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官宣,甘肅省副省長趙金云涉嫌嚴重職務違法,接受監察調查。她成為今年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開發布查辦的“第50虎”。
同一天, 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消息,自然資源部原黨組成員、中國地質調查局原局長鐘自然涉嫌受賄、故意泄露國家秘密一案,由國家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由檢察機關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訴。鐘自然正是今年的“首虎”。2024年1月2日,新年首個工作日,鐘自然落馬,掀開了年度反腐大幕。
“50虎”,已經超過了2023年全年打虎的總和,也刷新了自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來年度打虎數量的新高。反腐鐵拳的威力,進一步凸顯。
而在10月26日,中紀委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2024年1至9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64.2萬件,其中立案省部級干部58人。這與落馬的“50虎”并不一致。這是因為,立案并不等同于落馬,立案對象不局限于違紀違法官員,也包括官員失職失責的情況。
比如,今年9月,中紀委發布,對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長任珠峰,江西省委常委、秘書長陳敏,江西省副省長孫洪山等3名副部級官員,在江西新余“1·24”特別重大火災事故中的失職失責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依據有關規定,分別給予了黨內警告、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01
四位“70后”省部級被查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負責查辦的對象,都是中管干部。50名落馬者之中,包括正部級官員8人,副部級33人,中管正廳級9人。其中,女性2人,即湖南省政協原主席李微微、甘肅省副省長趙金云。
按年齡看,“70后”有4人,包括青海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楊發森,北京市副市長高朋,西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王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副總經理何文忠。最年輕的是北京市副市長高朋(1972年7月生)。最年長的是寧夏政協原主席齊同生(1952年7月生),與高朋相差20歲;其次是海南省委原書記羅保銘(1952年10月生)。而羅保銘、楊發森等人,都是懾于壓力而主動投案。這亦體現了持之以恒重拳反腐帶來的強大震懾力。
幾位“70后”本是重點提拔培養的對象,卻墮入貪婪腐敗深淵。中紀委對王勇的查處公告里,專門提到其“背離黨中央對年輕干部的要求”。此前,另一位王勇,即海南省政協副主席王勇,在2020年7月落馬。在十八大以來的省部級落馬官員里,這是唯一一對同名同姓者。
落馬的8名正部級干部,分布廣泛。有的擔任過地方一把手,如西藏自治區原黨委書記吳英杰、海南省委原書記羅保銘;有的曾是國家部委首腦,如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國家體育總局原局長茍仲文;有3位省級政協主席,包括湖南李微微、寧夏齊同生、江西唐一軍,唐一軍此前擔任遼寧省省長和司法部部長,兼具地方和部委履歷;還有像臺盟中央常務副主席李鉞鋒這樣的黨外干部。
02
查處腐敗形式新變種
落馬的33名副部級官員里,有中央和國家部委機關8人,副部級央企3人,地方省委常委、副省長、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政協副主席等副省級領導22人。9名被中紀委查辦的中管正廳級官員則包括副部級國家局副職1人,副部級央企副職4人,副部級金融央企副職2人,省級紀委副書記2人。
從中紀委的查處情況看,這些落馬官員既存在較為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如違規接受宴請和旅游安排、瞞報個人有關事項、對抗組織審查、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利等,也有一些與自身崗位、行業、職務密切相關的個性化問題。從中也暴露出一些腐敗形式的新變種、新花樣、新苗頭。
如唐一軍“利用職權幫助親屬承攬金融業務”“違規干預、插手市場經濟活動和司法活動”;鐘自然“將地質調查、礦產開發等權力作為斂財納賄的工具”;中國海洋石油集團原總經理李勇“肆無忌憚靠石油吃石油,長期與不法商人勾肩搭背,大搞權錢交易,境內辦事、境外收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副總經理何文忠“靠軍工吃軍工”;北京市副市長“安排管理和服務對象為其家庭提供‘保姆式’服務”,“騙取學歷、學位”,“違規買賣股票,借用管理和服務對象大額錢款”。
除了經濟方面的腐敗,還有一些五花八門的違紀問題。中國石油原董事長王宜林“長期結交政治騙子并被其利用”,唐一軍、王宜林都有“對配偶失管失教”的問題,鐘自然“不信馬列信鬼神,搞迷信活動”;劉躍進“私自留存涉密檔”。
針對這些問題,在近幾年的《紀律處分條例》修訂中,增添了相關條文,不斷完善加強相關監督機制。紀檢監察工作通過查辦腐敗,及時發現問題短板、管理漏洞、制度缺陷,提出建議,完善相關規章、制度、法律,這是紀檢監察工作在國家治理體系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03
清理門戶不護短
值得注意的是,“50虎”里還有多位紀檢系統的官員,包括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央組織部紀檢監察組組長李剛,南方電網公司紀檢監察組組長龍飛,貴州省紀委副書記張平,海南省紀委副書記陳笑波等。
2014年,中紀委專門成立了“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專司對中紀委機關、派駐紀檢組、各省區市紀委相關紀檢監察領導干部的監督,純潔隊伍,維護形象,堅決杜絕“燈下黑”。由于紀檢崗位的特殊性,其腐敗直接危害反腐事業,嚴重損害了紀檢監察干部形象。張平就“違規干預和插手執紀執法活動,執紀違紀,執法犯法,把組織賦予的權力當作謀取私利的工具,長期與私營企業主深度捆綁”。對他們的查處,彰顯中紀委不護短、不偏袒,以“打鐵還需自身硬”的態度清理門戶的堅定決心。
來源:香港經濟導報
作者:馬浩亮
編輯:蘆夢婷
審讀:劉妍伶
監制:舒志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