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IP熱”持續席卷中國商業,成為推動文化產業和數字經濟的重要力量。
近期,三麗鷗(Sanrio)旗下的 Hello Kitty 迎來了 50 周年紀念。這個沒有故事,沒有影視作品孵化和廣告的 IP 形象,靠“賣萌”就在全球收獲了無數牢固的粉絲。據維基百科最新統計, 50 年來 Hello Kitty 的形象為三麗鷗創造了超過860 億美元的收入,其中授權商品占到 858 億美元。
Hello KItty的誕生
Hello Kitty最初由三麗鷗設計師清水侑子在1974年設計——Hello Kitty被賦予了英國血統,因為當時英國文化很受日本女孩的歡迎。Kitty的名字來源于路易斯·卡羅的《愛麗絲鏡中奇遇》一書中愛麗絲養的一只貓。
Hello Kitty的設計師——清水侑子
2015年,Hello Kitty形象注冊商日本三麗鷗更新了Hello Kitty的設定,指出:Hello Kitty不是貓,而是以雙腳行走,沒有貓的行為特性。
視覺元素
就像是其他眾多Sanrio的卡通人物,Hello Kitty是以可愛路線創作的。第三任Hello Kitty的設計師山口裕子,刻意不為Hello Kitty加上嘴巴,原因是希望Hello Kitty永遠保持開心,不會有太多感情變化,讓“每個人見到她就能得到安慰”。
簡潔性
簡潔性有助于品牌形象的跨文化和年齡層傳播。
可識別性
得益于其獨特的視覺特征,如紅色蝴蝶結和沒有嘴巴的設計。
情感共鳴
Hello Kitty的設計不僅僅是一個圖案,也承載了情感和文化價值,根據不同情境展現出不同的情感。
周邊產品,讓品牌“年輕”起來
雖然Hello Kitty最初的設計著重于女性市場,從最初的塑料錢包裝飾圖案,Hello Kitty的形象已經擴展到了玩具、錢包、電視、衣服、按摩器、計算機等多個領域。其中有不少擁有多年歷史的老品牌。這些品牌通過與可愛形象的 Hello Kitty 聯名,更顯年輕感,增加了年輕消費受眾。
周生生 x Hello Kitty
周生生與Hello Kitty合作推出50周年黃金配飾。配飾采用粉藍漸變的彩繪涂層,巧妙融入可愛的“5”元素,展現時尚感。
Casio x Hello Kitty
Casio旗下Baby-G與Hello Kitty合作推出腕表,靈感來自Hello Kitty首次登場的紅藍白配色,表帶印有Hello Kitty 笑、眨眼、驚訝和傷心的獨特表情圖案,表殼背面刻有原創設計的Hello Kitty,手表指針和數字裝飾呼應主題,包裝特地采用了手表同款配色和經典 Hello Kitty 元素。
本田 x Hello Kitty
本田與Hello Kitty合作推出限定版機車Super Cub Hello Kitty。以Hello Kitty的標志性紅色為主色調,融入車體設計,擋風板和后輪擋板側面有Hello Kitty字樣。儀表上可見招牌蝴蝶結圖案,鑰匙還刻有 50 周年紀念標志。
Fender x Hello Kitty
搖滾圈知名吉他品牌Fender與Hello Kitty聯名推出吉他,結合Hello Kitty形象與Fender音樂產品,展現甜美與潮酷的結合。
Crocs x Hello Kitty
Crocs與Hello Kitty合作推出洞洞鞋。該設計沿襲了品牌經典的洞洞鞋輪廓,白色鞋身上印有Hello Kitty圖案,以閃亮光澤的亮紅色蝴蝶結裝飾。另外,鞋墊上還印有 Hello Kitty 的圖案及文字 Logo ,少女感爆棚。
Cambridge Satchel x Hello Kitty
Cambridge Satchel Company與Hello Kitty合作推出聯名系列,包括印有Hello Kitty圖案的劍橋包。
皮可熊 x Hello Kitty
皮可熊與Hello Kitty合作推出彩妝系列。禮盒采用淺粉色打底,結合愛心氣球圖案和Hello Kitty的經典印花,營造甜美溫柔的少女感。
TOPTOY x Hello Kitty
TOPTOY與三麗鷗家族合作推出拿鐵寶寶系列毛絨盲盒,包括草莓拿鐵Hello Kitty等六款毛絨產品。
通過設計和視覺策略,以及與不同品牌的合作,Hello Kitty持續在全球范圍內產生經濟價值。Hello Kitty的成功不僅在于其設計和情感共鳴,還在于其能夠不斷適應市場變化,與時代同步,保持品牌的活力和相關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