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隨著中俄雙方的演習如此密切,可能有些朋友會想不通:咱們之間的關系不是挺好嗎?為何沒有結(jié)盟呢?其實這里面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要知道在歷史上,雙方曾經(jīng)“結(jié)盟”過3次,可每一次都是我們吃了大虧,所以在經(jīng)歷一些波折后,我們也開始變得小心謹慎起來。
第一次:晚清時期
當年,清政府甲午戰(zhàn)敗后,只能無奈的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不僅割讓了臺島以及遼東半島,而且還賠償了日本2億兩白銀。那時的沙皇,一看日本這個陣勢,那是徹底不淡定了,因為在他們看來,如果日本控制了遼東半島,那豈不是離西伯利亞地區(qū)越來越近了?
于是沙皇俄國就趕緊聯(lián)系德國和法國,三方聯(lián)手向日本施加壓力,最終逼迫日本歸還遼東半島。然后俄國還大方的借給清政府一大筆銀子,讓其盡快還清日本的賠償。
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那時的清政府把俄國看成了朋友,然后雙方又簽訂了《御敵互相援助條約》,又稱《中俄密約》。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俄國的野心就徹底被激發(fā)出來了,他們不僅搶走了旅順和大連,而且還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
第二次:民國時期
當年,老蔣為了盡快地趕走日本,選擇與蘇聯(lián)進行合作,可結(jié)果怎么樣?在蘇聯(lián)的謀劃下,外蒙古獨立了,我們足足丟了15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而更為氣憤的是,蘇聯(lián)還拿了我們很多好處,這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第三次:新中國成立后
新中國成立后,中蘇之間的關系確實非常友好,蘇聯(lián)也幫了我們不少忙。但是隨著蘇聯(lián)赫魯曉夫的上臺,他們的態(tài)度就開始立馬轉(zhuǎn)變,甚至還逼迫咱們還債,那個時候蘇聯(lián)在邊界駐兵了上百萬,氣氛也是十分的緊張。
所以說,現(xiàn)在的國際局勢如此復雜,盟友之間的關系也是隨時會變化的。正所謂中俄關系好,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要結(jié)盟,如果真是那樣,反而還可能會被各種規(guī)矩給束縛住。
正所謂中俄合作,并不是為了想對抗誰,而是希望雙方能夠共同發(fā)展,為世界的和平做出貢獻。正所謂老話說得好,只有自己的實力強大了,別人才會尊重你。
就拿本次的珠海航展來說,其實我們也給俄羅斯上了一課。比如俄羅斯的紹伊古過來后,看他那個表情就知道,簡直被我們的先進武器給震撼到了!可能俄烏沖突爆發(fā)了兩年多,他們這才明白自己在某些軍備方面,已經(jīng)落后于我們了。所以這再一次證明,只有實力才是硬道理。
眼下,正是雙方互信的最好時期,若”大鵝“再不認清現(xiàn)實,再不敞開心扉,恐怕落后的還要多,將來被西方拿捏的也更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