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口述歷史——中國少年司法長寧法院求索之路》新書首發會在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長寧法院”)舉辦。長寧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孫培江,黨組成員、副院長王飛,黨組成員、副院長沈建坤,上海人民出版社黨委副書記何文權,華東政法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巢立明,華東政法大學青少年司法研究院院長高維儉出席。在長寧法院少年法庭創設及探索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時任院、庭領導、法官、學者、陪審員等參加會議。
活動伊始播放了《不惑少年——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四十年口述實錄》短片,回顧少年法庭初創時期的崢嶸歲月,展現少年法庭砥礪前行的孜孜探索,彰顯少年法庭在新征程上再譜華章的決心和勇氣。
長寧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孫培江在致辭中表示,創設少年法庭的先鋒人物們具有“走在前”的勇氣、“勇爭先”的志氣、“善作為”的底氣。四十年來,一代代少年法官傳承前輩的“少年審判精神”,深刻踐行“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接續奮斗、砥礪前行、開拓創新。今后,長寧法院將秉持一如既往的勇氣、一以貫之的志氣、堅持不懈的底氣,不斷深化構建“司法+”未成年人融合保護體系,為少年兒童撐起一片法治晴空。
長寧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沈建坤對《口述歷史——中國少年司法長寧法院求索之路》的成書過程和主要內容做了簡要介紹,并表示,長寧法院少年法庭的創立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中國少年司法依然未來可期。長寧法院少年司法求索之路仍在腳下延伸,將繼往開來、再啟新程,把少年法庭這塊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會上,參會嘉賓們作交流發言,從自身視角出發,暢談長寧法院少年法庭的奮斗歷程。嘉賓們表示,長寧法院少年法庭是中國少年司法制度的開端,自諸多困難中發軔,四十年間從“雛苗”長成“參天大樹”,一路走來殊為不易。希望未來繼續以堅定之質,鑄輝煌之業,繼續探索少年司法之路。
隨后,華東政法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巢立明和華東政法大學青少年司法研究院院長高維儉作點評發言,他們表示,本書是對歷史的“搶救式”記錄,體現了長寧法院未成年人保護的使命感,促使全社會對少年法庭的創新探索“鼓”與“呼”,希望未來少年司法工作更上一層樓。
上海人民出版社黨委副書記何文權表示,長寧法院少年法庭四十年歷程,是中國改革開放史的重要組成,是追尋中國夢的時代征程。非常榮幸承辦了本書的編輯出版,希望今后與長寧法院有更多的合作。
口述歷史
中國少年司法長寧法院求索之路
《口述歷史——中國少年司法長寧法院求索之路》一書從長寧法院少年審判工作親歷者的視角,全面回顧了少年審判四十年的創始、沿革和發展,展示了長寧法院少年審判工作的光輝歷程。該書的發布,是長寧法院少年法庭成立四十周年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長寧法院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愛保護未成年人系列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加強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強化未成年人犯罪防治的工作要求,深入探索具有時代特征、中國特色、上海特點的未成年人審判工作方法而編寫出版了該書。
供稿 | 未成年人與家事案件綜合審判庭
文字 | 王夏迎
編輯 | 金文斌 謝錢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