洲法語國家的銀行、保險、礦業、電信、能源等要害行業的巨頭企業,基本上都控制在法國人手里。上世紀 90 年代的私有化進程使得這些國家的供水、電力、農產品等重要行業也陸續落入法國企業之手。當然,法國人也是會局部性的收割的,例如1994年對法郎區剪羊毛。法國人很有自知之明的,希拉克說,沒有非洲法國會變成第三世界國家,密特朗說,法國在21世紀是否有歷史取決于非洲是否還在法國的控制下。兩個總統都毫不掩飾的表達了非洲對法國的重要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