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三國,我想問如果把張郃和審配比誰更對袁紹更有益呢?很多人會說審配,“主公在北,不可使我南面生”,多么豪言壯語,但大家貌似忘了一件事。當袁紹面對多次有偷襲許昌的機會時,就是郭圖、審配這兩個攪屎棍的推波助瀾導致袁紹錯過了時機,后來又在他們兩個的神助攻下,田豐下獄。甚至后來他偽造袁紹詔書支持袁尚導致袁式內斗給了曹操可乘之機。而張郃雖然投降曹操,卻也是逼不得已,也沒有審配危害這么大。
審配
那么審配為什么風評那么好呢?因為他雖然長了一顆霍亂袁氏的心,卻有一個忠君愛國的嘴。很多人其實都是人云亦云,他們不在乎別人做什么,而只關注他們說什么。朝廷危如累卵,他們痛斥起義軍的揭竿而起,殊不知他們背后卻是那群蛀蟲一般的王公貴族,甚至這群人還恬不知恥的以正義自居。而在歷史上,李克用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甚至自己曾一度認為李克用是維護唐朝的英雄。
而我之所以有這樣的錯覺是因為唐朝滅亡后,李克用沿用唐朝年號,以及和唐朝的敵人朱溫連年作戰。直到自己讀了歷史上,才發現李克用只不過是借用唐朝的名聲來壯大自己的實力而已。用我們家鄉的土話就是,用別人的奶,喂自己的娃。他這一切只不過是做給天下人看的,因為只有這樣,那些心存大唐的人才會歸附他,同時他也會給自己設立一個知恩圖報的人設。但假的就是假的,不然我也不會知道李克用是一個卑鄙無恥的小人。
沙陀
李克用本來是沙陀人,后來被李唐皇室冊封為李姓。按理來說,你身為個人應該知恩圖報吧,但李克用用行動表示什么是恩將仇報,因為不滿唐朝的封賞,然后李克用就殺了大同軍防御使,然后占據云州,當時正值唐朝處于內憂外患之時,于是朝廷冊封李克用為大同軍防御史。這期間,李克用憑借黃巢起義等大肆發展自己的勢力,比如李克用經過太原時,僅僅因為覺得河東節度使給自己的補給太少,他就在太原縱兵燒殺,然后用百姓的苦難買自己的人心。
后來更是在與唐僖宗的戰斗中奪取長安,然后又在長安縱兵燒殺。這起碼說明李克用是一個殘暴不仁且反復無常的人。而且這樣縱兵劫掠的事情都不止一次了,甚至他一面與唐朝虛與委蛇,一面又勾結契丹,當時有個有趣的事情,李克用是獨眼龍,于是在畫師給自己畫畫時就很生氣。于是有人就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讓他把瞎了的眼睛瞇起來,這樣他就不是獨眼龍了,這種滑稽事情的背后更加反襯出李克用的可笑。
李存孝
李克用的殘暴行徑連他的義子李存孝都看不下去了,于是他在邢州起兵反叛李克用。但由于鎮州的王熔突然倒戈,導致李存孝腹背受敵而失敗。而后在處死李存孝以后,他又立劉仁恭為燕王,一個節度使無視朝廷自立為王,我不知道他的忠心在哪里。甚至后世的一些人為了強行樹立忠君愛國思想,竟然說李克用與朱溫大戰是為了救唐昭宗,這種糊弄小孩子的話竟然還有人相信。縱觀歷史,我們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李克用的利己性。
他與朱溫的爭鋒其實不過是壯大自己的實力而已,不然朱溫殺死唐昭宗時李克用為什么不傾巢而出呢?后面朱溫廢唐時,李克用也只是演一個忠臣而已,而他的演也只不過是收買人心而已。其實在我看來李克用只不過是沒有能力的朱溫而已,換句話來說,如果李克用有朱溫一樣的實力,他的所作所為會比朱溫更加殘暴。換句話來說,誰會真心效忠一個腐朽不堪的朝廷呢?這就像企業一樣,大家凝聚力強的基礎一定是有一個心悅誠服的領導,如果這個人是關系戶,那么大家肯定不會心服。
劉仁恭
而歷史也是講因果的,當年他是如何借雞下蛋的,劉仁恭也是怎么依法炮制的。最終更可怕的是,李克用在討伐劉仁恭時兵敗,然后就有了后世的抱憾約三事。從人性來說,一個人忠于你,要么是利,要么是才能,如果沒有這些,他們為什么要忠于你呢?尤其是你才能平庸,又如何讓這些人心悅誠服呢?李克用不服大唐我能理解,但不能理解李克用的殘暴,不管如何,你都不能自己的利益凌駕在百姓頭上,這和暴君又有什么區別呢?唐朝存亡不重要,信用也不重要,但民心是唯一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