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15日晚,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市重大文藝創作資助委約創作項目,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上海戲曲藝術中心藝術發展基金會資助項目,作為第23屆上海國際藝術節“愛我中華”系列演出,新編歷史京劇《武帝劉徹》首演圓滿成功。
雄才大略、知人善用的漢武帝劉徹,西域摧折十三載、不墮其志的張騫,甘愿為江山社稷忍辱負重的公孫弘,飲馬瀚海、英姿勃發的少年將軍霍去病,“嘉夫德若斯”的賢后衛子夫,耿直果敢的匈奴女子須蘭……一個個鮮明的角色共同勾勒出一幅國泰民安、萬國遐昌的大漢盛世畫卷。
此次由梅花獎得主、余派老生傅希如飾演漢武帝劉徹,他的唱腔以余派為基調,但又不拘于流派,融合麒、高等其他老生流派。與公孫弘、張騫的兩場重頭戲中,劉徹表面波瀾不驚,內心卻跌宕起伏,該角色通過大量設計精巧的唱段來外化情緒,即使參演過多部新編作品的創排,對傅希如而言仍充滿挑戰,“我飾演的武帝貫穿全劇,他高瞻遠矚、心懷天下,他既有帝王威嚴又不失人性光輝,人物喜怒不形于色的氣質較難拿捏。唱腔設計風格多變,面對公孫弘的病體,他怒其不爭、哀其不幸,有一段‘二黃三眼’婉轉沉郁、五味雜陳。五場有一大段表現內心獨白的‘反二黃’,從擔憂霍去病到回想登基以來的風云變化、憂喜悲歡,再到為了百姓安樂一往無前的壯懷大志,一波三浪、高潮迭起。一輪接著一輪情緒激烈的演唱直至最后一場還有大段反二黃,對演員唱功要求極高。”
劇中兩次出使西域,“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博望侯張騫由麒派老生魯肅飾演,從唱念到身段,他的表演在彰顯麒派鮮明特點的基礎上融入借鑒了不同的老生流派,突出人物悲天憫人的仁慈之心。獄中一場從誤解到互訴衷腸,抑揚頓挫的演唱極具張力。君臣之間惺惺相惜的深厚情誼,為開創大漢繁榮盛世的拳拳之心,感人肺腑。
布衣拜相的公孫弘由言派老生、國家一級演員陳圣杰飾演,一生持重的他在生命垂危之際終于向武帝袒露心聲。為了符合年邁老臣的形象,又要烘托起人物情緒點,陳圣杰在與唱腔設計李連璧老師討論后,以一段“緊拉慢唱”的唱段,展現一位走至人生終點的賢相對君王的耿耿忠心,對江山社稷的嘔心瀝血。
孫亞軍飾演意氣風發的少年將軍霍去病,他手執令旗馳騁于千里外的茫茫大漠,表演文武兼備,體現了武小生的行當特點,又融入了武術、舞蹈等元素凸顯人物英武神勇的氣質。
皇后衛子夫由國家一級演員楊揚飾演,主工花旦的她挑戰大青衣角色。衛子夫對武帝關懷備至,待張騫的匈奴妻子須蘭親如姐妹,她的演唱溫婉、端莊,細膩塑造了人物深明大義的性格。
青年演員劉韓希燁飾演了一位性格熾熱的匈奴女子須蘭,身為張騫的妻子,她甘愿為愛人赴湯蹈火,她與張騫不離不棄的深情令人動容。
《武帝劉徹》于9月14日建組,在整整60天的創排中,劇組不斷克服挑戰,全情投入、精益求精,在新編歷史劇題材的創作中積極探索,為延續“上京品牌”全力以赴。《武帝劉徹》的首演凝聚了臺前幕后所有演職人員的心血,觀眾們熱烈的掌聲、叫好聲是我們源源不斷的動力。我們將不斷打磨,使該劇更臻完善。
我們也誠邀您為上京打分,歡迎掃碼填寫觀眾滿意度調查表提出您的寶貴意見,我們將抽取觀眾送上神秘好禮。
上海市徐匯區天鑰橋路1198號
+86-021-54619880
+86-021-63225294(票務)
上海京劇院新媒體矩陣
官方網站:www.pekingopera.sh.cn
官方微博:@上海京劇院SPT
訂閱號:SHANGHAIJINGJUYUAN
抖音號:SHJJY
上海天蟾逸夫舞臺訂閱號:TCYIFU
上海京劇傳習館訂閱號:SHJCC16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