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智評論
作者:吳亦恒 民智國際研究院研究助理
原標題:《“So doof”:德國“交通燈”政府垮臺與政治動蕩》
(正文約4000字,預計閱讀時間11分鐘)
當地時間2024年11月6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宣布解除來自自由民主黨(自民黨)的財政部長克里斯蒂安·林德納的職務,并提議于明年年初提前對政府進行信任投票。當天,自民黨宣布其所有部長將退出由社會民主黨(社民黨)、綠黨組成的“交通燈”政府。2021年德國議會選舉后,德國政壇出現了由社民黨、自民黨和綠黨組成的聯合政府。由于三黨的標志分別為紅,黃和綠,因此也被成為“交通燈”政府。由于德國本屆議會中黨派政治力量較為破碎,三黨的聯合政府在議會席位數僅略超過半數,其中任何一個黨派的退出都會導致執政聯盟成為少數。德國“交通燈”政府成立以來,經歷了若干地緣政治大事件,在國內也推行一套富有爭議的政治議程,外界對其評價褒貶不一。隨著近年來德國極右翼民粹政黨另類選擇黨(AfD)的興起和壯大,德國政治面臨更多不確定性,作為歐盟最大經濟體的德國在世界舞臺的角色也再一次收到世人的審視。
▲財政部長克里斯蒂安·林德納(左)和總理奧拉夫·朔爾茨最近幾周一直爭吵不休。
“交通燈”的故障與德國政治概況
德國是多黨制議會民主國家,聯邦議會共736席。社民黨是德國議會最大黨,在議會中有206個議席,與社民黨組成政治同盟的綠黨有118席,而剛剛宣布離開“交通燈”政府的自民黨有92席。議會最大反對黨是基督教民主同盟(基民盟),在議會中有152席,德國前總理默克爾就曾屬于基民盟。除了這些政黨,還有近年來聲量逐步變大的德國另類選擇黨,在議會中也擁有83個議席。
▲ 來自綠黨的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和外交部長安娜萊娜·貝爾博克表示他們不會離開聯合政府
一般而言,在多黨制議會民主國家中,政治綱領和意識形態立場相近的政黨會組成政黨聯盟以爭取執政地位。相比其他的政黨聯盟,德國“交通燈”政府的組成在意識形態一致性上就顯得有些牽強:社民黨是傳統的中左翼政黨,綠黨則是激進的環保主義左翼政黨,自民黨卻是傳統上與保守黨結盟的政黨。社民黨和綠黨作為中左翼政黨,信奉強國家政策,即將大量資金用于維持高福利政策和應對氣候變化。經濟上主張自由主義的自民黨則主張精簡政府,只在特殊情況下進行干預,并實行財政緊縮。在競選期間,該黨承諾平衡預算,并遵守德國憲法規定的債務剎車。
三黨試圖跨越意識形態差異組建起的政治聯盟在一開始向外界展現了雄心勃勃的的姿態,但綠黨和自民黨在聯盟中占有一半左右的議席,也就意味著社民黨不得不為了拉攏這兩個政黨作出較大規模的讓步。自民黨成為社民黨和綠黨組成執政聯盟的關鍵少數,這給了自民黨在執政層面的巨大自信和底氣,即其在執政聯盟內部的地位就已經代表其最重要的政治價值,一旦自民黨退出執政聯盟,“交通燈”就會熄滅。
▲ 德國聯邦議院定于12月投票解散政府
通過重新分配應對新冠疫情的基金,三黨在財政支出上取得了一致,在節省政府預算的同時確保足夠的資金用于支持社民黨和綠黨的政治議程。三黨聯合政府在脆弱的財政共識上建立,隨著政治態勢的發展在席卷德國的地緣政治暴風雨和復雜的國內政治形勢中飄搖前行。
2022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后,德國開始接納烏克蘭難民,對烏克蘭投入巨額經濟和軍事援助,成為歐盟大國中支持烏克蘭力度最大的國家之一。然而,朔爾茨對烏克蘭的態度并未獲得所有德國選民的支持,俄烏沖突爆發后德國能源價格的高企更導致朔爾茨政府的支持率下降。能源問題導致三黨聯盟首次出現裂痕。在俄烏沖突爆發后,俄羅斯斷絕了對德國的能源供應,自民黨提出為汽油和柴油提供補貼以試圖抑制飛漲的能源價格,遭到環保主義起家的綠黨的強烈反對,兩黨的矛盾隨后公開化。
2023年11月15日,德國憲法法院裁定政府的預算部分內容違憲,聯合政府將未使用的新冠疫情債務重新分配給氣候和轉型基金的舉措違憲,涉及600億歐元的金額,這直接動搖了三黨聯盟的根基,“交通燈”政府失去了作為重要結盟基礎的財政計劃共識。而德國2025年政府預算出現了約100億歐元的缺口。隨后各黨派之間的矛盾逐步暴露出來,并在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下廣為人知。
政府垮臺與德國政治無序
相比其他歐洲國家時常更迭的政府,德國人常常以他們穩定的政治體制以及能夠持續執政直到議會大選開啟新的政治周期為傲。德國當代歷史上只有1982年的聯邦德國發生過一次在選舉年的特殊政府更迭。無獨有偶的是,1982年正是自民黨倒戈,放棄與執政的社民黨合作,改由與基民盟聯手,此后科爾開始擔任聯邦德國總理。此次“交通燈”政府的垮臺,源于政府預算缺口引發的矛盾。三黨之間,尤其是自民黨和社民黨之間的矛盾逐步變得不可調和。
2024年10月31日,林德納作為財政部長向總理府和綠黨籍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發送了一份經濟政策文件,其內容要求徹底扭轉經濟形勢,主張減少氣候保護措施、削減福利、廢除幾項計劃中的法律、減少監管并取消德國為支付統一相關費用而支付的額外稅款。其中列出的要求幾乎都無法得到社民黨或綠黨的支持。這無異于對目前組建的聯盟的拒絕。
▲ 右一為朔爾茨、中間為哈貝克、左一為林德納
此后數天內,朔爾茨,林德納和哈貝克進行了數次會談,試圖得出一個解決當前預算問題的方案并試圖調解各黨派之間的矛盾。11月6日,朔爾茨提出暫停部分預算的剎車以維持對烏克蘭的援助,除此之外朔爾茨還向林德納展示的新的一份經濟政策文件,其內容與自民黨希望削減補貼的主張完全相反。這份文件成為林德納與朔爾茨矛盾的爆發點。當天晚上,朔爾茨宣布了林德納以及自民黨在“交通燈”政府中地位的終結。
三黨聯合政府的垮臺并不是德國自2021年來政治無序的終結,恰恰相反,這可能是德國政治陷入更加混亂局面的開始。長期以來,德國的工業結構以及路徑依賴使得德國對傳統優勢產業——汽車,化工以及其他工業制成品的依賴十分深遠,德國政府未能在新興技術領域取得顯著優勢。德國的經濟發展也十分依賴外國:德國經濟受惠于俄羅斯的廉價能源和中國的龐大出口市場。在俄烏沖突爆發后,德國失去了俄羅斯的廉價能源,在全歐“恐俄反俄”政治思潮的影響下,德國也沒有選擇繼續與俄羅斯進行經貿能源往來。尋求新的能源來源并非易事,德國的工業和生活成本在能源短缺之下持續增長。盡管在“交通燈”政府的努力下能源危機沒有爆發,但德國已經不再享受低廉的能源供應。德國的工業生產和生活成本高企,使經濟發展面臨更大的挑戰。
▲ 右為默克爾、左為朔爾茨
德國經濟在默克爾時期就出現了衰退的跡象,默克爾離任之后,基民盟與社民黨的政治聯盟也隨之結束。朔爾茨政府組成三黨聯合政府,正是因為德國政治破碎,才會出現三個政黨——尤其是政見本質不一的自民黨和社民黨走到一起。而基于共同利益的結盟隨著共同利益的消散也自然失去了約束力。“交通燈”政府沒能解決德國社會面臨的經濟問題,在涉及烏克蘭的議題上也采取了十分具有爭議的政策。在執政聯盟一系列招致社會反對的舉措出臺的過程中,德國右翼民粹政黨獲得了更多展現自我的機會,2024年6月的歐洲議會大選和9月的德國州議會選舉中德國另類選擇黨都取得了明顯的進展。在原屬東德的圖林根州,德國另類選擇黨更是成為議會第一大黨。
呼聲漲高的右翼民粹政黨,面臨重重挑戰的經濟與原本就破碎的政治局面,并不隨著政府更迭而消失,而是成為德國權力真空時期的基調,成為新德國政府施政的背景板。
▲ 德國民眾支持極右翼德國選擇黨(AfD)
“交通燈”的熄滅與國際關系“交通事故”
德國政府垮臺并沒有第一時間受到世人關注的原因很簡單,特朗普在同一天橫掃所有戰場州強勢取得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勝利,宣告著“美國優先”以及一系列保守派議程將再次成為美國政府的政策重點。大洋彼岸的德國是美國最重要的歐洲盟友之一,也是歐盟第一大經濟體,長期以來更是歐洲聯合運動的領袖。如今德國的對外政策也面臨重重困境。特朗普成為美國第四十七任總統,馮德萊恩迎來第二任期以及俄烏沖突陷入僵局都為德國的對外政策增加了新的變量。
特朗普八年前高喊“美國優先”入住白宮的畫面不可能那么容易忘卻,更何況他還頻頻指責歐洲國家在北約中承擔過少的防務份額,這讓依賴北約作為安全保障的德國感到汗流浹背。即使德國在俄烏沖突后改變了原有軍事政策,美國對北約的支持仍是德國國家安全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過去近三年的時間里,拜登政府一直是西方世界中大力支持烏克蘭的國家之一,德國對烏克蘭的援助也離不開同美國的協調,在某種程度上,美國作為大西洋同盟中最強大的國家帶頭支持烏克蘭,也帶動其他歐洲國家支持烏克蘭。隨著特朗普上臺并擺出解決俄烏沖突的方案開始,美國是否會繼續支持烏克蘭、向烏克蘭提供軍援也更不確定,未來歐洲安全格局可能面臨更大程度的調整,德國作為歐洲大國,也必然需要回答何為新的歐洲安全格局的問題。
馮德萊恩開啟第二任期意味著歐洲一體化仍然能夠繼續推行,但是歐洲強大的右翼民粹勢力在各國成為了歐盟及其理念的“反對黨黨魁”。在面臨許多挑戰和不可忽視的反對聲中,新一屆歐委會是否能夠給出令選民滿意的施政結果,不僅需要德國歐盟派政治精英的支持,也是歐洲一體化是否能在德國繼續獲得支持的關鍵。新德國政府能否繼續在歐盟中扮演關鍵角色,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兩德統一以來,德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在地緣政治環境變化之中逐步實現內外聯動,使得德國面臨復雜的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即使朔爾茨能夠僥幸在新政府中保持領導地位,他和新的政治盟友,無論是綠黨還是基民盟,都需要解決這些令人頭疼的問題才能保住在總理府的辦公室。
參考資料
[1] Garbe, S., Gathmann, F., Hickmann, C., Kormbaki, M., Lindenberger, L., Reiermann, C., Schult, C., Teevs, C., & Weiland, S. (2024, November 12). a-7e00fce1-fdd9-4421-993b-194616913fe0. DER SPIEGEL, Hamburg, Germany. https://www.spiegel.de/international/germany/the-end-of-the-german-government-how-chancellor-olaf-scholz-brought-his-coalition-to-an-end-a-7e00fce1-fdd9-4421-993b-194616913fe0
[2] Grieshaber, K. (2024, November 7). Germany’s Scholz fires his finance minister as his coalition collapses | AP News. AP News. https://apnews.com/article/germany-scholz-government-struggling-economy-coalition-lindner-1cae2cd0266453103fc89800e47e7ce7
[3] Kinkartz, S. (2024, November 8). Germany’s coalition government falls apart — how it happened. dw.com. https://www.dw.com/en/germanys-coalition-government-falls-apart-how-it-happened/a-70717066
[4] Magazin, M. (2024, November 11). a-7756f406-d766-490c-a4e3-f3e7c0654628. Manager, Hamburg, Germany. https://www.manager-magazin.de/politik/deutschland/olaf-scholz-ich-klebe-nicht-an-meinem-amt-a-7756f406-d766-490c-a4e3-f3e7c0654628
[5]Münchau, W. (2024, November 8). Coalition collapse, economic crisis: what went wrong for Germany? The Times. https://www.thetimes.com/world/europe/article/coalition-collapse-economic-crisis-what-went-wrong-for-germany-xg36hz023?utm_source=chatgpt.com?ion=global
[6]Welt. (2024, November 7). Ampel: Das sollen die letzten Worte von Scholz an Lindner gewesen sein. DIE WELT. https://www.welt.de/politik/deutschland/article254412808/Ampel-Das-sollen-die-letzten-Worte-von-Scholz-an-Lindner-gewesen-sein.html?icid=search.product.onsitesearch
[7]What to know about Germany’s government crisis | AP News. (2024, November 13). AP News. https://apnews.com/article/germany-politics-government-collapse-new-elections-a316c7317ae47a3c6320c6902846f574
作者簡介:吳亦恒,民智國際研究院研究助理,北京外國語大學本科生,研習興趣為安全政策研究,美歐關系,歐洲政黨政治與外交政策。
編務:鄭思宇
責編:王加特
圖片來源:網 絡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民小智君
轉載:請微信后臺回復“轉載”
民智開通了“知識星球”,歡迎大家訂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