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前言:
AECP領導人會議周正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辦中,多國領導人都公布了出席時間。
其中最受矚目的當屬中美兩國領導人,出席時間幾乎一致。
再加上中美戰略溝通期間,沙利文就透露拜登想和中方見上一面。
距離下臺不足倆月之際,拜登為何著急同中方見面?背后三大目的值得關注,中方對于拜登見面請求又持怎樣態度?
特朗普陰影掩蓋拜登光芒,拜登著急同中方會面
此次美國大選,拜登和他所在的民主黨可謂慘敗而歸。
無論是拜登還是接替他參選的哈里斯,都未能戰勝特朗普,只能眼睜睜看他重返白宮。
再加上民主黨在參議院改選中完敗,丟掉了控制權,美國政壇在未來四年將徹底進入特朗普時代。
作為一個對區域合作不感興趣,且有意對華強硬發動關稅政策的總統,他的上任,勢必會對地區合作以及中美關系帶來諸多挑戰。
因此輿論認為,目前特朗普陰影已掩蓋拜登光芒,對地區合作和全球經濟治理帶來新挑戰。
如此背景下,拜登才急于同中方領導人會面,也暴露出了他的三大目的。
第一重目的,自然是希望在剩余兩個月時間內保持中美關系的穩定。
去年舊金山峰會上,中美兩國領導人達成了多項共識,很大程度上促進中美關系的企穩止跌。
隨著拜登任期進入倒計時,他的當務之急就是權力的平安過渡,即保持美國在各方面都能“穩字當頭”。
在中美關系上,拜登更是需要主動展現維穩的積極性,避免雙方爆發分歧和沖突,APEC和G20峰會無疑是最合適的會晤機會。
第二重目的,向全世界表明拜登政府對于國際會議和區域合作的重視程度,繼而安撫全球盟友。
自特朗普贏得大選后,歐盟以及印太地區的多個盟友國,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焦慮心態。
歐洲各國對特朗普的上臺顯得尤為緊張,因為特朗普并不像拜登那樣重視美歐關系的發展。
還抱怨“歐盟的小可愛們幾乎不買美國的東西,要讓他們為此付出代價”。
與此同時,拜登打造的“印太經濟框架”并未得到特朗普的青睞,該框架可能就此破產,這無疑會讓參與該框架的日韓澳印等國損失慘重。
因此,拜登此時同中方領導人會晤,既是向外界傳遞美國仍會積極參與區域合作和全球治理的信號。
同時也是安撫盟友,表明合作在短期內不會受到影響,
第三重目的,則要為自己的任期貼金,同時為民主黨的卷土重來進行鋪墊。
拜登在此次任期內并未作出令人信服的成就。
關稅政策和印太戰略都只是延續特朗普時期的政策,并未有太多革新點出現。
再加上任期內美債危機不斷發酵、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使得美國民眾對其怨聲載道。
在任期結束前如果不能再做出點像樣成績,或將競爭美國最差總統。
所以此時同中方展開積極會面,如果能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中美關系,并達成對美國有利的共識,他的風評或將就此回暖。
與此同時,特朗普已明確對中方采取高額關稅,從而刺激本土制造業的回暖。
可如果他不能達成所愿,必將在極大程度上影響美國發展。
拜登在中美關系上作出的努力,就將成為民主黨卷土重來的資本。
對于拜登的見面請求,我國的態度又是如何呢?
中方態度明確,暫無可發布消息
盡管中美領導人在兩大峰會見面的消息,從8月份的中美戰略溝通時就被曝光。
但面對外媒《路透社》記者的提問,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卻明確回應:
對于這個問題,暫時沒有可發布的具體信息。
從這樣的回答不難看出,中美雙方在該問題上并未達成一致意見,是否會見面還是未知數。
要知道去年舊金山峰會時,雙方都早早發文談及會晤事宜。
如今雙方只是公布了參加峰會的時間,并未談及會晤具體事宜。
我國之所以給出如此態度,或許和近日美國頻繁對臺軍售有關。
尤其是10月26日,拜登批準了任期內金額最大的一筆對臺軍售,總價值接近20億美元。
如此行為無疑是對“一個中國原則”的嚴重挑釁,拜登還想若無其事地同我國領導人會晤,顯然沒那么容易。
盡管如此,雙方的會晤還是有望在這兩次峰會中實現的。
我國領導人在祝賀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的賀電中明確提到:
中美關系不是此消彼長、你輸我贏的零和博弈,作為全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雙方在各個領域都存在著合作的機遇,有著巨大的共同利益。
因此在中美關系上,對話要好過于對抗、合作遠勝于脫鉤,折騰也不如穩定來得合適。
我們歡迎同美方在各個領域開展對話與合作,從而促進兩國關系發展向好向前發展。
而APEC和G20無疑是為雙方領導人的對話提供絕佳時機,既然美國已經主動提出會面,我國應該也會欣然接受。
只是會面的時間尚未確定,而且美國也需要為此次會面表現出足夠誠意,尤其是在對臺問題上更應該給中方一個交代。
正如賀電中所說的那樣:
美方尤其應該在涉及中方主權、安全以及發展利益的問題上,隨意踩踏中方的底線和紅線。
結語:
中方對待中美關系的態度一直都是一貫而終的,堅持兩國應通過對話解決問題,合作促進雙方關系的發展。
拜登想在這兩次峰會期間同中方會晤,顯然是我國愿意看到的情況。
也希望雙方能達成更有利于雙方關系企穩止跌的共識,為中美關系發展注入全新動力。
但會晤的前提是尊重和平等,美方也需要拿出足夠的誠意和中方會晤,一邊在中方主權問題上踩踏紅線,一邊要求中方會晤的方式并不可取。
參考資料:
環球時報:《以正確相處之道推動中美關系行穩致遠》
東南網:《吳蔚:終結美國“對臺軍售”,這個空窗期有文章可做》
澎湃新聞:《APEC和G20峰會期間中美領導人會見面嗎?外交部回應》
上觀新聞:《深度 | 秘魯主辦APEC年會,中美等多國領導人將出席,哪些看點引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