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爭年代里,只要自身的能力足夠突出,想要在部隊中冒頭擔任要職是相對比較容易的。
很多的開國元勛就是在那個年代快速脫穎而出的。
新中國成立以后,部隊制定出了完善的晉升制度,要求所有指戰員都必須嚴格遵守。
公開的晉升機制最大可能的保證了公平和公正,讓越級晉升的事情成為了傳說。
但在1975年的時候,一個副團長卻被軍部連升六級,破格提拔成為了副軍長。
他的出現讓越級晉升的傳說變成了現實。
此人到底是誰?
軍部為什么愿意打破規矩對他進行超級提拔呢?
連升六級的破格提拔
1975年,一片混亂的社會現象得到了暫時性的恢復,因此擔任中央軍委副主席的鄧小平同志對解放軍提出了改革要求。
在他的指示下,部隊開始大力的提拔有知識、有擔當、有能力的年輕指戰員,整個部隊的管理層都開始朝著年輕化的方向發展。
作為解放軍的王牌部隊,從東北野戰軍整編過來的54軍自然不甘落于人后,全軍上下都開始了大規模的人員調整。
經過連續好幾天的討論以后,大部分人員的調整名單都被定下來了,唯有副軍長的人選讓大家犯了難。
按照中央軍委的指示,部隊的領導班子必須老中青三代結合。
現如今54軍高層的年紀普遍都比較大,這就要求新當選的副軍長必須年輕。
年紀可以輕,但功勞和能力一定不能弱,不然是無法服眾的。
而整個54軍里面,能夠同時滿足這兩方面條件的人,真的是屈指可數。
在軍部領導們的嚴格篩選下,最后只有兩個人進入到了候選名單。
他們一個是師級干部,資歷足夠但功勞要差一點;另一個是副團級干部,功勞不少,但資歷比較淺。
由于部隊有嚴格的晉升制度,所以大家一致認為應該讓這個師級干部來擔任54軍的副軍長。
畢竟把一個副團級干部連升六級提拔到副軍長職位上,多少有點駭人聽聞。
可就在大家準備要決定最后人選的時候,54軍的軍長突然說道:“我們不能教條的看待問題,要敢于破格提拔人才,這個副團長我看就很不錯。”
見老搭檔發言,政委也笑著說道:“我們新時代的軍隊就應該有新氣象,我贊成軍長同志的看法,”
兩位大佬的發言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沉思了起來,大家紛紛拿起了手上的資料,重新開始研究起這個名叫王英洲的獨臂副團長。
深入了解以后大家這才發現,此人還真的不簡單,難怪軍長和政委會點他的將。
最后在大家的一致表決下,54軍軍部正式通過了提拔王英洲擔任副軍長的命令。
這個命令一出,王英洲的名字瞬間就傳遍了整個54軍。
大家都很好奇,他到底有什么過人的背景,可以在當今這個時代突然間連升六級。
屢立奇功的獨臂英雄
戰士們口中背景深厚的王英洲副團長其實是一個很普通的人。
他1939年出生在河南葉縣的一個貧困農民家庭,小時候為了活下去還曾經給地主家放過牛。
是共產黨建立的新中國讓他們一家擺脫了貧窮,過上了可以吃飽飯的踏實日子。
所以王英洲的心里面非常的崇拜解放軍,剛滿18歲的時候就報名參軍了。
順利入伍以后,王英洲被分配到了要前往朝鮮駐防警戒的54軍。
由于當時的抗美援朝戰爭已經結束,所以入朝的兩年時間里面,王英洲一場仗都沒有撈到,平平安安的就回來了。
雖然沒有真正的上戰場,但王英洲在朝鮮的日子里也沒有虛度年華,而是鍛煉出了一身很不錯的軍事本領。
20歲那年,已經成為班長的王英洲被調到了偵察部隊,進入西藏參與平亂。
當時西藏的分裂勢力背后都有西方國家的支持,所以他們的武器非常精良。
熟悉地理和氣候環境,武器方面又占便宜的分裂勢力一開始確實給解放軍造成了不小的殺傷。
這讓54軍的高層非常生氣,果斷的把部隊分成了好幾股,開始對平叛部隊逐個擊破。
眼見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分裂勢力干脆再次抱團,準備策劃一場針對老百姓的暴動。
為了造成更轟動的效果,他們把目標對準了一個信眾很多的寺廟。
這個消息恰好被附近偵察的王英洲等人給截獲了,于是他們一邊向上級匯報,一邊快速的搶占有利地形,阻擊敵人的進攻。
由于敵眾我寡,形勢一度非常危險。
最后還是在王英洲的鎮定指揮下,大家這才一點點的挽回了頹勢,堅持到了援兵趕來。
最后在里應外合之下,這股數百人的分裂武裝被全殲。
此事之后,王英洲被晉升成為了排長,又跟隨54軍參加了對印自衛反擊戰。
在這場保衛祖國疆土的戰斗里面,王英洲充分發揮出了自己的指揮才能,帶領手下的人屢立戰功。
等到從邊境地區回來的時候,他不但成為了連長,兜里面還裝著好幾個軍功章。
當了連長以后,王英洲并沒有驕傲自滿,而是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
每次心病訓練的時候,他都是沖在最前面的。
1964年,25歲的王英洲帶領部隊參加實戰軍事演習的時候,一個新兵慌亂中操作失誤,把引燃的炸藥包丟錯了地方。
眼看就要釀成悲劇,緊要關頭王英洲沖了出來,推開了新兵,然后把炸藥包盡可能扔向遠處。
幾乎就在他扔出去的瞬間,炸藥包就爆炸了。
新兵和戰士們都毫發未損,但王英洲卻倒在了血泊當中。
最后經過了軍區醫院的全力搶救,王英洲總算是撿回了一條命,但他卻永遠的失去了自己的右臂。
此時的戰士們都在為王英洲的不幸感到難過,但誰也不會想到,這才是他傳奇人生的真正開始。
把一生都獻給了國家和人民的傳奇軍人
為了不因傷退役,王英洲豁出了命開始重新苦練軍事技能。
在日以繼夜的不懈努力之下,王英洲用牙齒代替右手,熟練掌握了穿衣、吃飯、打背囊以及射擊的本領。
因為訓練的時候用力過猛,王英洲的好幾顆牙齒都被崩斷了。
這股子不服輸的勁兒打動了部隊的領導,所以經過54軍軍部特批,王英洲被破例留了下來。
留下來的王英洲沒有辜負領導的期望,把部隊訓練的非常好,多次在全軍大比武中斬獲頭籌。
如此優異的表現也讓王英洲的職位開始不斷的晉升,到了1974年的時候 ,他已經成為了主力團的副團長,專門負責部隊的訓練工作。
1975年,36歲的王英洲做夢也沒有想到,一個突如其來的任命就落在了他的腦袋上。
一開始當得知自己被突然提拔成副軍長的時候,王英洲還有點不敢相信,因為這事情實在是太出人意料了。
可沒過多久,蓋著54軍軍部印章的調令就被送來了。
帶著對這次提拔的不解,王英洲第一時間就趕到了軍部進行報道。
辦完了所有手續,王英洲被政委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沒有人知道兩人究竟談了什么,只知道王英洲從政委辦公室出來以后,就疑惑全無,精神百倍的投入到了工作當中。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王英洲主動請纓,帶領部隊去往了最危險的地方。
在他的指揮下,54軍配合兄弟部隊攻入了越南的腹地,摧毀了越南方面所有的工事以及基礎設施。
1985年,46歲的王英洲離開了陪伴他28年之久的54軍,被調任河南軍區擔任副司令員。
3年之后,由于工作表現突出,不滿50歲的王英洲被晉升為少將。
1994年,中央軍委開始推行干部精簡工作,河南軍區首當其沖,成為了第一批進行人員裁撤的單位。
當時整個河南軍區的副司令員足足有六名,最后經過了上級的綜合考量,其中的五名副司令員全部被裁,只留下了一人。
這個人就是王英洲。
1996年,57歲的王英洲再次獲得了晉升,成為了河南軍區的政委。
為了不辜負祖國和人民的培養,王英洲將軍在最后的幾年里基本沒有休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
這就是王英洲,一個純粹而又樸實的將軍。
結語:
王英洲的一生是幸運的,所以他才能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參軍,在軍隊進行改革的時候獲得破格提拔。
但這種幸運都是他自己爭取過來的,他要是沒有過硬的本領,沒有堅定的信念,就不可能在之后的日子里面屢立奇功。
沒有了那些功勞打底,他想要獲得超級提拔,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說做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足夠努力的,只有在方方面面都做到了極致,好運氣才會出現在我們的頭上。
生活中努力的人并不一定會成功,但每個成功的人肯定都是經過了非常刻苦努力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