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媒體報道,臺灣考慮向美國進行大規模軍事采購,向美國新政府展現臺灣“加強自身防衛”的決心,據悉臺灣擬提出的軍購計劃包含“宙斯盾”艦及F-35戰機等,總價粗估超過150億美元。
而在此前,特朗普在競選時曾表示,如果大陸收復臺灣,自己將會對大陸征收150%至200%的關稅。
很顯然,特朗普的態度很明確,臺灣有事,美國并不會與中國發生正面沖突,不過可以拿來做交易籌碼。
臺當局顯然也有些慌,妄圖抓住特朗普這一“救命稻草”,于是匆忙開啟軍購計劃以向美國獻媚。
然而,臺灣自身的財政困境為這一計劃增添了諸多不確定性。
盡管年度軍事預算看似龐大,但分配到各項軍事需求后,能用于此次大規模采購的資金卻顯得極為有限。
與特朗普之前與沙特達成的千億級軍售相比,臺灣當局所能提供的資金顯然不足以吸引特朗普的注意。
值得注意的是,臺灣當局計劃采購的兩種戰艦均為上世紀的老舊裝備,與新式的盾艦相比存在巨大差距。
其中,佩里級護衛艦甚至近年來被用作靶艦,其性能之弱可見一斑。
然而,由于臺灣缺乏制造大型水面戰艦的能力,為了在與大陸的對抗中保持平衡,只能寄望于美國的援助。至于F-35戰機,臺灣當局已長期尋求購買,這是當前國際市場上少數可供外銷的五代戰機之一,被廣泛裝備于多國軍隊。
盡管如此,臺當局仍決定投入高達150億美元的巨資進行軍購,這充分顯示了其決心。
在特朗普尚未正式就任總統之際,這一舉動無疑是對未來美國總統的提前示好。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筆軍購也帶有“繳納保護費”的意味。
特朗普曾公開表示,美國過去的芯片制造能力強大,如今卻大量依賴臺灣生產,他指責臺灣“奪走了美國的半導體生意”。
在涉及美國是否“武力護臺”的問題上,特朗普態度模糊,只表示臺灣應增加“保護費”。
對于解放軍可能的“武力收臺”行動,特朗普則提出要對中國加征高額關稅。這些言論透露出特朗普在臺灣問題上不愿無償投入,并特別關注解放軍的動向。
特朗普還多次提出,臺灣應像保險公司支付保費一樣向美國支付巨額保護費,并批評臺灣的防務開支過低,應提升至GDP的10%。
在被問及是否會訪問臺灣時,他并未正面回應是否出兵等敏感問題,僅表示將對中國大陸征收高額關稅。
對于兩岸民眾深惡痛絕的對臺軍售問題,美國當局雖然重申一中政策,但實則多次玩弄兩面手法,言行不一。
拜登政府上月還宣布了一項近20億美元的導彈系統對臺軍售案。
有消息透露,臺當局已與特朗普團隊就軍售合同進行了“非正式討論”,并表達了購買具備防空反導能力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的強烈意愿。
只要特朗普政府愿意出售,無論價格多高,民進黨當局都愿意接受。
在特朗普的上個總統任期內,美國對臺軍售高達11次,金額接近200億美元,其中最大的一筆是66架F-16V戰機,價值80億美元,這也是美國對臺軍售史上的最大金額。
針對臺當局的行為,眾多臺灣民眾直言“太不劃算”,認為“此舉并無必要,缺乏實際意義”,“花費巨額資金購買他人淘汰的軍備,實屬得不償失”。
既然臺當局不到黃河心不死,執意要一條道走到黑,咱們這邊不妨也能提提速,早日將統一大業提上日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